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产业转调促文登登高 传统产业做强存量新兴产业做优增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3 23:04 来源: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王迎波 贾瑞涛 文登报道

   5月的文登南海之滨,凉风徐徐,海浪滔滔。与丝丝凉意形成反差的是,文登举全市之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决心从未如现在这般炽热。

   三大传统产业膨胀升级,出口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南海新区新兴产业加速集聚……一系列密集动作显示出文登迫不及待谋求崭新跨越的决心。

   “文登的发展优势在工业,潜力在南海,要实现全面发展靠项目。所以文登必须突出工业带动,以工业带一产、促三产。这是我们的定位,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路子。”通过近期外出考察和学习,文登市市委书记张竞和她的同事们对文登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更坚定的信心。5月22日上午,张竞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文登将工业作为转调的重点,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时不我待的危机感

   “不对比,不知道差距。”4月上旬,张竞率领70多人的企业家队伍,分别到招远、诸城、胶南等地考察。他们发现,一些曾经差不多甚至不如文登的县市区,如今已经呈现出良好态势,这让他们的危机感油然而生。

   据文登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王肇刚介绍,今年1至4月,在机电工具、汽车及零部件、工艺家纺这三大优势传统产业中,有些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接下来的形势或将更加严峻。

   在张竞看来,文登的优势和劣势都很突出。比如,文登的企业产业基础很好,手动工具、工艺家纺等产业在国内首屈一指,曲轴、活扳手在中国甚至世界都是第一。但这些项目仍然只是停留在细分市场上的一个环节、一个部件,还要受制于人,产业链规模小,没有大的龙头。

   文登的决策者已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提出,一方面,传统产业做强存量,推动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由自我积累、滚动式发展向资本运作、跨越式发展转变,延伸产业链,加快打造一批50亿、100亿企业,带动三大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迈进;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做优增量,重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三大产业,形成规模效应。

   “要通过工业的发展,聚人气、聚物流、聚服务,从而促进农业、文化、旅游和养生等产业发展。”张竞说。

  从单一外向型到内外销并重

   文登工艺家纺规模全国第一,但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涨的人力成本正在使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日渐衰弱。 

   “一直以为国内知名的南方企业肯定规模很大,实地考察后发现,他们的企业规模比我们小得多,只是品牌做得非常响。”艺达家纺党委副书记张鹏超感慨地说,以前因为品牌意识薄弱,导致加盟商对其产品信心不足。

   后来,艺达家纺将产品展厅从几百平方米扩至1万平方米。并从2002年开始引进高端设备,至今已拥有61台世界最先进的飞梭电脑绣花机,为全行业最多,每台机器可代替工人300名。通过坚持扩大内销,目前其内销比例已达40%。

   正是由于早做打算、提前转型,在严峻的出口形势下,艺达家纺没有像其他家纺企业那样举步维艰,而是以“好产品、大众价”的理念逐步打开了国内市场。

   王肇刚告诉导报记者,面对严峻的出口形势,以前全部依靠外销的文登家纺企业纷纷“瞪大眼睛”着手开拓国内市场。

  创新推动产业升级高端

   文登的另外两大产业集群,机电工具、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同样面临着转调压力。

   在文登决策者眼中,这些产业都是全球细分市场的排头兵,不是不强,而是不够大,急需升级膨胀,开发系列产品,形成更强的带动和辐射能力。

   天润曲轴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曲轴生产企业。5月中旬,天润曲轴的“基于高载荷工况的球墨铸铁关键制造技术”获山东省重大节能成果奖。据公司副总经理刘红福介绍,去年他们投资7000万元新上的胀断连杆二期项目生产线已进入小规模生产阶段。与传统的锯断连杆相比,它具有成本低和安全性能高的优点,目前在国内也只有天润曲轴掌握这项生产技术。

   文登市科技局局长邓志坚告诉导报记者,通过产学研结合和技术创新,新兴装备制造业开始兴起,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异军突起。

   邓志坚表示,目前,文登已建起33个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两个院士工作站和两个博士后工作站,成立了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智能工具等8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有500多家企业与60余个高校院所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依托这些科技平台,文登研发新产品2000多个,引进新技术1700余项,解决技术难题3000多个,成为全省惟一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双过千”县市,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

  南海崛起蓝色新城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国家级战略规划,为文登的发展掀开了崭新一页。先行一步的威海南海新区,已经成为文登、威海的新兴增长极。

   “尽管我们的三大传统产业产值目前仍然占到七成以上,但新兴产业将是我们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王肇刚说。

   23日,导报记者穿梭在南海新区,太阳能光伏光热设备、风力发电机、风机塔筒、锂电器隔膜材料……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坐落于此。在这片昔日的盐碱地上,“滨海度假胜地、蓝色产业新城”的图景已经初具雏形。

   黄海湾畔,南海新港5000米引堤蜿蜒入海。文登交通运输局南海新港建设指挥部管理员刘军利告诉导报记者,205米×300米的围堰就差中间的一点没填实,水深已超过7米,一期两个万吨级泊位即将投入运营。

   据南海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年刚介绍,南海新区坚持产业集群化发展,把海洋新能源、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制药、临港生态化工、海洋运输物流、海洋科教创新等新兴产业作为今后的发展重点。目前,已有15家世界500强企业及上市公司进驻,其中新能源产业已有韩国现代重工、大唐风电、龙江重工等6家企业落户,相关上下游企业也在此聚集,总投资超过60亿元,一条覆盖风能、光伏、光热的新能源产业链逐步形成。

   “必须从‘要项目’转向‘选项目’,抬高门槛择商选资,全力引进好项目、大项目,不断增强项目引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南海新区党委副书记王新华表示,“我们有土地的优势、港口的优势,下一步我们要围绕突破战略性大项目、适合南海的蓝色高端项目做定向招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