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拉菲暴跌超50% 红酒投资泡沫破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7 14:20 来源: 中国经营网

  近日,拉菲暴跌,其部分酒暴跌幅度超过50%。在中国市场,拉菲价格也出现了八年来的首次下调。

  拉菲暴跌超50%红酒投资泡沫破裂?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近日,拉菲暴跌,其部分酒暴跌幅度超过50%。在中国市场,拉菲价格也出现了八年来的首次下调。

  拉菲暴跌

  据南方日报消息,最新数据显示,波尔多葡萄酒典型代表——拉菲眼下正经历一轮罕见的暴跌,其期酒价格跌幅高达30%,部分酒暴跌幅度超过50%。即使在其最受追捧的中国市场,拉菲的价格也出现了八年来的首次下调。

  日前,拉菲在众多波尔多著名庄园中,率先公布了2011年期酒价格:2011年一线酒商报价每瓶420欧元,与上年的600欧元相比下降30%。梅多克中级庄Chateau Angludet发布的2011年期酒价格也显示,198英镑一箱的价格较2010年份降低了20%。

  在过去10年时间里,拉菲的身价一路狂奔,每年都以30%的涨幅“傲视群雄”,但疯狂的涨势在2011年下半年戛然而止。根据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数据,从2011年6月至今,反映波尔多一级庄园现货价格的高级葡萄酒50指数已下跌逾25%,是波尔多一级酒庄中表现最差的产品。

  上海红酒行情系统也显示,截至5月8日,2008年份拉菲的外高桥保税价已从15500元高位跌至7230元,降幅达53.4%;2004年份的玛歌则从4900元跌至2850元。

  新华社5月13日报道称,作为国内主要的进口葡萄酒集散地,上海葡萄酒进口量已连续5个月下滑。数据显示,一季度上海关区进口葡萄酒2962.7万升,均价回落至每升9.8美元。其中3月份进口735.3万升,环比减少11.3%。

  而在去年下半年,国内红酒市场却极其火爆,上海关区进口葡萄酒创下月进口量纪录,均价最高达每升11.6美元。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的葡萄酒市场正在向理性回归。

  据东方早报消息,有业内人士分析,消费酒市场的回落一方面与季节性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受到高档投资酒的影响。

  新华社援引前瞻产业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吴朝瑜的观点称,参与红酒炒作的主要是游资和部分酒商,高收益、保本宣传、外部投资机会少促成了投资热潮,“此次价格变动是价值回归,下跌的心理因素影响较多,一些热炒的红酒降价是主要的导火索。”

  近日,拉菲暴跌,其部分酒暴跌幅度超过50%。在中国市场,拉菲价格也出现了八年来的首次下调。

  上海红酒交易中心业务拓展总监王佳琪介绍,在2011年2月之前,拉菲价格一直处于疯涨态势,来自中国的买家正是推动这股涨势的重要力量。据法国波尔多红酒行业协会此前公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首度取代英国和德国,成为波尔多红酒出口额最高的市场。2011年下半年以来,受欧洲经济前景不乐观等因素影响,拉菲价格开始明显回调。

  在去年下半年以拉菲为代表的名庄酒价格大幅下跌的背景下,今年拉菲提前公布了2011年期酒价格:2011年一线酒商报价每瓶420欧元,与上年的600欧元相比下降30%。这被业界认为是名庄酒试图挽回低落消费信心的举动。不过,大幅降低的期酒价格也对现货价格形成压力。

  “现货价格下降了1-2个点。”王佳琪透露。

  王佳琪同时提到,每年供应到中国的顶级红酒数量约为总量的30%~40%,今年则降至25%~30%。

  数据显示,中国已位居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合计年消费量达19亿瓶。

  “拉菲价格的暴跌传递着某种危险信号。”在业内看来,一部分拉菲投机者面对猝不及防的亏损,红酒投资的信心开始动摇。

  红酒投资泡沫破裂?

