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突围乏力: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共同难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1 23:12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

  全球经济缺乏创新性增长而仅凭借后发国家的“追赶”维系

  本报记者 李会报道

  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以及世界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了,企业倒闭、失业高企、欧债危机……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样,急需要寻找一种新的增长模式,一个新的增长方向,而目前看起来,却似乎仍突围无门。

  西部追赶 东部乏力

  今年以来,来自东部各省的消息都不太乐观。

  以广东为例,广东一直以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自居,但今年广东的状况却比较糟糕。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广东工业企业在2011年利润仅增长2.4%之后,今年以来盈利形势继续恶化。1—3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391.21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利润760.38亿元,下降16.3%,是近3年来首次下降。

  今年以来,广东企业呈现盈利下降具有普遍性的严峻局面。1—3月,广东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利润下降的行业达29个,其中降幅超过50%以上的行业12个,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降幅达80.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降幅相对较小,同比下降1.3%。

  另外,当前广东还呈现亏损企业增多、企业亏损面扩大的态势。1—3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305家,亏损企业9574家,企业亏损面为25.0%。其中,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面为35.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亏损面为35.3%,亏损面相对较高。

  统计资料显示,1—3月,广东3.8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809.61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比2011年1-3月回落7.3个百分点,是2009年10月以来的新低。

  与广东类似,浙江的情况同样悲观。众所周知,温州企业是浙江省发展经济的主力军,但去年以来,企业倒闭潮、老板跑路潮接连不断,时至今日,仍无彻底改观。

  与此同时,曾经“默默无闻”的中西部地区却表现相对抢眼。

  央行发布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中部地区贷款增速回升,西部地区贷款增速继续快于东中部。3月末,东、中、西部地区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36.99万亿元、10.42万亿元和11.0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17%和18.7%。与上年末比,中部地区贷款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贷款增速略有下降。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马遥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东、中、西部地区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依次加大,表明了中西部地区企业的经营活跃度更高,开工意愿更强烈,从而发展势头更强劲。

  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宏观经济金融研究处副处长付兵涛也注意到了这一趋势,他撰文指出,中长期贷款一般用于企业固定资产或者项目投资,中长期贷款占比下降反映出企业新增投资意愿下降。从东中西分布看,中长期贷款下降主要发生在东部省份,中西部中长期贷款占比仍然较高。

  例如,浙江省前两个月中长期贷款增量占比只有22.6%,而甘肃省一季度中长期贷款增量占比达78.35%。

  付兵涛对此解释称,目前,东部基础设施渐趋完善,而中西部仍有较大空间,中西部对项目贷款的需求也比较大。这在一季度东中西各省的经济增速差异上也有所反应,在目前已经公布一季度GDP增速数据的省市中,增速最低的北京、上海,增速只有7%,而贵州、重庆分别高达15%和14.4%。投资增速差异是重要原因,一季度北京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而贵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8%。

  财政部财科所博士后、中信建投研究部专题组组长夏敏仁就此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就目前的发展情形来看,的确是中西部地区更好。

  夏敏仁分析指出,东部地区主要是外向型企业,主要的GDP贡献来源于此,如今,欧洲、美国整体经济形势问题大,所以影响大。具体到中西部的经济增长,一方面是政府开始留住本地劳动力,创造财富;另一方面,东部一些产业内迁为中西部经济增长提供更大活力。因此,增长速度比东部更快。

  马遥则指出,目前东部地区遭遇增长瓶颈,是内外两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内因有难以突破核心技术、产品同质化,外因有资源短缺、要素成本上升、环境保护、外需低迷。“内外两重力挤压了东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大量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集群向中西部迁移,造成了东部一些地区出现了产业空洞化。”

  面对颓势,东部地区似乎只剩招架之功,难有突围之力。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否就是可持续的呢?

  对此,夏敏仁与马遥表示了共同的担心。马遥指出,中西部相对较好的发展势头只是一种“追赶式”发展,在外需萎缩而内需旺盛的情况下利用其资源禀赋、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产生的正向集聚力承接东部迁移过来的传统产业集群,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因此谈不上是创造性的发展。

  “当这种追赶导致的差距越来越小时,中西部地区就会遭遇东部地区一样的烦恼。而东部,也还没找到新方向。”夏敏仁指出。

  马遥指出,东部地区增长新模式是抓住世界发达国家服务业扩散与转移的机会进行产业升级,或者承接由跨国公司主导的高技术产业加工贸易集群。

  但夏敏仁指出,这两年,发达国家制造业战线正在收归本国,以上模式面临不少困难。

  发展中国家追赶 发达国家乏力

  如果仔细分析世界经济的表现,就可以发现一个有趣但同样让人担忧的现象,世界经济遭遇的困局与中国如出一辙。

  第111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刚刚结束,从这次广交会的情形,我们同样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到会人数增长10%以上,而欧洲地区到会人数出现下降,其中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到会人数均下滑超过10%。

  从成交额来看,本届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360.3亿美元,较上一届下降4.8%。受欧债危机和美国就业形势严峻影响,欧盟和美国市场成交额分别下降5.6%和8.1%。而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成交额增长4.1%,非洲市场成交额增长13.5%。

  广交会只是一个小的缩影,从世界经济形势分析,结论并无二致。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底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欧债危机重新升级的可能性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最大风险源。据预测,欧元区经济今年将萎缩0.3%,明年将重回增长,但增幅不足1%。

  在美国,尽管美国经济今年预计将取得2%以上增长,但高企的失业率和总统选举的政治不确定性,使美国经济复苏充满风险。

  而新兴市场国家则有着不同的表现。

  中国经济2010年增长10.3%,2011年增长9.2%,2012年的目标则为7.5%。

  俄罗斯2010经济增长4%,2011年增长4.3%。

  在印度,2010年经济增长8.5%,2011年经济增长7.7%。

  “全球经济与中国类似,具有创新性的、方向性的增长乏力,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仅凭借后发国家与地区的‘追赶’维系。”夏敏仁指出,“没有新的需求,更没有新的市场。”

  夏敏仁指出,例如,蒸汽机的出现引起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曾推动了机械工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18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对于电的发现,开启了伟大的电力时代;上一轮经济的大步伐迈进依靠的是互联网技术,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兴需求市场的兴起。

  “而目前,在新兴互联网产业的潜能已经很大程度上释放出来以后,没有更新的产业替补。比如,医药、生物科技等,都尚未取得能够为人类生活带来重大改变的进步。”夏敏仁说。

  马遥也持相同看法,“在全球化触角无法更深更广之后世界的市场容量难以扩大,因此世界经济再次场帆起航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即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国家中的一线国家承接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二线国家承接一线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的传统产业。”

  夏敏仁指出,从中国内部来看,中西部还有十几年可以追赶发展的空间,因为城镇化空间大,低技术产业还有一定市场,但空间有限;从世界经济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日渐发展,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中国很快都会遇到。“所以,我们现在谈转型,问题是具体怎么转并不清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