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兄弟阋墙聚兴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9 01:10 来源: 中国经营报

  洪安,熊学慧

  1924年11月的某一天,大银行家陈光甫因事路经汉口,专程登门拜访老朋友杨希仲,杨设家宴招待。

  陈杨都是早年留美攻读商科的海归,回国后又于1915年分别创办中国最早的私营银行中的两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和重庆聚兴诚银行,二人惺惺相惜,交情甚笃。此次相见,本应杯酒言欢,无奈杨希仲正面对业务受阻、兄弟失和的困扰,心情苦闷之极。

  年岁稍长的陈光甫见状,力劝其振作精神,关切之中不免有责备之意,岂料好胜心强的杨希仲百感交集之下,竟愤然用力握碎酒杯,令陈光甫颇感尴尬和愕然,只得匆匆告退。数日之后,42岁的杨希仲服毒自杀。

  杨氏之猝死,令中国银行同业一片哗然,也引出了一段近代江西最大银行家族的恩怨兴衰史。

  1“杨百万”创业

  正值壮年的杨希仲走上绝路,起因是在聚兴诚银行业务发展方向上,他与亲弟弟杨粲三持续十年的“政见之争”。而讲述杨家兄弟内讧的故事之前,不能不提他们的父亲,聚兴诚事业奠基人杨文光。

  杨家祖居江西省东部的南城县(现属抚州市),世代经商,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举家经陕西迁到重庆,杨文光就在当地出生。天资不错的他有意走科举之途,但受太平天国战火波及,专营川粤之间贸易的家族生意受挫,无力供其读书,17岁时他只得弃文从商,到姐夫与人合办的聚兴祥商号当学徒。该商号主要从上海采购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出产的杂货、棉纱、布匹等,沿水路运回重庆销售,在重庆十多家同类商行中,以资金足、商誉佳闻名。

  杨文光胸有文墨,头脑机灵,学徒出师后几年间就获提升为掌柜。光绪12年(1886年),因商号货物滞销,部分股东决定退出,32岁的杨文光深受留守股东器重,得以1000两白银入股(其中一半为获赠的“虚股”),跻身合伙人之列。尽管杨文光经营有方,且以“稳重谨慎”享誉重庆商界,但股东之间纷争再起,还是让聚兴祥商号于1896年宣告歇业。第二年,杨文光另起炉灶,与人合资白银1万两,创办聚兴仁商号,真正当上了说一不二的老板。

  1890年3月,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成为中国第20个对外通商口岸,次年3月1日重庆海关建立,重庆正式开埠。杨文光抓住开埠之后外贸业务大增的机遇,一改以往只做“上货”,不做“下货”(从上海运进商品称为“上货”,从重庆运出土特产到上海、汉口称为“下货”)的单一模式,“上下”结合,一进一出,又在四川绵阳、湖北宜昌及上海设立分庄,扩大商品经营范围,让聚兴仁商号鼎盛时期每年的流水达到四五千万两银子。

  杨文光曾对子侄透露经商要诀,“利用别人的资金发展自己业务,这不失为一个生财妙法”。他与重庆的蔚长厚、百川通、大德通、日升昌等山西票号,云南帮的天顺祥票号,以及陕西帮、成都帮合办的协同庆票号来往密切,得到足够的流动资金支持。

  1898年,正当戊戌变法让清廷上下震动之际,四川发生反清的余栋臣大足起义,富商纷纷走避,一般商号也急于抛货套现,导致物价急跌,各大票号更四处找人接手现银、代收欠账,以便迁往他省。杨文光认为这是富贵险中求的大好时机。他果断承接各大票号的大宗现银,再以压价、杀价方式在沪、渝两地大量购入“上下货”,分别囤积于汉口、宜昌、万县和重庆大本营,以分散风险。

  果然不久之后余栋臣起义被镇压,四川市面趋稳,各类物资缺乏,物价随即反弹,杨文光迅速出手货物,当年结算获利60万两白银,相当于商号原股本的60倍。经此一役,聚兴仁一举成为重庆数一数二的殷实大户。

  1911年5月,四川爆发保路运动,杨文光与负责家族上海业务(此时商号已更名聚兴诚)的三子杨粲三都认定,清朝气数已尽,遂“故技重施”,人弃我取,囤购货物,半年后辛亥革命成功,杨家旗下各关联商号又大赚一笔。

  到了民国初年,经过两代人数十年的积累,杨家资产已达白银百万两以上,杨文光作为全盘生意的创始者和实际控制人,人称“杨百万”。

  2相煎何太急

  杨文光共有五子,长子寿宇与三子粲三常年跟随父亲经商,深得真传,二子希仲学业甚佳,获资送到日本和美国留学,专攻工商经济管理。思想开明的杨文光此举,是着力培养多元化人才,以便家族事业后继有人,但这也为日后的兄弟纷争埋下了伏笔。