  在业内人士看来,以拉菲为首的高端葡萄酒价格下跌是红酒市场的一种自我修正,而其价格下跌“是由多种因素叠加导致的”。

  “首先是受全球经济的影响。”酒类收藏专家肖竹青分析,经济不景气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消费的积极性,人们不敢消费,导致需求不足,价格下降。

  与此同时,肖竹青认为,这也反映了此前拉菲等红酒价格虚高,一些投机客的囤积造成市场泡沫过大,现在旺季一过,投机客的资金周转不开必然选择抛售,“如果此前市场需求是真实的反映,那么抛售出来的囤货就会被接手,价格就不会暴跌;但事实恰恰相反,因此泡沫被刺破必然带来价格暴跌。”肖竹青表示,这种状况和此前出现在茅台等高档白酒上的问题类似。

  在独立酒评人朱立农眼中,目前国内投资葡萄酒还处于盲目逐利阶段,许多人热忱地投资葡萄酒,是因为在过去十年中,葡萄酒的投资回报率最高。内地投资者在境外葡萄酒拍卖市场频频现身,致使酒庄开始惜售,最终屡屡炒高高端葡萄酒拍卖价格,而现在价格回落,只是获利回吐而已。

  近日,拉菲暴跌,其部分酒暴跌幅度超过50%。在中国市场,拉菲价格也出现了八年来的首次下调。

  据新京报消息, 上海是国内主要的进口葡萄酒集散地,进口量已连续五个月下滑。数据显示,一季度上海关区进口葡萄酒2962.7万升,均价回落至每升9.8美元。其中3月份进口735.3万升,环比减少11.3%。

  而在去年下半年国内红酒市场却极其火爆,上海关区进口葡萄酒创下月进口量纪录,均价最高达每升11.6美元。一时间,葡萄酒零售及拍卖火热,屡屡创出天价。

  “拉菲”乱象为何频发?

  数据显示,我国已位居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合计年消费量达19亿瓶。进口红酒抢滩中国市场的同时,山寨产品、无牌产品、仿冒产品也纷纷出现。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名酒”消费已远超真品的实际产量,其中不乏假酒勾兑或劣酒装瓶。5月7日,在上海市邯郸路的一家食品连锁门店,含“拉菲”名号者达十余种,某些“拉菲”的标价仅为200元-500元。

  红酒还存在定价“层层加码”。比如,一瓶进货价约2.5欧元的法国AOC法定产区酒,约合20多元人民币,出口到我国需支付约合原价60%的税项及运费,到岸成本价不过30-40元。而这些红酒经过转手,零售终端价将在100元以上。

  此外,仍有销售人员利用国内酒种消费习惯,强调“50年陈酿”“60年佳酿”抬高售价。一些进口红酒由于进货渠道复杂,往往国外已经降价,国内零售价仍“高歌猛进”。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刊《酒海导航》总编张勇认为,大部分进口酒仍值得受到消费者认可。天价酒受过度追捧,一定程度反映“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从众心理。炒家们把一些名酒当成了工具。有些不良商人甚至以假乱真,完全背离了正常消费的概念。

  拉菲CEO将来华打假

  “打假迫在眉睫,而山寨品牌繁多的现状让我们目不暇接。我们将把打击假冒放在首位,对于山寨则以教育消费者识别为主。”拉菲在华独家经销商ASC精品酒业首席执行总裁沈品同日前透露,拉菲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萨兰将于5月底来华,只为处理一个事情:打假!

  近日,拉菲暴跌,其部分酒暴跌幅度超过50%。在中国市场,拉菲价格也出现了八年来的首次下调。

  打假只是一个方面。法国著名品酒师Desseauve日前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上称,“最近几年,中国的葡萄酒消费发展特别快,但目前仍然不够理性。”

  Desseauve指着展会现场琳琅满目的进口葡萄酒说,“随便去哪个展台,你会发现酒的档次区分并不清晰,同样在中国的餐厅,你看到的要么是很贵很贵的酒,要么是一些贴牌酒,中端酒基本处于断层。”

  Desseauve认为,即便是那些贴牌的低端酒,价格也偏贵。他认为,中国的葡萄酒消费者还需要接受更多的教育。事实上中国本土产的葡萄酒,也有很好的品质,只不过是局限于一些品种,“葡萄酒是一种很个性的东西。”

