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观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8 08:1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观察

  曾航 文

  第一次听说诚迈的名字,是在某次移动互联网业内聚会上,当有人指出在南京有家公司已经做到2000人的规模时,许多业内人士却还没有听说过这家公司的名字。

  此后对诚迈的采访也并非一帆风顺,公司老板王继平为人非常低调,他对于在媒体上抛头露面似乎显得很谨慎,经过一再沟通,王继平在公司还略显简陋的办公室里接受了我的采访。

  这次采访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过去两年中我接触了太多的移动互联网创业者,他们大多数有着宏伟的目标,他们会满脸兴奋地宣称,自己会在一年之内做到多少用户,但每当我问起他们自己将来的商业模式时,多数创业者往往闪烁其辞,许多人还会问我:“你有好的VC朋友可以介绍给我融资吗?”

  相比之下,年龄偏大的创业者王继平似乎要稳重得多,他选择了最稳妥最没有风险的手机软件外包行业切入,公司的规模每年都翻番。

  看似火热的移动互联网,实际上充满了陷阱。创业者们做的最多的面向最终用户的App生意,很容易陷入到高投入低回报的陷阱——因为App的推广成本非常之高,即使坐拥几百万的用户,也很难在短期内产生盈利。大批企业陷入了赔本赚吆喝的怪圈。而像诚迈这样从事移动互联网上下游配套产业的B2B公司,却首先尝到了甜头。

  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加州的淘金热,如今当年的淘金者已经不知道哪里去了,但是卖牛仔裤给淘金者的企业一直活到了今天,这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李维斯,而移动互联网的上下游领域,同样有机会诞生大批新的李维斯。

  今年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和投资已经明显趋冷,那些只有用户没有营收的项目已经很难再获得融资,而面向行业客户的B2B移动互联网项目往往有着不错的现金收入——因为移动互联网烧钱,它的上下游是最大的受益者。

  移动互联网上下游的B2B领域,大有可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