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张晓玲:房价预期与制度变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1 02:3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张晓玲

  作为一个从事了7年房地产报道的记者,我对楼市的预期趋势满怀忧虑。

  它让我想起2009年。那是许多未买房的“屌丝们”的噩梦。当然,更是许多人的盛宴。那一年,北京的某些楼盘单价日涨数千,售楼员用“房产保值增值”吸引顾客,一些原本单价1万多元的普通住宅,华丽丽地变身为豪宅,单价直冲到3万多元。

  那是四万亿投资的恶果之一。而目前这一轮上涨,同样与货币因素直接相关,虽然降息不是针对楼市,但降息仍是最大的触发点,它引发了市场预期的改变。而在此之前,多次下调存准金率以及房贷利率优惠,已经让“刚需们”迫不及待地入市。

  由于统计数据的滞后性,目前还不能从主管部门的官方数据中看到这种上涨,但草根调研和一线代理机构的数据表明,北京二手房价格从一季度的低点到目前已上涨约10%。多个新楼盘停止打折降价,有的甚至上调售价。深圳、广州、上海等城市也有楼盘暗暗涨价。

  地方政府频频放水,也是此轮回暖的关键助推因素。1-5月份,地方土地财政大幅缩水,公积金贷款调整、户籍政策放宽等微调政策纷纷提上多个城市的日程,个别城市甚至出现限购松动的案例。

  尽管近期央行、银监会、发改委、住建部等连番出面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但似乎阻挡不了市场的洪流。成交量的大幅增长背后,是刚需们不无恐慌的心态。

  央行的调查显示,虽然近七成的人们抱怨房价太高,但下半年打算出手的人数却变多了,显示市场对于调控的信心正在丧失。

  这背后的大逻辑是,在当前实体经济放缓的阵痛之下,中国正在像过去那样想要通过房地产刺激经济增长,因此房地产调控不可能再从严。

  诚如任志强所言,影响楼市的根本因素在于货币和土地政策。这两项不改变,调控难保再次沦为“空调”。但从目前来看,这两项暂时没有大的改变,流动性继续宽松,甚至有分析认为,6月份新增贷款将再次超过1万亿。

  作为房地产调控的核心部门之一,住建部当前的应对之策似乎就是“限购从严”,但这种表态在当前预期已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所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房产税作为另一种对冲机制,时时被提起。但截至目前除了上海和重庆的试点之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措施。

  5、6月份的量价齐涨,还会持续吗?说实话我暂时看不到有被狙击的可能。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过去多年房地产调控的着力点放在房价上,本身就错了。应该做的是,要调整调控着力点,建立促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从根源来讲,需要地方政府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改变依赖投资拉动的经济模式。

  显然,这已经不是房地产业本身的问题,而是与GDP增长模式、中央地方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城市化发展路径等宏大问题相关了。

  看来,要狙击高房价,需要决策层下大决心,进行根本性的体制变革,才能改变“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