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政府推手之下的“双转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2 00:4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在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背景下,在国际生产力核心要素重新布局中,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风险,广东面临的考验比国内其它省份更加严峻和紧迫:

  面对国际市场需求的疲软,东南沿海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不复存在,这在广东体现得尤为明显——广东省统计局4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510.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2%,低于全国8.1%的增速,增幅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

  另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虽然广东经济总量和人口超过了全世界大多数国家,但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也相当严重。由于地理位置等客观条件,珠三角地区发展迅速,在许多方面实际生活水平已经不让中等发达国家,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与其差距之大,几乎与全国最发达省份与最不发达省份的差距相当,这种区域发展失衡在拉低广东人均GDP水平的同时,更成为广东可持续发展的“短板”。

  2008年5月,广东省委、省政府根据全省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本开发的阶段性特征,出台《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和8个配套文件,全面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

  广东“双转移”战略实施期间,全球金融海啸以及中国经济转型成为其大背景,全球产业转移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有了新特征。

  2012年,被广东省定为双转移工作由“三年初见成效”转入“五年大见成效”的攻坚年。站在这个节点上,广东“双转移”战略效果究竟如何?这种政府主导的模式是否可行?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将近四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广东的转型升级之路进行梳理和总结。

  本期“国家经济地理”把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作为研究样本,把最具传统产业特性的陶瓷产业作为广东“双转移”战略的试金石。这个研究样本不仅对广东的“双转移”战略,更对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转型升级,都有着极为重要的镜鉴意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