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深圳土改 另类土地确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2 07:11 来源: 中国经营网

  正是由于房屋所有人确权积极性不高,深圳从2007年开始尝试以土地二次开发的方式释放土地,并同时解决产权问题。

  5月25日,国土资源部、广东省政府宣布了对《深圳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的联合批复,该方案赋予深圳在土地管理制度上“先行先试”的权利,并围绕完善国有土地制度、深化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创新土地资产资本运作机制、创新土地二次开发利用机制等方面开展试点。

  外界有很高期盼的深圳新一轮土地改革终于拉开序幕。尽管社会各界对实施难度有所预期,但《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新一轮土改首先要面临的确权问题比想象中的还要困难,一方面,小产权房等土地拥有者几乎没有积极性;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难以从政策上为这些所谓的违章建筑正名。

  深圳土改,路还很长。

  小产权房确权遇冷

  风暴的中心异常平静。

  5月25日公布的《深圳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被外界普遍认为是深圳海量小产权房的天大利好消息,将可能给予小产权房法定权利。《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小产权房的拥有者根本对此不寄希望。

  “我为什么要去确权?”在树荫底下打牌的深圳宝安西乡社区原村民徐福临对深圳土地土改没啥兴趣,“确权后的房子只有几十年的年限,不确权却永远是我家的。有没有房产证,我每月都能收到两万元租金。”

  徐福临告诉记者,早在2001年、2004年深圳就曾两度制定政策给“违章建筑”确权,但实际去确权者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抢建。徐福临指着自家的三栋六层的楼房告诉记者,有两栋就是当时政府出政策给“违章建筑”确权时盖起来的。

  土改似乎并没有打动拥有土地的小产权房主。

  深圳另类土地确权

  关于小产权房确权问题,深圳的土地改革总体方案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却有着核心指导思想,即首先明晰权益,并结合土地二次开发模式,丰富土地确权方式,探索权益实现的多元化。

  正是由于房屋所有人确权积极性不高,深圳从2007年开始尝试以土地二次开发的方式释放土地,并同时解决产权问题。

  正是由于房屋所有人确权积极性不高,深圳从2007年开始尝试以土地二次开发的方式释放土地,并同时解决产权问题。

  影响 上市公司“概念狂欢”

  对于A股深圳板块的上市公司来说,被誉为“里程碑式”的深圳第二次土地改革,无疑是一次饕餮大餐。而前海新区的“先行先试”则拉开了这场资本盛宴的序幕。此次土地改革以存量土地盘活为主线,不少上市公司的工业用地都被纳入城市更新规划中。

  土地性质的改变意味着巨额的收益即将体现在财务报表中,而业绩的增厚则与股价正相关,只不过,屡受追捧的深圳本地股则成为资本的游戏,大幅上涨后高位跳水成了这些受益股的必然结局,股民戏称炒作深圳城市更新概念犹如“坐过山车”一样惊险。

  “老瓶装新酒,资金炒作深圳本地股的‘二次土改’概念从2009年年底就开始,彼时深圳刚刚公布深圳城市更新规划,此后至今,这个概念屡次被资本利用,这一次深圳正式公布土地更新细则,导致受益股再次上涨。”对于深圳城市更新概念股的宽幅震荡,深圳一位房地产行业研究员认为,短期内炒作概念太过浓厚,但从长期来看以城市更新规划为基础,深圳前海实行先行先试,“算是盼来了实质性内容”。

  深圳土改与公平无关

  此次深圳二次土改方案设计,是否让原住民享受如此高额的增值收入成了争议的焦点。岗厦村拆迁补偿方案公布后,全市城中村违章加盖房子的案例骤然增多。但也有学者认为,岗厦村地理位置有着天然的优势,而且具有不可复制性。其后深圳的城中村改造,确权的违章建筑差异甚大,有些以2003年为限,之前修建的房子拥有合法权益,之后修建的没有权益或者只有部分权益。又有些以人口面积为区分标准。

  有学者曾质疑,这种以谈判实力为确权依归的方法,会造成社会不公。但事实是,深圳二次土改的初衷就与公平无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