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温商财团50亿再冲玻璃门 金改区银行版图胎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1 03:0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伊琳

  温州商人这场密集爆发的银行梦,会否借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简称“金改区”)的东风成真?“我现在最急切的就是把这些门拆掉,把门框都拿掉,拆得彻底一点。”5月27日,贯以“敢于创新”著称的均瑶集团总裁王均豪在 “2012大连·中国经济论坛”上称。

  这仿佛代表着众多温州商人的一个梦想宣言,因为就在此前一日,中国银监会刚刚下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虽未提及允许直接设立纯民资银行,但表达了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的态度,温州商人俨然看到资本进入银行经营的突破口。

  资本联合冲刺

  不少温商将“金改区”视为一次重要的突破契机。

  这场由石家庄温州商会牵头、联合境内外商会开始筹建温州现代商业控股银行(简称“温商银行”)的行动,目前已有境内外11个商会参与,分别是北京、沈阳、广州、南京、厦门、深圳、义乌;境外的有迪拜、日本、德国、希腊等,抱团资本约为50亿元。

  义乌商会会长姜永忠是此联合行动的发起人之一,他说此设想也是在外温商响应市政府提出的“引资回巢”、“反哺故土”的一个实际行动。

  记者从上述商会提交给市政府的报告里获悉,拟组建温商银行的大致模式是,温商银行将是一家民营性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温州,以全国200多个温州商会为脉络铺设网点。

  4月10日,上述方案上报到温州市政府。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彪在4月18日已做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研究项目落实的意见,并主动与温商沟通协商。

  “国内筹办银行,并非有资本实力就够了。”一名金融监管机构官员称。

  的确,尽管设想十分美好,但在具体操作中,无疑还面临重重困难。石家庄温州商会名誉会长吕卫国今年长驻温州,成为该项目在温州的主要联络人,负责与不同部门沟通协调。

  吕卫国说,计划上交以来,他跑了好多部门,对于新批一家银行,这些部门认为有点不切实际。所以,他们后来上报方案时,把“新成立一家温商银行”改成了“改地方农村合作银行组建温商银行”。即便如此,目前仍未取得任何进展。

  市金融办、经合办等部门相关负责人曾给吕卫国提出建议,让他们先组建小贷公司,再逐渐转为村镇银行。但是在这12家商会的负责人看来,组建小贷公司甚至直接发起村镇银行,跟他们的初衷都有着很大距离。

  “我们的想法是成立一家为全国温商服务的银行,小贷公司算不上银行,村镇银行的辐射范围也太具局限性,实现不了我们的目标。”姜永忠认为,即便是参与农村信用社入手,然后进行股权变更、改制,也是一个过于漫长或变数颇多的程序。

  姜永忠说,组建温商银行的想法为时已久,但受政策限制,以前这个想法只停留在脑子里。今年初,世界温商大会召开,一批有着共同理想的在外温商梦想重启。

  实际上,这批温商中,部分人士的银行之梦早已萌动。比如姜永忠和希腊的一位温州商会会长此前就曾经谋划着在意大利收购一家银行,但最终搁浅。

  多年“银行梦”重燃

  金改区落地温州以来,准备筹建两家特色银行——科技投资银行与华侨银行,成为改革的一大亮点。其中,华侨银行是吸纳温州庞大的外汇储备,而科技投资银行则是引导闲置资金进入科技产业。

  筹建两大特色银行的背后,是温商民间资本的一次集结。而这次集结跟当地政府发展与提升区域经济形成了对接。

  记者多渠道获悉,筹建两家银行是此次金改的重中之重。其中之一是筹建科技投资银行,目的是吸收民间资本进入官方系统,并且资金分流到高科技领域。比如在产业区域容纳上,在瓯江口开辟了1500亩地用于创新园区建设,预计在今年完成规划设计。

  有官员认为,这实际上也是温州从传统的产业链低端提升、发展产业经济的突破口。结合相关产业,温州市拟成立总额为10亿元的“中国(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创新引导基金”。

  另外,一批华侨努力筹办的温州华侨银行,则比科技银行更早。根据地方政府部署,这批侨领资本联合筹办的银行目的是为了激活闲置侨汇,对接个人资金境外直投等等新政。因为,当地起码持续至今有10年之久,外汇储备处于全国的前5席,仅居于上海、北京等大都市之后。

  温商们认为,此次温州获批成为金改区,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正式提出了成立温商银行的设想。

  姜永忠说,目前,175万温州人在国内各大城市创办了超过3万家企业,在全国200多个地级市以上城市拥有温州人自己的商会;此外还有60多万温商遍布在国外,在世界各地建立了250多个侨团。以在外温商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温商银行,有条件在各地快速生根发展。

  广州市温州商会会长朱清国说,温商做银行并不是头脑发热。在外温商里有很多企业在做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类金融”企业,在金融领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中国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也是这批身怀梦想的民营企业家代表之一。2006年,南存辉的银行设想在其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的提案中被明确提出来。时隔数年,正泰集团都已经成功上市了,“正泰银行”之梦却至此未见出世。

  这些被现实挡在“玻璃门”外的温商,并没有气馁。多年来,温州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突围亦常有成功之举。如2004年1月,红蜻蜓、新湖集团等8家民企携3亿元资金入股温州银行,成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第一次大规模引入民资的先例。

  紧接着,2006年5月,温州银行完成第二次增资扩股,红蜻蜓集团、大自然房开等19家注册地在温州的民营企业入股。

  面对上述曲线进入银行的路径,姜永忠颇有信心地称,温州既然是金融改革试验区,监管部门在相关政策上肯定会有倾斜,有所突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