分享更多
字体:

神来的灵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1 20:35 来源: 中国经营报

  鉴·赏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意娜

  佛教里有个词叫“明心见性”,这是禅宗的思维方式。就像慧能说的:“佛向心头做,莫向心外求”。每个人心中都有成佛的种子,但成佛的关键在于能否悟到真正的“本心”。任何人做事,都应该有这样一种心境,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

  在清代著名唐卡画师郎卡杰的家乡四川炉霍,人们用一个传说来解释这位大师非凡才艺的由来。传说郎卡杰小时候有一天在山上放牛,躺在草坪上不小心睡着了,竟然梦见莲花生大师。大师交给他一支笔,交待他要替莲花生在人间作画,以此帮助人们修行,郎卡杰自己也将因此获得圆满。他醒来时,身边真有一支笔,但说来奇特,他拿起笔来,瞬间无师自通,从此成为一名唐卡画师,而且技艺精湛到能在半颗青稞上绘出五尊五官清晰的佛像的地步。

  现在如果去到炉霍的寿灵寺,还能看到他的名作《极乐世界》。上面的人像精细微小到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的地步。而仅凭肉眼作画的郎卡杰是如何做到这样的描画,令人很容易联想到超自然的力量。在信徒看来,因为他是经莲花生大师亲自梦中点化的神授画师,虽然他不是僧人,但供养他的画作无需开光加持就已具足法力。

  在藏区,类似的传说特别多。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是由说唱艺人口头传唱流传至今的。在艺人学习说唱的各种方式里,最神奇的一种就是“托梦艺人”,他们虽然大部分不识字,一辈子生活在相对与世隔绝的村庄或者草原上,却能几十部上百部地讲出《格萨尔王》的史诗故事。按他们的描述,都是自己在做梦或者一场大病康复以后,就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涌出格萨尔王的史诗传说,既无老师,更没有书本可供背诵。

  有一个著名的格萨尔说唱艺人扎巴,就说他是在自己9岁的时候,有一回去放羊,百无聊赖之际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只十分鲜艳美丽的蓝色野鸡。这只禽鸟好像故意逗他似的,等着扎巴去追。扎巴当然拔腿就追,这禽鸟也是抬爪就逃,不知不觉便追进了一个树林,但此时蓝色野禽却突然消失不见了。扎巴在树林里迷了路,又累又困便倒在枯树叶上睡着了。梦中来了一位骑着战马的武士,带着一大摞书,一股脑儿都塞到他肚子里。一觉醒来,扎巴突然就学会了《格萨尔》说唱,并且忍不住说唱起《格萨尔》来,这一说就是一辈子。

  宗教艺术的传说里,艺术家本身的努力总是被有意抹去的,越是技艺精湛,越会被说成是神的授意。在中世纪的德国,有一个女修道院长希德格,她是个奇女子,不仅是修道院长,还是一个作家、语言学家、博物学家、科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草药学家、诗人、画家和作曲家。她画过很多小幅的观想画,从创世画到末世,描绘了人与天主的关系,用来让信徒修习时观想以接近神,像极了藏传佛教里同样用来观想的坛城画。也和其他神秘主义的艺术一样,她否认自己是在进行艺术创作,只认为自己是在把神的旨意原封不动地呈现出来。她曾说:“看呀!在我四十三年的岁月,我有个庄严的神视……我看到伟大的光线来自绝妙的声音处向我说:‘哦,微小的生物,尘中尘,土中土,将你所见所听,说出来也写出来。’”

  虽然艺人的技艺来自神授的故事神乎其神,明心见性的佛家说法又是玄之又玄,有一点至少是共通的:若是怀着一颗如信仰般坚定的意愿去做事,也许真会做出有如神助一般的事业;而一切的智慧,又如本来就在心里一般,自然而然流淌出来。

  明心见性,无需祈祷,自己就是神。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