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际金融报:不该让汇率操纵国长悬头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8 02:1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从贸易战的层面看,‘汇率操纵国’只是众多标签中的一个标签;从汇率调整的层面讲,要逐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从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层面看,还需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业实力和议价筹码”

  华盛顿传来消息:5月25日美国公布半年度汇率政策报告,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美国财政部在评估9个经济体的汇率政策后表示:美国的任何主要贸易伙伴均没有操纵汇率。针对中国的理由是,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下降,以及承诺加快推进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不过,报告还是不忘了加上一句:人民币汇率仍然处于被显著低估的状态。

  这是自1994年以来,美国再一次高举大棒后轻轻放下,中国又一次逃过被贴“汇率操纵国”标签的命运。舆论解读为这是奥巴马政府对中国的“仁慈”,也是中国2005年汇改以来的成就。出于大选的需要,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更是不失时机地参与“演出”,批评奥巴马政府屈从中国压力,他如果当选,上任第一天就把这个标签贴给中国。并且,一直操弄汇率问题的民主党参议员舒默也抱怨白宫应该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这番双簧一演,相信更给了中国汇改成就论者以沾沾自喜的理由。在惯常的二元论者的思维里,敌人反对的就是我们该坚持的,受到美国国内批评的白宫决策,就是对我方最有利的决策。陶醉在胡萝卜的甜香里,更胜过大棒滋味的百倍。谁会抗拒这香甜有加的胡萝卜?尤其在高悬大棒的环境下,怕是这胡萝卜更加爽口和诱人。

  事实上,一旦我们开始以逃过“汇率操纵国”为目标并沾沾自喜时,就已陷入被奴役的命运。美国免除“汇率操纵国”的激励,更像是舍给被奴役者的诱饵。甚至说,当“汇率操纵国”这个概念被提出的那一刻,主与仆、胜与败已清晰可见,再无模糊的余地。这不仅仅是一个标签,一个概念,更是一把剑,一把主导仆从国汇率政策走向甚至经济政策走向的一把剑。在这把剑下,操纵不操纵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已按主导国所拟定的框架调整,所不同的只是调整的幅度大小、节奏快慢。

  遗憾的是,我们成功地遂了美国的意。据统计,自2005年3月到今年3月,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23.5%,实际汇率升值32.2%。单边升值的后果是,除了巨额的外储损失外,出口受到重创至今没恢复迹象,企业逐渐丧失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被迫加快转型,长期单边升值带来的无风险套利机会更是吸引大量热钱流入,在推高价格增加生活成本的同时,也加大了经济运行风险。在人民币升值的话语体系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渐渐成了政治博弈的口号而非实际的运用。这还不包括付出的与汇率谈判相关的其他成本。

  升值带来的负面实践,更清晰地昭示着美国压人民币升值的战略意图。我们陷入中美贸易失衡罪在人民币汇率操控的逻辑怪圈而难以自拔,全然忽略或者被动忽略了贸易失衡的真相。表面看,人民币是中美贸易失衡的因素之一,更深层次看,这何尝不是美国的刻意为之?30余年中美贸易的结果是,中国成为低端制造工厂,成为外资在国际市场赚取巨额利润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和低端工厂。更深层次看,这既是美国转移产业和资本的战略图谋,更是美元霸权下的必然结果。

  抽去粉饰后的真相,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我们是多么容易陷入战略陷阱进而做出荒谬的应对。从贸易战的层面看,“汇率操纵国”只是众多标签中的一个标签,化解的策略是还之以标签,各找对各自有利的筹码,并增强跨国谈判能力和舆论造势能力;从汇率调整的层面讲,要逐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改变单边升值趋势,增强透明度,提高汇率浮动区间,增强汇率弹性;从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层面看,除了上述手段外,还需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业实力和议价筹码,并通过谈判促使美国降低贸易壁垒,放行更多高科技产品等的出口。我们不反对人民币升值,但反对在升值攻防战中进退失据,让一个“汇率操纵国”大棒长悬头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