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海洋石油201”起航 开辟船舶业新蓝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5 19:56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毕淑娟 北京报道

  5月21日,中国第一艘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缓缓驶离青岛码头,起航开赴南海投入试铺管作业和荔湾3-1气田1500米深水铺管施工作业。

  这是继5月9日“海洋石油981”成功开钻后,中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取得的又一实质性成果,标志着中国海工装备技术和建造能力达到了世界高端水平,为中国未来自主开发深海能源奠定了装备基础。

  开启深海时代

  近年来,中国能源供应与消费关系矛盾日趋突出。2011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6.3%,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21.5%。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预计未来油气对外依存度还将进一步提升。

  而南海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占中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其中70%蕴藏于153.7万平方公里的深水区域。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开发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以及其它一些原因,此前,南海已有的深水油气田开发均为多国合作方式,一国自营开发的尚无先例。

  为进军南海深水水域,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打造了包括“海洋石油981”和“海洋石油201”在内的“深水舰队”,使中国成为第一个在南海自营勘探开发深水油气资源的国家,拥有独立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能力,这对有效开发南海深水油气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与周边国家合作勘探开发深水油气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和装备基础。

  而据中国国家海洋局的统计,南海至少蕴藏有367.8亿吨石油、7.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但和渤海、东海不同,南海油气资源的70%都在深水区域。由于没有深海钻井设备,几十年来南海成了一片无法开发的处女地。直到2006年,中海油与加拿大石油公司哈斯基在南海合作,成功钻探了中国第一个深水气田“荔湾3-1气田”。但由于中国深海装备技术和制造一直被国外所垄断,南海的深水油气资源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勘探和开发。

  此前,作为中国海洋石油开发的主力,中海油一直期望在更具挑战性的海上区域实现对更多储藏油气的定位和开采,但受技术和装备的限制,只能停留在300米的浅水作业。

  据专家介绍,深海油气开发必须要解决深海海底输送管道的铺设问题,而“海洋石油201”正是深海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它不仅可适用海上石油平台上部模块等大件的吊装与拆除、导管架的辅助下水与就位,最重要的将用于深海海底油气管道的铺设、维修等作业。

  因此,“海洋石油201”的正式投用,不仅填补了中国深海铺管装备领域的空白,还将作业深度从300米提升到3000米,开启了中国海洋油气开发的深水时代。

  开辟新蓝海

  由中海油和中国第二大造船企业熔盛重工投资建造的“海洋石油201”,是世界上第一艘同时具备3000米级深水铺管能力、4000吨级重型起重能力和DP-3级动力定位能力的船型深水铺管起重船,能在除北极外的全球无限航区作业,集成创新了多项世界顶级装备技术,代表了世界海洋工程装备的最高水平。

  据熔盛重工总裁陈强介绍,“海洋石油201”船长204.65米,型宽39.2米,型深14米,独特的双层甲板面积超过两个标准足球场面积,其中位于指挥舱上部的顶层甲板设置有直升机平台。安装深水托管架后船长约280米,主起重机作业时从船底到主起重机顶高度达136.77米,相当于45层楼高。配置了包括全电力推进、全电力变频驱动、DP-3动力定位、深水“S”型双节点铺管系统、4000吨重型海洋工程起重机等一系列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是亚洲首艘具备3000米级深水作业能力的海洋工程船舶;入中国船级社(CCS)和美国船级社(ABS)双船级,其总体技术水平和综合作业能力在国际同类工程船舶中处于领先地位。

  与“海洋石油981”主要用于深水油气田的钻井、完井和修井作业不同,“海洋石油201”承担着深水油气田海上生产设施建设的重任,能够从事固定式、浮式和水下油气生产设施安装以及海底管道铺设等全方位海上施工作业。

  陈强说,深海油气开采是一项精细工作,在进行铺管作业和起重作业时,船舶在海洋中的位置精度要求非常高,尤其在深水铺管作业中,必须达到米级或几米级的高精度。因此“海洋石油201”设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DP3动力定位系统,全船采用全电力推进并设置了7个推进器,通过卫星定位精确确定船的位置,再根据推进器的反作用力抵消风、浪、流等对船体的巨大作用力,从而保持船舶的位置和航向。

  专家认为,“海洋石油201”的起航,意味着中国大型船企在海工装备领域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资格,这对于深陷传统船舶价格战之苦的中国造船业无疑是利好消息。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承接新船订单55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8.7%。而据上海航运经纪人俱乐部秘书长刘巽良介绍,从去年下半年至今,中国船企最擅长的散货船价格下滑了逾10%。量价齐跌的现实让国内造船业陷入困境,部分接不到订单的小船厂甚至已经倒闭。

  在传统运输船舶需求大幅下滑的同时,用于深海油气开发的海工装备市场却在蓬勃发展。统计显示,2011年全球海工装备订单达690亿美元,同比增长130%。

  因此,瞄准这个方兴未艾的市场,今年3月中国发布了海工装备中长期规划:计划到2015年,实现海工装备年销售收入2000亿元以上。包括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熔盛重工集团在内的大型船企,正扬帆起航,劈波斩浪,向着海工装备领域这片新蓝海加速前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