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邮储行长陶礼明被双规已证实 调查或因违规贷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2 10:32 来源: 中国经营网

  6月11日,传邮储银行行长陶礼明被“双规”,11日下午,邮储银行发公告确认行长陶礼明被调查之事。

  邮储行长陶礼明被双规已证实调查或因违规贷款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6月11日,有消息称邮储银行行长陶礼明被中纪委“双规”,同时还有邮储银行多位中层被带走协助调查。11日下午,邮储银行发公告确认行长陶礼明被调查之事。

  邮储行长陶礼明被双规

  6月11日消息,媒体报道称,邮储银行行长陶礼明已被中纪委“双规”,同时还有邮储银行多位中层被带走协助调查。

  据人民网6月11日消息,银监会人士证实,邮储银行行长陶礼明已被中纪委“双规”,同时还有邮储银行多位中层被带走协助调查。此消息已于上周四在邮储银行的母公司中邮集团通报,同时通报被中纪委双规的还有中邮集团子公司中邮信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志春及另一位高管。

  据东方早报消息,陶礼明应出生于1953年,现年59岁,其身份证号隶属于北京市。据媒体报道,陶礼明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于2007年3月出任邮储银行行长一职,之前任邮政局储汇局局长多年。上海证券报等报道称,曾经在央行研究局工作过;外界对于陶礼明的评价包括:很瘦、谨慎、精明、低调。

  官方资料显示,陶礼明最近一次露面应是在5月16日。当天,邮储银行与中国华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而财新网11日报道称,“有关他公开露面的最后一次消息,是6月1日,有人在微博(http://weibo.com)上称刚刚在邮储的一个内部座谈会上见到陶礼明”。

  据第一财经日报消息,公开资料显示,陶礼明曾任邮政局储汇局局长,自2007年3月20日起担任邮储银行行长一职至今,可谓是该行元老级人物,也是该行改制的全程重要参与者。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加盟邮政系统之前,他曾供职于中国银行。

  虽然目前各方面对陶礼明协助调查的具体原因守口如瓶,但有媒体推测其与“违规贷款”有关。

  此外,媒体称同时协助调查的张志春还有另一职务,系中邮集团子公司中邮信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而陈红平涉案,亦引发问题出在银行业同业业务的猜测。

  6月11日,传邮储银行行长陶礼明被“双规”,11日下午,邮储银行发公告确认行长陶礼明被调查之事。

  一名财经分析人士推测称,邮储银行此案可能与近两年宏观调控的大背景有关。从“4万亿”时期的大放贷,到去年的大紧缩,在这一松一紧之间,很多问题就被凸显出来了。尤其在2011年信贷资源比较紧缺的情况下,银行之间的寻租、银行高管的权力就会显示出来。

  据媒体报道,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3月20日,是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组建的商业银行,是中国邮政集团100%控制的国有独资银行。该行股改于2011年12月31日获批,注册资本为450亿元,2012年1月21日正式更名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但其依然是中国邮政集团100%控股,尚未引入战略投资者。

  截至2011年末,邮储银行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元,同比增长23%,与2007年成立时相比资产翻了两倍多。成为国内资产规模第六大商业银行机构,仅排在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之后。 去年末,该行不良资产率为0.06%,非信贷资产和批发贷款继续保持零不良;贷款不良率相对较低,年末为0.34%。

  邮储银行证实陶礼明被调查

  据人民网6月11日消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1日发布公告证实,邮储行长陶礼明因个人经济问题正在协助有关部门调查。

  据第一财经日报消息,6月11日下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母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分别发布公告称,中邮集团党群部主任张志春、邮储银行行长陶礼明及邮储银行资金营运部金融同业处处长陈红平“因涉嫌个人经济问题正在协助有关部门调查”。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近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陶礼明、资金营运部金融同业处处长陈红平因涉嫌个人经济问题正在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在此期间,本行的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不受影响。

  据6月11日媒体报道称,陶礼明被双规与违规贷款有关,涉及到若干笔贷款和银行资金业务。而在公告中,邮储银行称陶礼明及陈红平被调查的原因,为“涉嫌个人经济问题”。

  上市计划或受影响

  据每日经济新闻消息,有邮储银行内部人士认为,陶礼明如果最终被证实有问题导致人事更迭,可能对邮储银行的上市计划产生较大影响。此前有消息称邮储银行计划于明年初上市,但邮储银行未就上市一事对外界有过公开回应。

  6月11日,传邮储银行行长陶礼明被“双规”,11日下午,邮储银行发公告确认行长陶礼明被调查之事。

  在银行资产方面,自2007年邮储银行成立以来,全行资产已近4万亿,资产规模仅次于五大行和国开行,存款余额约为2.8万亿元。

  据了解,今年2月27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更名,意味着迈出了上市第一步。按照当时发布的公告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于2012年1月21日依法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其更名目的显而易见。

  上述邮储银行人士称,邮储银行上市的具体时间表还没有,但要在集团的另一块资产速递物流上市之后才能正式启动。

  据了解,中国邮政集团旗下的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登陆主板的申请在5月已经过会,成为了国内快递业务的上市第一股,也为邮储银行的上市做好了铺垫。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陶礼明遭遇“双规”可能会引发高管变动,进而打乱邮储银行的上市计划。

  据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中关于发行股票主体资格条件的相关规定,发行人的生产经营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符合国家产业;发行人最近3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要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

  陶礼明简历

  据凤凰财经消息,陶礼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从2007年3月20日,陶礼明担任邮储银行行长一职至今,他曾任邮政局储汇局局长,公开资料中没有他简历方面的更多信息。邮储银行上上下下对他的评价,仅一个词,即“低调”。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这里正式挂牌成立,中邮集团总经理、邮储银行董事长刘安东以及行长陶礼明等高管也首次悉数亮相。陶礼明很瘦,但是通过其言行,却不难发现他的谨慎和精明之处。

  盘点邮储银行组建历程

  1986年: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国务院批准邮政部门恢复办理储蓄业务,并在原邮电部和各省(区、市)邮电管理局内设置了邮政储汇局,对邮政储蓄、汇兑等项金融业务进行管理。

  1986年到1989年:邮政储蓄依托邮政的网络设施,为中国人民银行代办储蓄业务。

  1990年:邮政储蓄由代办模式转变为自办模式,邮政储蓄资金全额转存人民银行,双方协商确定转存款利率。

  6月11日,传邮储银行行长陶礼明被“双规”,11日下午,邮储银行发公告确认行长陶礼明被调查之事。

  1993年:邮电部向国务院报送《关于恢复组建邮政储金汇业局的请示》,正式提出组建邮政金融机构的设想。

  1997年:国务院第144次总理办公会议原则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邮政储蓄汇兑管理体制改革的请示》,并确定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实施方案。

  1999年:温家宝副总理主持会议,研究邮政储蓄汇兑体制改革方案,原则同意人民银行上报的改革方案,并要求人民银行抓紧拟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章程。同时,经国家邮政局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邮电部邮政储汇局”更名为“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

  2003年:国家调整邮政储蓄转存款政策,邮政储蓄转存款实行新老划段,新增资金由邮政储蓄机构自主运用。邮政储蓄机构可从事债券投资和协议存款业务,标志着邮政储蓄机构开始资产业务的市场化经营与管理。

  2005年:国务院印发《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按照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加快成立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2006年:国务院领导批准银监会上报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筹建方案》。银监会批准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筹建期为6个月。

  2006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正式批准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全资方式,出资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

  2008年7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国分行以下分支机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编辑:海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