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六角大楼的重启密码 坚持新能源战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6 08:05 来源: 华夏时报本报记者 刘俊晶 深圳报道
比亚迪公司深圳总部的六角大楼明亮安静,对面新的行政管理大厦正在建设中。厂区内,“二次腾飞”的标语随处可见,似乎是为了告知别人,更是为提醒自己。
“以后公司所有的行政、管理等办公事务都要搬到新大厦,六角大楼专门做研发。”比亚迪人很羡慕那些能“留守”在六角大楼内的工程师,是他们创造了一个中国制造业的神话;而现在比亚迪的“二次腾飞”同样将由他们来主导。
“说‘二次腾飞’,其实就是坚持。不管是对技术的坚持,还是对新能源的坚持,比亚迪一直没有放弃过。”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侯雁诠释了“二次腾飞”的含义。
九年一剑
王传福的终极梦想也是新能源汽车,但要支撑这个梦想,依然需要传统制造业务的输血。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比亚迪潜心研发出的TID(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
在业内,TID+DCT(双离合变速器)的组合(大众汽车为TSI+DSG)正成为一种潮流——不仅因为省油,还能带来更愉悦的驾驶感受。但比亚迪上马TID项目却“另有苦衷”。
“我们搞TID纯粹是为了解决F3DM(双模电动车)发动机‘小马拉大车’的问题。”比亚迪汽车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任林并没有回避比亚迪TID的研发初衷。
2003年,刚刚涉足汽车业的比亚迪便开始着手F3DM。在当时,这无疑是一种超前的技术思路——以电动机驱动汽车,在电池电量不足时再以小型发动机替代。但在样车推出不久,比亚迪就发现了问题——用以替代电动机做动力输出的1.0L发动机根本无法驱动F3DM 一吨多重的车身。在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前,F3DM一直未能被市场接受;但也在那时,用于替代1.0L发动机的1.5L TID发动机项目浮出水面。
“当初心里真没底,所以整个过程我们一直都没对外说。”任林说,TID发动机项目整个过程颇具戏剧性。“当时压根没想到能做出来。我们在371、368、473、483(比亚迪发动机型号)上都试过,基本没希望,到2010年的时候都差点放弃了。”
比亚迪的企业文化中有一条,“当一个企业完全依靠行业力量时就会没有自己的力量,所以需要自己干;但自己干不透时,就要借用外脑。”2010年,比亚迪认为是到了要借用外脑的时候了。任林说,当时已经和某国际知名供应商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只是协议到他这层,他没动。“我印象很深,前年春节时,团队的领头人姚伟给我打电话。‘合同不签啦!咱们自己搞出来了!’”
“研发一款全新的DCT和TID产品,在技术和资金实力都比较雄厚的情况下,大概需要三四年时间,如果完全自己开发,至少需要六七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院副院长徐向阳评价称,比亚迪的1.5L TID发动机+6速DCT,是自主车企量产的最先进动力总成。
冒着违约的风险,比亚迪9年磨出一把利剑,而这只是比亚迪研发大军中一支队伍的贡献。从汽车工程院到各个零部件、电动车以及各事业部,整个比亚迪从事与汽车相关的研发人员足足有13000人。
熟人文化
正是1.5L TID发动机项目的成功,使得比亚迪能够在混合动力领域形成一个“大包围”(指高效传统动力与新能源动力间的结合),解除了新能源车暂时不接地气的尴尬。
“这要感谢比亚迪的‘熟人文化’。”任林说,“没有这些研发人员的坚持和沟通,TID不可能研发成功。”
任林口中的坚持是指比亚迪内部研发的一种氛围,也可以称为“熟人文化”。这是比亚迪“家文化”在研发方面的体现,而任林正是汽车研究院这个家庭的大家长。
平均只有27岁的年龄,为比亚迪汽车研发团队贴上了“年轻”的标签。相同的年龄段、相同的经历,乃至相同的居住环境(大部分比亚迪工作人员都住在比亚迪员工公寓中),研发人员之间很容易熟络起来。“在一个项目团队里,一个研发人员在做完自己的项目后,会去照顾其他项目。项目之间的信息是互通的,项目之间犯的错误和经验可以形成共享机制。”
沟通也是一种成本,但比亚迪的这种“互通机制”让其研发沟通成本降到最低。“这种形式是我们经过多年探讨形成的。” 面对奇瑞、长城等自主品牌研发体系的调整,任林表示,比亚迪的“以中央研究院、汽车工程研究院为主导,各事业部研发中心相辅”的研发体系现在不会调整,将来也不会。
熟人好办事,但正如硬币的两面性,自由和年轻更容易让人犯错误。对于这一点,任林并没有否认,而是坦然面对。
“研发过程中出现小问题还好,大家可以一起商量着弥补。但当问题比较大时,这样做肯定不行。”比如在研发过程后期制造模具的流程,由于前期的偏差会导致模具作废的风险,这将产生极大的损失。“虽然这也是一种通过犯错误将本事留在自己身上的方式,但不代表你不会受惩罚。”
不过比亚迪惩罚研发人员的措施也很特别——写一篇BDS(比亚迪设计规范)。这是一份比亚迪研发体系的“内刊”,每一篇报告都会进入每个流程的设计规范。
比亚迪有16个事业部,每个事业部一个季度的BDS有一本书的厚度,而这些“论文”还要经过考核。“有可能就是一个小问题,但要把它彻底讲透彻,实际上是要交技术研究成果的。”第十七事业部副总裁张金涛说。
看透了才会坚持
有了制度作保障,依托“熟人文化”的研发体系正主导着比亚迪的“二次腾飞”。
随着合资品牌的下探与自主品牌的上升,中国汽车市场已是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在新能源领域,我们与先进国家同步甚至在某些领域领先。和以前相反,他们(外资品牌)拣刺刀(传统领域技术)了,我们要扔炸弹(新能源领域技术)了。”任林把比亚迪掌握的电池技术形象地称为新型“炸弹”。
在比亚迪惠州基地,这座去年年底才开始对外开放的铁电池工厂戒备森严,所有参观人员的摄像、照相设备的镜头都要被胶布封住,哪怕是手机的摄像头都没有漏掉。
工厂的一层是电池正负极的生产车间,一台台或大或小的设备整齐地排列。密封的空间保持了铁电池的一致性——在经过长时间大电流的冲击后,如何继续保持电池的一致性是行业最难做到的。
比亚迪的这条铁电池生产线是全球第一家200安时(以200安培的电流能放电1小时)的工厂,而曾被比亚迪进入电池行业之初设立为标杆的韩国和日本,目前只能生产50安时。
这条占地面积不到5万平方米的生产线,花费了比亚迪整整15亿人民币。而就在厂房内,第二条生产线正在建设中。比亚迪每年用在电动车和新能源领域的投入为七八亿元,这一数字还不包括模具费用。
高昂的研发费用带给王传福的是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自信。“有的企业为了应付国家政策,不过是搞个空壳放在那里。但像比亚迪这样老老实实把产品做出来,真正将电动车作为公司第一战略的并不多。”也许,王传福最大的优势就是他总能从汽车行业外来看汽车行业。“虽然王传福的这一优势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但他的这种创新成功的机会更大。”汽车营销专家张志勇如此评价比亚迪的新能源战略。
“在各级政府纷纷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支持力度的今天,未来3年的中国将会迎来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普及,而比亚迪的新能源业务也有望在3年内带来可观利润。”王传福自信逼人。
也许,比亚迪的模式就是一场机遇和风险的博弈。只是,这会是比亚迪“全新时代”的开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