  1907年,53岁的杨文光向长子交棒,退居幕后,可惜第二年杨寿宇便因操劳过度而英年早逝。此时杨希仲仍在日本留学,接班重任落在年仅22岁的杨粲三身上。杨粲三征得父亲同意,将商号改名聚兴诚,以示家族成员精诚团结之义。他年纪虽轻却甚有魄力,增设生丝和楚盐两大业务,又继续拓展分号于湖北的沙市、汉口和四川的万县、自流井(属今自贡),商贸和票号都经营得有声有色。

  此时远在日本求学的杨希仲,眼界大开,尤其钦羡三井财团集中家族财力创办银行、开办实业,投资并扶助工农商业发展,迅速成为国际著名企业的事迹,屡次写信给父亲和三弟,力主学习三井,开设银行,做大家族事业。

  1913年,先留日后赴美的杨希仲,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回国。此时重庆既是西南外贸出口主要基地,又是外商向西南倾销商品的中枢,每年与沪、汉及四川省内的成都、万县等地交易的流动资金达数千万两银子。随着清朝覆亡,重庆各大票号相继停业,只有官办的中国银行(前身为大清银行)在当地设有分行,但它主要代理财政部业务和发行钞票,并不为民间工商业提供服务。杨希仲断定:“非有一家商业银行,决难使资金流转,金融活跃。”杨文光对此十分赞同,他亲赴汉口、上海等地考察后,决定全权委托杨希仲促成其事。

  杨希仲是当时中国少见的“洋翰林”,声望很高,人脉甚广,他通过留日留美同学的关系,很快打通四川省财政厅和北京北洋政府财政部、农商部的关系,获得开办银行的立案注册许可。1915年3月16日,四川最早也是国内仅有的数家民营商业银行之一——聚兴诚银行在重庆挂牌成立,杨文光出任地位最高的事务委员主席,杨希仲任总经理,杨粲三任协理。

  但是,杨希仲与杨粲三毕竟成长背景不同,学养气质差别较大,两人自合作之初就对如何扩张家族生意,屡有分歧。杨希仲素有发展资本主义集团企业的志向,主张银行业务与多种经营齐头并进,并于1918年创办聚兴诚外贸部,从事进出口贸易。杨粲三久居内地,宗法思想较浓,主张以银行业务为主体,巩固家族根基为重心,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1919年9月,父亲杨文光病逝,主理银行业务的杨粲三作风独断专行,对杨希仲负责的外贸部调用资金不予支持,失去居间调停人的两兄弟之间,矛盾日趋激化。1921年前后,外贸部因市场竞争需要,实行到产地预付货款采购的方针,急需大量资金,杨希仲以聚兴诚银行总经理名义,通知各地分行,凡见外贸部开出支票,无论数额多少,均须一律付给。此时恰逢该银行遭军阀强行摊派,垫付资金百余万元,哈尔滨、北京、天津等地分行又出现欠账和亏损,外贸部突然透支巨额现金,让杨粲三恼怒不已,认为杨希仲有意加重银行负担,兄弟二人竟至互不相见。杨希仲更登报声明:“委托杨粲三代行聚行总经理职权”,“对聚行一切权利义务,概不负责”。

  杨氏家族中一部分人见势头不对,迅即抽资退股,聚兴诚银行及外贸业务双双受到冲击,而“内讧”消息传出后,该行汉口、重庆两地分行一度发生挤兑风潮,杨希仲大受刺激,身心俱疲。于是发生了开头那一幕他宴请陈光甫却不欢而散,最终自我了断的悲剧。

  3“无聚不成行”

  在杨氏家族的同辈兄弟中,杨希仲排行第三,杨粲三排行第五,因此两人之间的冲突又称“三五之争”。但这并非杨家唯一的一次兄弟内斗。

  杨希仲与杨粲三最后摊牌之前,聚兴诚银行总行于1921年由重庆迁往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更优越的汉口,当时还制定了一个以汉口为中心的“南北伸展计划”,意欲全国扩张。1922年,京津沪汉四地成立证券交易所,杨粲三决定利用银行资金,投资公债牟利。1925年,由于事先得到北洋政府财政部的“内幕消息”,他买卖公债一举获利60多万元。

  1930年3月,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之间的中原大战爆发,杨粲三在上海分行召集经济智囊分析战局,认为蒋必败无疑,而蒋介石南京政府发行的各项公债肯定会下跌,遂决定大做“空头”。蒋军初战失利,政府公债果然急跌,聚兴诚投资获利70多万元,但杨粲三不愿见好就收,坚持赚够100万元再说。岂料财力雄厚的江浙财团力挺老乡蒋介石,在各大交易所做“多头”,控制北方金融的“北四行”(中国盐业、金城、中南和大陆四家北方私营银行的合称)相继跟进,公债价格随之回稳。

