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5月多家券商双融业务获批行业竞争或加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1 01:2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李隽

  “融资融券的分步推进,不可避免地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和分化。资本雄厚、综合实力强的大券商取得了先机,而部分中小券商则面临优质客户资源流失,市场占有率缩小的尴尬处境。”东莞证券融资融券业务负责人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进入5月以来,多家中小券商的融资融券业务获得了批准。5月31日晚间,西部证券(002673.SZ)发布公告称,日前取得了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批复》,获准变更业务范围,增加融资融券业务。

  而在早前,5月11日、5月10日,东北证券(000686.SZ)和东吴证券(601555.SH)分别获得了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批准。5月9日,中信证券(600030.SH,06030.HK)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浙江)有限责任公司、控股子公司中信万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收到证监会关于核准融资融券业务的批复;5月9日,山西证券(002500.SZ)也称获得了证监会的相关批复。

  5月29日,证监会发布的《证券机构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及审核情况公示》显示,4月24日到5月25日期间,国金证券(600109.SH)、民生证券、广州证券、第一创业证券等20家券商的融资融券业务申请获得证监会受理,审核期限为45个工作日。

  对此,上述东莞证券负责人认为,融资融券业务分步推进将导致券商行业竞争加剧,而中小券商需要积极参与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从而加强竞争力。融资融券可以提升市场的交易量和资金周转率,将对利差收入和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有所增加,信用交易的利息收入也会为盈利作出贡献。

  而另一方面,融资融券会促使投资者理性程度的上升,这对于刚刚起步的投资顾问制度而言是利好。理性的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将倾向于寻求专业化的建议,融资融券可以与股指期货等投资品种组成多种投资组合,实现套利、避险、短期融资等投资目的,这有利于券商加快推动经纪业务盈利模式转型,由通道收费向服务收费模式的升级。

  东北证券认为,近日市场上融券业务有所增加,反映了投资者利用融券做空机制获利意识在增强,不过由于证券公司融券标的比较少,导致融券余额短期内很难大幅度提升。转融通业务的推出,可能会解决这一问题,对融券业务比较有利。而规模比较大的ETF成为融资融券标的,从而为投资者提供对冲、套利等交易的工具,可以构造更多元化的投资策略。

  平安证券则认为,未来套利收入对证券公司来说将非常重要,因为套利一方面为市场提供流动性,而不同市场之间套利收入,对提高市场效率、发现市场价格的作用很大,所以今后必然会增加。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