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11中国公益事业年度发展报告》出炉 民企捐赠活跃国企下滑明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5 01:3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王羚

  2011年,尽管经历了郭美美炫富和尚德捐赠门事件,中国的个人和民营企业慈善捐赠行为仍十分活跃。与之相比,国有企业则出现捐款总额大幅度下滑的情况。

  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推出的《2011中国公益事业年度发展报告》(下称《公益报告》)昨日公布了上述信息。

  5月7日,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11年中国的慈善捐赠额预计将不低于800亿元。根据《公益报告》,去年的慈善捐赠中,民营企业依然占了大头。2010年,民营企业为公益慈善事业捐出款物超过113亿元。2011年,仅《2011中国捐赠百杰榜》入榜人员的捐赠总额就已超过121亿元。其中位居榜首的是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他去年的捐赠总额达到37.49亿元。

  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这个榜单的入榜门槛为1478万元。如果加上全国为数更多的千万元以下的捐赠,民企捐赠的总数将更加可观。

  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昨日表示,2011年个人大额捐赠相当活跃,年度有超过200多笔千万元以上的捐赠,多家高校基金会年度募款超过亿元,这标志着中国公益领域的巨量捐赠时代正在来临,展现出中国企业家群体慈善意识的全面觉醒。

  与民企相比,国企的捐赠表现不够活跃。根据国资委公布的中央企业全年前三个季度对外捐赠支出状况,2011年1至9月共有92家中央企业发生对外捐赠支出,累计支出总金额为16.9亿元。与上年同期央企的22亿余元捐赠额相比,2011年的数字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参与捐赠的企业数量也不及2010年的109家。

  《公益报告》指出,在不少国企利润率高达千亿元的背景下,它们的捐赠所占的比例的确低。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11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2556.8亿元,同比增长了12.8%。

  王振耀分析说,去年央企捐赠出现萎缩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观念意识上的阻碍,有观点认为国有企业本来就是全民所有,国有企业负责人只是国有资产的代理人,如果随意动用国有资产进行捐赠,很容易招致一些批评。二是目前对国企捐赠的限制过多。

  根据国资委2009年11月发出的《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对外捐赠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对外捐赠事项实行备案管理制度。根据净资产规模不同,央企在捐赠超过100万元、500万元和1000万元时都必须报国资委备案同意后才可实施。

  《公益报告》提出,目前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引导国有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正在制定中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家标准,将明确包括慈善在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标准,可以有效鼓励国企的捐赠行为。同时,还应提高国企捐赠行为的透明度,加强国企慈善信息的披露。

  民企的主要捐赠领域是教育与扶贫,同时更加注重专业性和目的性。国企的主要捐赠领域是定点扶贫与科教文卫体,在慈善战略目标上较缺乏。

  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表示,应加强对慈善项目的研究与设计,提高慈善资源使用效率,使稀缺的慈善资源真正产生良好的效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则强调,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必须解决“慈善体制谁主导”的问题。目前出现的慈善捐赠成为某些地方政府小金库的现象应引起足够警惕。现代慈善社会就是现代公民社会。只有充分给社会松绑、放权,中国的慈善事业才能够真正发展起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