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基金管理费浮动将破题 收费模式创新暗流涌动_tech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2 07:5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吴晓婧

  权威人士日前透露,证监会正在研究建立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约束机制,拟鼓励基金将基金业绩相对其业绩比较基准的波动水平与基金管理费的提取挂钩。消息一出,不少目光便开始关注起此举是否可以切实推动国内基金行业健康发展,市场上何时能看到此类创新产品,基金公司试水的积极性如何?据记者了解,其实业内早已有基金公司着手研究开发此类创新基金产品,拟采用管理费与投资业绩挂钩进行收费,推动收费模式、营销方式的创新。

  据了解,监管层拟将基金管理费与基金业绩挂钩,即按照“对称浮动”原则,当基金业绩好于业绩管理目标上限时,管理费向上浮动;基金业绩低于目标下限时,管理费则同等水平向下浮动。值得注意的是,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透露,管理层在考虑基金管理费与基金业绩挂钩的同时,为防止基金公司“赌”业绩,还强调了管理费浮动幅度要“适当”。

  长期以来,传统基金产品的管理费是其所管理资产规模的一个固定百分比,即普遍采用固定管理费率制。这至今仍然是全球基金业的主流方式,也是国内基金业目前使用的唯一方式。不过,随着近几年资本市场进入低迷期,基金赚钱效应缺失,基金业“旱涝保收”的收费模式也备受诟病。事实上,近5年来,国内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占比也一直较高。

  事实上,虽然近年来我国基金行业普遍采用了业绩比较基准指标,但市场对其关注远不及对基金业绩相对排名的关注。不过,随着基金管理费浮动的破题,基金业“旱涝保收”的模式或将有所改观。

  权威人士透露,建立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约束机制的基本思路,就在于鼓励基金公司合理制定基金业绩比较基准,鼓励基金将业绩相对比较基准的波动水平与其管理费的提取挂钩,并将其写入法律文件。据记者了解,早在去年,业绩挂钩型的基金产品已在业内酝酿,已有基金管理公司开始着手设计此类产品。银河基金(微博(http://weibo.com))研究中心分析师认为,对称浮动符合投资者的朴素观点,“牛市多拿一点、熊市少拿一点”,改革的阻力比较小。

  一位基金第三方销售基金负责人认为,这将通过市场化手段,使得基金公司更加努力管理基金产品,实现基金行业的优胜劣汰。事实上,美国基金业巨头Fedelity和Vanguard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采用管理费与投资业绩挂钩的收费办法。

  Vanguard的发言人表示,Vanguard采用管理费与投资业绩挂钩是为了“确保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一致”。在其看来,这种创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投资者认为,管理人愿与他们同甘共苦,利益更加一致,同时基金管理人的积极性也能得到更大激发。另一方面投资管理人认为,这种与投资者共进退的收费方法能更好地吸引投资者,以应对低成本的指数基金、ETFs和同业的竞争与挑战。从基金业监管者角度看,这种收费方式既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又可以促进基金业的良性竞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