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收入”遮蔽高低鸿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1 00:59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李富永
在我国,所谓的职工“平均收入”,已经越来越偏离实际收入了。有的人高出平均线数以千百倍,除了工资外,还有分红、期权、股息等,而大多数普通人,则只有干巴巴的工资,而且还低于“平均收入”。
尽管有关人士曾予以解释,说“平均收入”并不只是直接到手的收入,还包括单位代扣的各类保险金等。但即便如此,大多数人还是感觉两者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经过人际之间的比较之后,发现其落差更如天上地下。不仅行业与行业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差别大,而且同一地区同一行业、同一行业不同单位之间差别很大,甚至同一单位之内,由于地位和岗位的不同,上下级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很刺眼。
国家统计局5月29日公布的2011年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就显示出错综复杂的差别。
首先,不同所有制之间差别不小:比如非私营单位职工为42452元,而私营单位为24556元;同样是金融业,非私营的是91364元,而私营的只有28664元。
其次,不同行业差别很大:在非私营单位,2011年年平均工资最高的金融业,年收入分别是91364元;最低的农林牧渔业为20400元。在私营单位内,也是一样的规律。
再次,不同职务、岗位和工种差别悬殊。如果再加上跨行业、跨地区之间的差别,那悬殊之大,几乎就是匪夷所思了。有的企业董事长年薪数以千万计,对于年薪一两万的农业职工而言,对于每月只有700元的黑龙江佳木斯勇救学生而致残的张丽莉而言,真是望尘莫及的天壤之别。
如果环顾世界,中国职工收入悬殊之大,是很突出的。
先比较一下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之间的落差。在我国,2011年城镇私营单位“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平均年薪只有11738元,仅相当于非私营单位42452元的27.6%,低于私营单位平均线24556元的48%。
而以德国为例,据新华社援引5月21日安永会计师等三家机构的报告称,德国今年就业者平均收入是23690欧元,而笔者5年前获悉当时德国最低月工资是1400欧元,即年薪16800欧元。最低工资相当于平均工资的71%。
收入悬殊差距过大的问题,即便是自由公平竞争的结果,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也要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平抑调和。而在我国,还不完全是公平竞争的结果。较多的是各种政策制度的结果。
比如中国的银行业,表面上看似乎是多家经营,但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官定的利差之高世界称最,于是,从业技术含量并不高的银行业,反成了中国收入最高的行业。难怪连美国人都呼吁中国利率市场化。类似银行官定高收入的,还有电网购销电价差过高等。
私营与非私营企业之间收入差别,既有政府对私企天生弱质、以及政府调控机制薄弱的因素,更因为国有经济在资源和政策等方面所占有的天然优势。缓解这两者之间的落差,一方面要落实公平竞争,进一步打破国企垄断,壮大私营经济;另一方面,对国企应开始实行最高工资封顶制度,对私企职工要落实最低工资保障。
除了经济体制弊端外,收入差距悬殊问题还源于民主机制发育不充分不完善。为什么高管工资高得离谱、隐形福利优渥泛滥?谁能监督和制约他们自肥的权力?显然,在普通职工不能监督制约、官员财产铁幕难启的情况下,指望单枪匹马的国资委,如同指头摁跳蚤,挂一漏万。
总之,缓解收入落差过大,除了长期历史自然形成部分短时间内难以扭转外,更多的因制度造成的部分,是可以通过改革尽快缓解的。这就需要拿出改革的勇气和智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