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伊梅尔特的筹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2 08:00 来源: 华夏时报

  程凯

   伊梅尔特一定没有想到这件事,就在他坐在GE中国创新中心开幕典礼现场时,一架战斗机在头顶上呼啸而过,在短短十几秒中内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而据成都市市长葛红林的目测,那应该是一架“歼10”,成都高端制造能力的最突出的象征。

   典礼的时间是5月30日。5月28日,新华社发布了一则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这是一个巧合吗?是,也不是。

   作为世界上最有名气的董事长之一,伊梅尔特2010年11月到过一次北京,对外宣布未来3年内将投入超过20亿美元,拓展GE在中国的技术创新中心,并和更多中国公司建立新合资企业。成都中心只是成果之一。

   《地平线》专栏很少提及企业,但当时还是用“伊梅尔特的中国攻略”做了标题,为的是提醒大家关注,像GE这样的企业,投资的目光会放在什么地方?几十亿美元的真金白银,砸下去至少也得听出一个响来。

   不少基金经理每天都在研究产业政策,口口声声说要长线投资,但每一笔投在股市上的钱都不可能像投在创新中心一样长线。结果,到了后来我们发现,往往大企业对中国的产业政策和未来的经济走向把握得更准确。

   其实也没有什么准不准的,他们只不过习惯把握大方向不搞小聪明而已。

   2010年让伊梅尔特感到兴奋的是“十二五”规划,他兴奋地意识到GE的特长与这个规划很契合,比如新能源、先进制造业、医疗卫生改革和发展清洁能源技术。今天这个成都创新中心要做些什么?初期有不多不少四件事:基础医疗、页岩气开发、高端制造、新一代电池。

   2010年“十二五”规划就出了,伊梅尔特的中国攻略也成型了,今天伊梅尔特的筹码还是这个规划。当中国经济由于各种外因内因出现减速迹象时,无论是继续“铁公基”大建设,还是搞新兴产业规划,还是强调“实现发展战略目标最根本靠科技力量”,这些机会都还在筹码之中。

   我们不知道明年后年的机会在哪里?但这个创新中心的四个方向在今后5年10年的成功概率很大。基础医疗、页岩气、高端制造、新电池技术,时间会检验这些新方向。还记得2010年的北京,伊梅尔特提及了GE和中国南车的合作,有意思的是在2011年高铁事故突发之前,资本市场上高铁板块一直都是表现最抢眼的风景。这又是一个巧合?是,也不是。要知道伊梅尔特在成都又提及了“过去几个月里,我们和中国行业领先企业一起组建了好几个重要的合资企业”。好了,这只是一个玩笑,大家千万别当真!

   GE的筹码其实都是明牌,只不过实业投资必须是长线的、不得不拿得住的!

   其实,还有一个巧合。为了稳增长,目前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正在加快,这被外界认为是一轮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但也就在5月30日当日,新华社等媒体以及国家发改委、地方发改委还有银行系统,都传出了不再重复“4万亿”老路的信息。

   而对此伊梅尔特的口风也是出奇的一致。就在当天有记者问道GE作为一个基础设施公司在刺激计划中是否可以有所作为时,他的回答是:“我们不太清楚政府的投资刺激计划,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基础设施公司,在能源和交通运输领域我们毫无疑问会做得更多。”伊梅尔特这样的回答是非常的谦虚和谨慎的,因为就在之前的开幕式致辞中,他还刚刚透露了前一天他和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会面。

   挖了这么多细节,找了那么多端倪,不仅仅是为了找投资机会,更是为了把握一些行业成长方向,甚至是中国经济未来5到10年的发展脉络,从微观看宏观往往更靠谱。

   除了行业方向,还可以有地域选择。GE的筹码不仅是一个创新中心,还把这个创新中心放在了成都。它自己的说法是,这是中国西部市场的大门,其实,西部还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一扇门。

   成都市市长葛红林开玩笑说,他当了这么多年的市长一直盼着见到伊梅尔特,终于把伊梅尔特给盼来了,伊梅尔特则回应说葛市长是标准的GE市长,以说明通用电气和成都缘分不浅。其实,双方相见甚欢的原因,不仅是GE为成都这个中心投了8000万美元。葛市长希望GE不仅在成都搞创新中心,还能像富士康把苹果三分之二的平板电脑引进成都生产一样把GE的制造业也搬到成都来,创造更多就业,创造更多产值。葛市长说政府的服务水平早已经升级了,从服务企业到了“伺候”企业。什么时候?中国制造都搬到西部去了呢!

   还有,那架歼10真的只是一个巧合吗?(作者为本报编委)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