  据中国经济网消息, 假拉菲红酒泛滥,拉菲酒的生产商拉菲集团终于坐不住了。拉菲在华独家经销商——圣皮尔精品酒业首席执行总裁沈品同说,拉菲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萨兰将于5月底来中国,打击山寨拉菲。

  来自法国的拉菲是世界葡萄酒的顶级品牌,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拉菲消费市场。拉菲销售经理称:拉菲每年只生产20万瓶,但中国市场每年会销售60万瓶,剩余那部分是哪来的?肯定都是假货了,亚洲市场应该不会超过它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市场也就占十分之一、九分之一。

  这位经理所说的每年20万瓶拉菲指的是正牌拉菲古堡葡萄酒,不包括拉菲集团旗下其他产品,尽管如此,20万和60万之间,差距显然是巨大的。目前假拉菲包括两种,一是仿冒,就是制作假拉菲;二是山寨,就是傍大款,让自己看起来和拉菲有关系。目前,拉菲集团已经先后告赢“拉菲世族”和“拉菲帝国”,对其他山寨品牌的诉讼也在计划之中。

  从2008年以来,拉菲葡萄酒在中国一路上涨,现在每瓶已经飙到1.8万元以上,有的年份酒高达三四万元一瓶。拉菲成了进口葡萄酒市场的“价格晴雨表”。不过,一位业内人士说,目前中国拉菲热已经开始减退。

  业内人士认为,许许多多的消费者都在当冤大头,在国外卖一个美金的红酒,在中国能卖好几百块,但是它是不是物有所值?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觉醒,使得国际红酒的价格、销量下跌,为此而着急的不仅仅是拉菲的总裁。

  近日,拉菲暴跌,其部分酒暴跌幅度超过50%。在中国市场,拉菲价格也出现了八年来的首次下调。

  前瞻产业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吴朝瑜认为,参与红酒炒作的主要是游资和部分酒商,高收益、保本宣传、外部投资机会少促成了投资热潮。“此次价格变动是价值回归,下跌的心理因素影响较多,一些热炒的红酒降价是主要的导火索。”

  据新华网消息,业内人士认为,天价红酒大起大落的背后,存在诸多环节乱象。数千种进口红酒鱼龙混杂,如何理顺市场定价机制,应引发监管部门及酒业思考。

  中国红酒网总裁董树国认为,对于散装酒进入保税区分装等监管空白,当务之急是在完善国家及行业规范的同时,落实已有的原汁含量、标识信息等规定,避免“多龙治水水不治”。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等七部门已联合下发通知,今年4月至12月,全国范围将联合开展以打击假冒白酒、葡萄酒为重点的酒类产品打假专项集中行动。据悉,葡萄酒行业准入条件也有望在年内“适时发布”。

  潘汝显认为,比起白酒、啤酒市场,中国红酒市场占比还很小,发展潜力还很大,而红酒品类很多,仅法国的产区就有上百个,信息不对称,对葡萄酒文化不了解,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乱”的感觉。

  张勇认为,酒类定价更多属于市场行为,除了政府对产业的规范,价格走向理性还有待市场充分竞争,如缩短流通环节,减少渠道加价。消费者也应掌握基本的红酒知识,如通过条形码分辨真实产地,理性选择酒种。

  新投资机会到来?

  不过,长期来看,中国的葡萄酒市场潜力仍不容小觑。眼下,大幅降价的2011年拉菲期酒,亦被不少人看作新的投资机会。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此前葡萄酒市场泡沫巨大,本轮拉菲价格的下跌预示着葡萄酒市场开始向理性回归,而对诸多酒类收藏者而言,机会才刚刚到来。

  肖竹青认为,拉菲等高档酒价格暴跌正好是真正的酒类收藏者出手的大好时机。他分析说,经济是有波幅的,不可能总是低迷;但红酒的产能是一定的,即使接下来经济复苏,酒类的产量也不可能在短期有较大的提高,因此长期看市场仍有投资价值。

  “尤其在中国,未来的红酒市场一定会欣欣向荣。”肖竹青称,我国经济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出口又以外汇结算;每增加一定的外汇储备,就要增加等量的人民币发行,因此这种经济结构不变革,输入性通胀就不可避免。“作为投资方式之一,由于酒类产品储藏越久价值越高,因此红酒投资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编辑:海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