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转向保增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2 08:35 来源: 华夏时报《经济学人》杂志
10年前,时任欧盟委员会主席罗马诺·普罗迪抱怨欧元区的预算规定过严,称其为“愚蠢”而引起哗然。但自2010年欧元区爆发债务危机以来,欧洲的应对之策是努力让这些规定更加严格。社会党的奥朗德在法国大选中获胜,引发欧盟决策者的重新思考。尽管欧盟领导人转而谈论起“增长契约”,但真正出现的转变可能会小得多。
首先,德国表示财政契约不容谈判,这个立场看起来为奥朗德的阵营所理解,因此,他们转而要求与财政契约并行的某种形式的促进增长方案。增长方案到底是将以正式条款的形式加入已达成的条约,还是一份更松散的协议,目前还没有确定。但随着不少欧洲国家再度陷入衰退,领导人已同意采取更多措施促进增长。
事实上,增长的声音在欧洲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一直未曾消失。今年1月以来,关于增长的辩论更是反复出现在领导人峰会上。但从根本上,在欧盟具有重要分量的德国认为,增长首先来自于通过严控公共财政促成的市场信心恢复,其次来自于供给一方进行的提高竞争力和就业市场灵活度的结构性改革。随着奥朗德步上法国政坛,现在刺激需求也获得了更多关注。
欧盟委员会现任主席巴罗佐虽然来自于欧洲民主党,与败选的法国总统萨科齐同属中右阵营,但巴罗佐热情地支持奥朗德和他呼吁增长的立场。“我非常高兴地看到,在我们的成员国里已明显出现重新发动增长引擎的势头。”巴罗佐8日说。欧元区的预算规定一点都不愚蠢,他说,相反,这些规定非常明智,因为它们允许“变通”——尽管究竟如何变通还需要观察。
那么,在难以获得更多资金的情况下,要如何促进增长?巴罗佐给出的其中一个提议是对欧洲投资银行(EIB)进行再融资,使其不再因担心丢失评级而减少放贷。另一个提议是利用欧盟的一部分预算,联合EIB发行“项目债券”,为欧洲新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欧盟说,用其预算中的2.3亿欧元,可筹得46亿欧元的资金;而且,诸如欧洲国家间的电网、天然气管道之类的项目,以单个成员国之力无法开展。
这些想法都很合理。通过EIB输入资金能够对项目经济效益好坏、管理得当与否提供一些保障。但即使成员国响应了欧盟委员会的号召,为EIB贡献100亿欧元,也没有人会认为这些钱能够帮助欧元区最困难的国家走出泥潭。并且,如果只是因为一些欧盟层面的投资可能有益就认为但凡支出就是好的,那么将十分危险。悲哀的是,欧盟委员会此刻却在鼓励这种想法,借机敦促成员国支持其在明年一年及2014年之后的7年里扩大预算的要求。
欧盟委员会的建议并不新鲜,但令他们高兴的是,奥朗德已将这些建议变成他自己的,并将积极倡导。“我们要在新的政治气候下把握时机,推进我们此前的提议。” 欧盟经济与货币事务专员雷恩说。
变化可能将在未来数日到来。欧盟委员会关于放宽赤字削减目标的激辩正进入最后阶段。IMF已明确表示,他们在欧洲国家进行的调整往往被证明过于苛刻。其最近关于财政紧缩的效果报告也显示,赤字削减具有巨大的负面乘数效应,会将实施这些措施的国家拖向无法想象的深度衰退。意大利总理蒙蒂呼吁将用于“投资”的支出全部或部分排除在对该国赤字的计算之外,在这方面,他看起来并没有取得多大进展。但是,欧盟委员会可能会同意给一些国家更多时间去达到原先《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不超过GDP 3%的目标。雷恩4月5日曾表示,《稳定与增长公约》并不“愚蠢”,并不要求“一刀切”的紧缩,相反,它留下了相当大范围的判断空间。雷恩的话可能意味着“西班牙少些痛苦”。西班牙去年的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为8.5%,远远高于6%的目标。西班牙已获准今年仍可以不达标,但条件是保证明年将预算赤字降至GDP的3%以内。尽管西班牙没有正式要求再来一次“缓刑”,但欧盟仍有可能再多给它一年的时间。
宣布这些变化的一个明显时间点是5月11日星期五,欧盟委员会于当天发布春季经济预期,该报告将为月底针对各国逐一提出的详细建议提供基础。
但欧盟若要采取任何为西班牙延长期限的做法,都必须权衡两个因素:其一是对市场的影响——投资者会担忧财政纪律被打破,还是会高兴衰退将因此减轻?其二是如何向其他欧盟国家解释西班牙得到的宽容,例如比利时,该国被告知要么进一步削减预算达到要求,要么面临制裁。
不管“奥朗德效应”对欧洲的公共财政政策有何影响,这位未来的法国总统仍有可能面临一个并不舒服的决定。欧盟的经济预期报告可能显示,在不改变现有政策的情况下,法国的预算赤字或将于明年突破3%的“红线”(IMF预计为3.9%)。因此,甚至在入主爱丽舍宫之前,奥朗德可能就会被要求说明他计划将如何兑现自己在控制债务和解除欧盟“紧缩咒”两方面的承诺。与西班牙不同,法国的期限不可能得到延长,因为法国既没有尽一切努力控制赤字,也不是这场意外的严重衰退的受害者。
欧洲的预算政策可能会被浇上一团“奥氏酱料”,但下面的那盘“菜”还是一如往常的难吃。
(本报记者兰晓萌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