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庆功: 中国需要尽快制定国家海洋安全战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8 08:1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刘玉海 叶一剑

  实习生宋 斌 北京报道

  南海问题自诞生之初,就以牵涉利益关联方之多、陷入地缘政治漩涡之深而必须被置入中国国家大战略之下予以处置。而今,随着南海周边地缘政治格局的再次演变,中国在南海的战略形势也必将发生变化,这将对中国解决南海问题带来哪些影响?又需要中国的南海战略做出哪些调整?为此本报专访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庆功大校。

  李庆功早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师从美国政治学会主席派伊(Lucian W·Pye)研究战略学,回国后先是任教于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后进入解放军总参谋部,长期研究战略问题。2007年,李庆功从总参某部局长任上退休;随后活跃于包括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在内的多家智库,继续关注中国的国家战略问题。

  1.海洋维权维稳两手都要抓

  《21世纪》: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海上纠纷不断,尤其是南海,纠纷此起彼伏,这是否与中国的海洋战略有关?

  李庆功: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推出明确的海洋战略,现在正逐渐往这方面努力,比如说,中央确定了“陆海统筹”的战略方针,这就是一种战略思维,而且这种战略思维正在转化为战略行动。不过离真正的把海洋意识全民化、高层化、高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传统意识中,我国一直把陆上威胁视为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意识到海上安全威胁正在进逼我国,许多民间智库和专家学者不断著书立说,推动着我国海洋意识横向和纵向拓展,并在不断为决策层出谋划策、献计献策。

  从另一个层面看,南海非常需要以维权促维稳,以维稳保维权,因为不仅是南海维权斗争越来越严峻,南海维稳斗争更是越来越激烈。不能简单地把南海、黄岩岛、东海、钓鱼岛问题看成是维权问题、维权让位于维稳。而应海洋维权和维稳都要抓,这两手都要硬。

  《21世纪》:形势严峻表现在哪些方面?

  李庆功:我们海上面对的都是大国,如美国、日本等,主要是美国。小布什任美国总统的时候,就提出21世纪美国的“双重心”全球战略,在亚洲,就是要控制太平洋,依托美日安保条约,从而遏制中国,全面占据亚洲。美国显然已意识到,在陆上很难对中国下手,所以将“亚洲重心”的重中之重确定在海上。

  2.建立海上武警部队是海洋维权的当务之急

  《21世纪》:就“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个指导方针而言,现在搁置争议做得比较好,共同开发只是别人在开发,而“主权在我”似乎很少提起,在您的研讨中,是不是对此也有很强烈的反思?

  李庆功: “十二字方针”是20年前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来的一项对外工作方针,现在形势变了,对外工作方针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至少“争议”决不能再“搁置”了;“开发”不能求“共同”了;对所谓“争议”,我国不可再提了,因为南海九段线内的岛礁滩沙都是我国领土主权,不存在争议问题。“共同开发”也没有必要再提了,过去提“共同开发”是因为我国当时没钱、没物、没技术、没人才;现在什么都有了,而且技术、装备、人才都是世界一流的,决无必要再去求什么“共同开发”了。

  3.南海维权不能为睦邻所劫持

  《21世纪》:制定战略和执行战略是需要一个周期的,这样会不会造成战略机遇期的丧失,即使将来制定出海洋战略,也可能是滞后的?

  李庆功:我国非常有必要尽早、尽快制定国家海洋安全战略,制定国家安全战略。迄今为止,我国从未出台过国家安全战略,更谈不上我国海洋安全战略。应该说,这是我国战略意识不强的一个表现。如今,随着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安全问题的增多、安全威胁的多样,靠领导者个人的智慧和经验是远远不够了,需要制定一整套完备、完善的战略体系,需要有一套战略研究的班子为战略决策者服务,那就是智库。现在应是充分发挥智库作用的时候了。

  《21世纪》:南海的困境就是既要维权又要保持与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之间的矛盾?

  李庆功:现在看来,维权与睦邻已经成为一对难以化解的矛盾了,但这个矛盾是人为造成的。南海维权是维护我国的国家核心利益,周边睦邻是一个政策,绝对不可以让核心利益服从于政策。退一步而论,睦邻也有三个做法,一个是以实力敦睦,第二是以感情敦睦,第三是以外交敦睦。现在这三种手段都没有用够。除了谋略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个体制问题,也就是国家安全决策体制不顺,不仅没有一个统帅国家安全事务的决策实体,而且更未形成一套完整、完善、完备的决策体制。

  《21世纪》:是不是有人担心我们在南海使用武力会对中国和平崛起造成负面影响?

  李庆功:我比较同意和平崛起或者和平发展,但和平发展的前提是要有确保和平发展的实力和手段,否则谈不上和平。如果没有确保和平崛起的实力和手段,无论是军事、经济等实力,就谈不上和平发展。和平发展的潜台词是有充足的力量来确保和平发展,谁都不能撼动,这才能和平崛起,主导权在自己手中。

  中国需要尽快制定 国家海洋安全战略

  《21世纪》:就中国的海上力量而言,需要进行哪些能力建设?

  李庆功:在维护海洋战略安全方面,必须要有这样的几个大的举措:要有海上准军事力量,即海上武警部队。我国有必要建立由海军力量、海上武警力量、海上民兵预备役力量组成的三级应急作战体制和海上国防动员体制;大力开展“屯海戍疆”战略工程。把现在比较大的海上作业单位整合起来,仿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形成三个大的建设兵团:一个是油气开发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个是渔业开发生产建设兵团;再一个是矿业开发生产建设兵团。

  《21世纪》:还有其他具体措施吗?

  李庆功:针对南海战区,海军建设有必要进一步增强三个能力:一是海上作战能力,应加强这方面的演训,不断提高海上战斗力。二是海上远程投送能力,有必要将大型油轮或集装箱船改装成直升机航母,这种改装费用少,周期短,可以尽快生成战斗力。三是战略威慑能力,从发展趋势看,我国海军应成为战略海军,应成为一支战略力量,以其战斗精神、实战能力、先进的武器装备,对我国南海周边国家乃至域外大国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21世纪》:在南海问题的解决上中国一直主张双边谈判,但是周边一些国家都在将问题国际化、要求多边解决、甚至是国际仲裁,在这种解决思路不一致的情况下,军事解决之外,中国能否提出一个全新的能为各方接受的南海争端解决机制?

  李庆功:我们可以仿照“上合组织”的模式,建立一个“南合组织”,即“环南中国海国家合作发展组织”,六国七方共同参加,中国制定规则、掌握主导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