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时评:货币政策不宜过度宽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1 01:35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评论员阮修星

  上周四晚,央行出乎意料地宣布降息,此举被一部分人士视为“大利好”,甚至被看作是中国进入降息通道的信号。而上周末国家统计局发布的CPI和PPI数据似乎进一步佐证,通胀压力的减弱为货币政策在“稳增长”方面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操作空间。

  对此,我们更多地表示一种理性的谨慎。央行的举动和5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均暗示,实体经济疲软程度超出市场预期,二季度中国GDP增速低于8%是大概率事件。在这种情势之下,通过降息刺激市场的需求和投资,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让我们担心的是,宽松货币政策的通道一旦打开,后续央行可能将继续进行降息、降准和公开市场操作等组合调控。倘若如此,那么中国货币政策无疑将重回宽松。而过度泛滥的流动性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上周五,A股高开低走对加息并不买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资本市场的担忧。

  当前,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市场上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而是市场需求的不足。5月PPI数据的持续走低,反映出中国庞大生产能力相对民众有限消费能力的过剩。因此,当前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采取有力的措施扩大市场的有效需求,而非盲目地刺激,否则只会使矛盾进一步加剧。

  在此前的多篇评论中,我们一再提醒,在“稳增长”的手段选择上,要慎之又慎,不能重走4万亿投资的老路,并且要严防流动性的再次泛滥、坚持楼市调控和经济结构调整。尽管目前实体经济形势比预期要严重一些,但我们认为,总体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上述几条红线依然不能逾越。

  回到降息,虽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发挥刺激市场的作用,但对当下的中国来说,显然不是根治问题的最佳良方。降息传递出的货币政策调整信号,及其释放出来的巨量流动性,对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中国经济和调控关键期的中国楼市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如何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找到平衡点,无疑考验着各级政府和相关决策部门的智慧。

  不过,就此判断中国货币政策将大幅开闸还为时尚早,而大幅的经济刺激计划则更非明智之举。考虑到2008年流动性泛滥带来的通胀之痛才刚刚缓解,相信决策层和监管层不会如此短视,“好了伤疤忘了痛”。因此,我们判断,目前货币政策的调整,可能更多地是“边走边看”,根据市场的最新情况,不断进行微调。

  其实,目前更为明智的选择是,继续高悬降息、降准的“靴子”,留给市场预期和后期政策操作的空间,但不要轻易地就掉落下来。监管部门应该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财税手段上来,比如通过大规模地减税刺激实体经济的繁荣,等等。对于“稳增长”而言,监管层在财税手段上的选项仍然很多、操作空间也很大。

  虽然强调了很多遍,甚至已经引起了一些人士的反感,但仍需强调的是,面对经济增长的压力,通过改革促进经济的增长,通过放松管制、激活民营经济的活力,要远比依靠超发货币、巨量的投资来拉动好得多。当下,决策层和监管层急需为以下几件事情找到答案:如何深化并落实好“新36条”及其实施细则,激活民间资本的创富活力;如何通过加快分配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源头上扩大内需的动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