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6月整顿大限临近 电子盘乱象续演还是关门大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7 23:09 来源: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王延锋 青岛 德州报道

   随着6月临近,国家对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场所的整顿越来越逼近最后期限,但业内对本次整顿的结果却并不乐观。

   “结果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像以前的历次整顿一样无果而终,大宗商品电子盘继续在乱象中挣扎;另一种可能就是大家都关门大吉。”23日,山东某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所张姓负责人对经济导报记者说道。

   “对此类市场的整顿,不应一棒子打死。整顿的目的,应该是通过规范促进其更好发展。”国内期货业专家胡俞越如是认为。

   但现实与理想有着巨大的差异。“要想通过整顿促进发展,应该从信息披露、保证金监管、杜绝虚拟交易等方面入手,但在没有看到这种迹象。如果完全按照整顿办法,所有的市场都要被一棒子打死。”上述张姓负责人说。

  进退两难

   23日,在山东某大宗商品交易所负责人办公室,见到导报记者的张先生颇为热情却难掩落寞。“现在做得很累,看不到目标,不知道将来会朝哪个方向走。”

   国务院在去年底公布《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下称“38号文”),拉开了对各类交易场所整顿的序幕。根据此后各部委联席会议确定的时间表,6月底将是各省级政府清理于此的“大限”。

   但迄今为止,这轮整顿可谓“雷声大雨点小”。

   “虽然省金融办、商务厅多次对各地大宗商品电子盘进行巡察,还向各电子盘发放了一份调查表,但到底该怎么整顿,主要还是参考38号文,地方政府还没有明确的执行细则。”张先生说道。

   这种说法在山东多家大宗商品电子盘得到证实。“山东此前公布了一份落实38号文的工作意见,商务部门发放了调查表,内容包括各电子盘规模、品种、未来转型方向等。但具体怎么整顿,还是方向不明。”山东另一大宗商品电子盘向导报记者证实说。

   但整顿之剑却时刻悬在各电子盘的头顶,随时都可能落下来,这让各电子盘进退两难。

   “退,怎么退?股东投了上千万资金,员工也要发工资。而且现在不知道到底怎么整顿,万一整顿之后又放开了呢?那我们不就是自毁前程?”张先生说道。

   而“进”,同样面临困境。因为在整顿期间,各电子盘严禁以任何方式扩大业务范围,严禁新增交易品种,严禁新增投资者,并限期取消或结束交易活动。清理整顿期间,不得设立新的开展标准化产品或合约交易的交易场所,不得新上新的挂牌交易品种和标准化合约。

   在这种情况下,各交易所只能静静地等待整顿“大限”的来临。

  “抱走孩子”委实犯难

   在各大宗商品电子盘负责人抱怨整顿方向不明的同时,也有人认为,整顿方向已经明了,只是大家不愿承认。

   曲先生就是其中一个。此前从事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的他,目前已经转投期货公司。“整顿的方向,就是严厉打击类期货交易。本次整顿后,各大宗商品电子盘恐怕凶多吉少,有可能全部关门大吉。”

   “38号文说得很明确,‘不得以集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标准化合约交易’。也就是说,所有的大宗商品电子盘都要去除这些机制。但如果没有这些机制,此类市场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另一方面,本着“谁家的孩子谁抱走”的方针,此次的清理整顿实施主体为各省级政府,而各省级政府如何“抱走”这些“孩子”却委实犯难。

   “此类市场做好之后,会给地方带来巨大的利益,比如大量的现金流,所以一些地方不舍得整顿。而且,此类电子盘此前都是走各部门程序获批的,不能说关就关啊,大家投进去的钱怎么办?因此,很多地方政府还是想保护自己辖区内的电子盘。”张先生分析道。

   正是出于这种原因,在各地方出台的38号文实施意见中,有着不同的描述。如青海省就明确提出,本次整顿目的是为了“促进我省各类交易场所的发展和规范经营,推动交易场所做大做强”,对大宗商品电子盘给予了诸多肯定,也为业内带来了很多遐想。

  这服药下得太猛

   大宗商品电子盘近些年来确实发生了不少风险事件,仅山东地区就有沂蒙山花生、日照龙鼎、金乡大蒜、青州花卉等电子盘崩盘,引发群体性事件。

   “这个行业太乱了,确实急需整顿。但这次整顿的着力点有点偏了。”张先生说道。

   导报记者在与各电子盘的接触过程中,大家普遍反映业内乱象丛生,包括各电子盘自身参与交易,用虚拟资金与客户对赌,客户资金监管不到位、期现价格严重背离、现货交接不通畅,等。

   针对这些问题,张先生认为,应该从信息披露、保证金监管、打击虚拟交易等方面着手加强监管,但38号文的发力重点却并非在此。

   “根据38号文,‘不得以集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标准化合约交易。’如果按此整顿,所有电子盘就是一刀切地全部砍掉。但全部砍掉并不现实,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交易者、代理商、电子盘,涉及面很广,这服药下得太猛了。”业内知名人士罗烜对导报记者说。

   胡俞越也认为,集中竞价、电子撮合等交易机制并非期货市场独有,应鼓励所有经济主体使用先进的交易方式。

   正是因为38号文下药过猛,整顿范围内的所有市场将面临生死之忧,所以整顿已临近“大限”却仍无结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