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原创设计集结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8 01:5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63个原创品牌齐聚6000平方米的设计公馆,能否吹响中国设计师进军消费市场的号角?

  陈琳 宋敏

  上海的销售渠道有了着落,计师潘杰心中的大石头也算落了地。之前,他的“观唐”景观家具只有杭州一家专卖店,市场前景颇受局限。

  “‘观唐’是个很好的品牌,设计师有想法,每年都在定期推新品。但在一线城市没有专卖店终归是个硬伤。”一位设计师同行说,像“观唐”这样只有一家专卖店的情况,在中国原创设计圈内还不算糟糕。徐明的“明合文吉”、吕永中的“半木”等诸多原创品牌,甚至都还没有建立正儿八经的销售渠道。经过数年成长的中国原创家具品牌,都在摩拳擦掌准备进军消费市场,但落地无门却成了整个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种窘况终于在最近有了改变。今年4月中旬,上海吉盛伟邦国际家具村的设计公馆正式揭幕。除了潘杰的“观唐”之外,入驻设计公馆的原创设计,还包括侯正光的“多少”、朱小杰的“澳珀”、郭锡恩和胡如珊的“设计共和”、广州美院设计团队等。6000平方米的设计公馆,目前一共容纳了63个国际、国内的原创品牌,一大批国内设计师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窝”。

  这个专门为原创设计师们打造的商业平台,是否预示着中国原创家具的市场化将由此开启?

  冒险者的先行实验

  多数原创设计和市场还有着相当的距离,是行业内不争的事实。

  “设计作品好不好,不能光靠业内和媒体说了算,被市场接受才是最终标准。”吉盛伟邦家具集团市场总监吴玉奇透露,设计公馆开业不到两个月,侯正光的“多少”系列家具已取得30万元的订单,销售势头出乎意料的好。

  良好的市场反响,来自侯正光的先行实验。在入驻设计公馆之前,他已经接受过小规模的市场化检验,对原创设计和市场之间的距离进行了摸底,并对设计作品作出改进。

  侯正光是国内第一批原创设计师,也是最早将品牌投入市场的先行者。“当时,我们是以一种无知无畏的状态进入市场。”2009年,侯正光的“多少”品牌创立两年之际,拥有了一个100多平方米的专卖店铺。

  “之前我们总说,要用设计给中国消费者上一堂美学课,慢慢矫正他们的家具审美观念。结果发现,这完全是设计师的一厢情愿。”侯正光说,之前,他和设计师团队以一种浮躁、自负的心态面对市场。他们按自己的审美和想法,在店内摆放了多件单品,让店铺看上去更像一个美学概念的展览厅。

  但多数客人进入店铺的第一反应是摸不着头脑。“孔雀凳”、“皇帝的新衣”、“老毛油灯”,这些受到业内和媒体好评的创意家具,并不能让普通消费者很快接受。偶尔有几个看懂的,又会进一步提出要求:“这些单品买回去该怎么配?你们是否有配套的其他单品?”遇到这些问题,侯正光一度无言以对。

  “有些作品在店里摆了几个月甚至一年,都无人问津。”不尽如人意的销售额让侯正光十分挫败,“国内消费者购买家具的习惯还是倾向于大卖场。既然决定走上这条路,就得摸清这里的规律。消费者的意见代表了市场的规则,我们必须多多听他们的意见,看看自己和市场之间到底差了什么。”

  于是,侯正光和他的设计师团队开始对消费者进行调查,问题很简单,却直接洞悉消费者购买时的细微心理。之后,他们将信息反馈汇总到设计部门和打样工厂,对“多少”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以前,我们对大衣柜这类难以在设计上出彩的东西有点不屑一顾,进入市场之后,才知道衣柜对消费者来说很重要。”把配套的家具一一做出来的同时,侯正光和设计团队还对家具的材质和表面处理做了大幅度调整。“经过商议后,我们只选用胡桃木,复杂的表面处理大幅度删减。单一的实木,加上单一的表面处理,做到最好的性价比,才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

  经过三四个月与市场的磨合,询问产品材质和价格的人多了起来,店铺也陆续接到订单。侯正光坦言:“进入主流卖场,就像遇到了一块试金石,对我们做原创品牌的起到了很强的催化作用。”

  仅仅开花,尚未结果

  侯正光的成功实验,引起不少设计师的兴趣,他们纷纷要求分享经验。此刻,吉盛伟邦也隐约感觉到,为中国原创设计专门辟出家居馆的时机应该成熟了。

  近几年,中国国际家具展等国内重要的家具展致力于主推中国原创设计。今年,作为策展人的中国原创设计师朱小杰带着80把中国原创坐具,以浩大的声势参加了米兰国际设计周。中国原创设计的声誉可见一斑。但由于缺少常规卖场的渠道支持,市场化对中国原创设计来说总是雷声大,迟迟见不到雨点。

  在入驻吉盛伟邦前,侯正光曾将自己的办公室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工作室,一部分则作为展示区,兼具售卖家具设计的功能。在原创设计师的圈子内,这种做法依然盛行。北京的吾号、上海淮海中路的红坊、洪晃创办的薄荷糯米葱等店铺,虽有零星出售中国原创家居作品,但多数店铺都以软装家居用品为主,很少见到有实木、大件家居成套出售。

  “和很多同行交流时,彼此都有这种感觉,自己在市场的外围放冷枪,很难去证明一些什么。”朱小杰说。同时,圈内人士还有这样的共识——中国还没有出现过国际级的设计大师,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原创设计的市场化“难产”。谁来推一把中国原创设计,破除最关键的市场瓶颈?

  筹划设计公馆,让吉盛伟邦成为第一个尝试中国原创市场化的商业卖场。为了使设计公馆的外观、环境和气场,与原创家具作品对位,吉盛伟邦延请设计共和团队操刀场馆设计,前期硬件投入达到600万元。“我们很清楚,从短期来讲,设计公馆的收益微薄,甚至可能没有收益。”吴玉奇表示,设计公馆目前最大的作用,一是形成原创家具的集中地,二是让中国家具产业和原创设计形成共赢。“我们发现,中国原创家具品牌急需优秀的工艺师,就是把设计师构想以最低成本送上流水线的人。国外设计品牌都有几个拔尖的工艺师坐镇。”家具村中每天都有国内国外各个工厂的一线工作人员往来参观,说不定哪天就会为设计师们找到合适的制造商和工艺师。

  不少设计师在设计公馆里率先尝到了市场化的甜头。侯正光的“多少”、朱小杰的“澳珀”零售成绩都相当不错。潘杰的“观唐”景观家具,适合超大面积的公寓、别墅,因此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受到一定限制。通过设计公馆的平台,“观唐”已经在两个月之内吸引了不少国外代理商,打开了国际销路。

  设计公馆并非无忧无虑的天堂,这里同样遵循优胜劣汰的商场法则。“我们以半年为观察期和考核期,如果销售成绩欠佳,我们会考虑更换另外的原创设计品牌进驻。”吴玉奇说。

  “设计公馆的创意是个很好的想法,让设计师抱团在一起,影响力会大一些。对中国原创家具的市场化来说,这只是开花,还没有结果。”侯正光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