  刚愎自用的性格再次拖累了杨粲三,他不顾属下劝阻,继续大量抛售债券“做空”。同年9月,张学良东北易帜拥蒋,大军入山海关夹击冯、阎,战局瞬间扭转,江浙财团趁机哄抬债价,杨粲三措手不及,不仅先前赚的70多万元损失殆尽,还亏进去130多万元。这是他全面执掌聚兴诚银行以来最大一次失利,备受股东指责。

  此后杨粲三深感自身财力有限,勉强“东征北伐”,难敌江浙财团和“北四行”,决定调整策略,专注西南市场。1930年冬天,聚兴诚银行总部又由汉口迁回重庆,提出“面向西南,植根西南,把聚行办成西南第一民营金融机构”的新目标。杨粲三一面深耕湘桂黔滇市场,一面在川中各县遍设分支机构,突出“川帮”银行的特色,同时增设信托部,组建保险公司,进军新兴业务。当时金融界人士对此明退实进的决策,大表赞赏。

  古语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成为陪都和全国政治经济中心,沿海大量工矿企业和金融机构纷纷入川,西南大后方人口激增,百业兴旺。聚兴诚银行早早布局,自然比匆匆前来的江浙财团和北方同业更胜一筹。抗战八年,聚兴诚堪称四川及西南各省首屈一指的民营银行,战后,更获国民政府指定为少数几家可经营外汇的民营商业银行之一。

  全盛时期的聚兴诚银行,其地位不逊于中国通商、四明、上海商业和金城等民国“四小行”,故银行界有“无聚不成行”之誉。

  而1933年到1946年之间,杨粲三一改反对其兄杨希仲多元化扩张的强硬立场,以银行资金贷款或投资于商业、盐业、矿业、航运业、电业和毛纺业等50多个工矿企业及公用事业,总投资额1200万元。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抗战后期担任国民政府粮食部长的徐堪,与孔宋官僚资本集团关系密切,他和四川省财政厅厅长刘航琛、川江航务管理处处长何北衡等“官商”,多年来想方设法投资聚兴诚,进入董事会,以达到渗透乃至控制之目的,却受到极力维护家族生意的杨粲三多方限制。

  杨家又一次兄弟阋墙事件的持续发酵,让他们找到了突破口。原来,杨希仲去世后,由最小的弟弟杨季谦接管外贸部事宜,但他对三哥杨粲三的专断作风亦有不满,因此备受后者冷遇,长期居于闲职。

  1945年10月,徐堪在重庆出面宴请杨粲三、杨季谦兄弟及杨氏家族中人,酒过三巡,他亮出底牌:“目前行内纠纷严重,业务艰难,杨粲三最好退居幕后,由杨季谦出来主持。”杨粲三眼见“敌众我寡”,知道对手已内外串通,不得不黯然离席。此次“鸿门宴”后,杨粲三辞去董事长兼总经理一职,改任高等顾问,杨季谦取而代之。因后者在家族兄弟中排行第九,这一回的“政变”,又称“九五之争”。

  4尾声

  还有一次对杨家、对聚兴诚银行的命运至关重要的宴会,是在1949年的北平。

  国共内战期间,杨粲三、杨季谦兄弟继续站在不同阵营中,粲三对国民党信心渐失,季谦则寄望于徐堪与孔宋家族的关系,认为尚有可为。1949年底重庆易手后,杨季谦避走香港,曾建议抽调百万美元在港开设分行,遭杨粲三反对。在此之前,杨粲三已取道香港赴和平解放后的北平,与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会面,即将出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长的林伯渠亲自设午宴招待他。席间,杨粲三提出保留其一生经营的家族银行,让它能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生存下去,但林伯渠告知,新政权下银行应为全民所有制国营企业,“聚行不能独异”。杨听后深感失望。

  全国解放后不久,共产党要求私营银行、钱庄实行公私合营,杨粲三坚持三点要求:一不要国家投资;二不要政府派人;三银行业务仍由他主管。但这显然与当时大政方针不符。1953年,犹豫多时的杨粲三终于同意参与公私合营,他获任命为改组后的银行副董事长,经营长达38年的聚兴诚银行,就此谢幕。1956年8月,在四川省全行业完成公私合营后的一次会议上,杨粲三发表讲话《我全家族都走社会主义光明大道》,表示“我虽年已70,体力衰老,仍当一本素怀,为国家做一点微薄的贡献”。

  6年后,他病逝于重庆。此时离其兄长杨希仲含恨弃世,也已过去38年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