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萍:牛奶行业产品质量危机亟待解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0 17:25 来源: 中国广播网中广网北京6月2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浙江一家公司生产的进口奶牛乳制品近日正式向市场推出,这是这家公司从澳大利亚采购进口优质奶牛后专门开辟生产线生产的乳制品。这家公司去年从澳大利亚进口了400多头奶牛,空运回国,总费用在2000万元左右,平均每头牛接近5万元,比国内的同龄奶牛价格高6倍多。而它生产出的牛奶,售价也比同类产品贵一倍左右。
有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中国进口了差不多25万头小母牛。仅在去年一年,我国就花费近16亿元人民币进口了10万头小母牛。随着我国进口奶牛需求的增长,全球范围内的奶牛价格也在上涨。目前一头进口奶牛的平均价格在2.8万~3万元之间,而在5年前,这一数据在1.5万~1.6万之间,5年来价格翻了一番。
从这一系列数据来看,深陷信任危机的中国乳品企业,正在试图通过引进洋奶牛提升乳品质量,赢回消费者的信任。但是,这是一条可行之路吗?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对此做出评论。有专家说,美国这几年砍掉了几百万头牛,但是牛奶的总产量反而增多了,奶牛的单产已经在9吨到10吨之间,而我国待产牛每年的单产量大概在5吨左右。但从目前来看,我国花重金直接引进洋奶牛越来越多,我国的奶业为什么在改良种牛和提高奶产量的道路上总是裹足不前?赵萍认为有三方面原因。
赵萍: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改良牛种需要我们在生物技术研发方面有特别超前或者较先进的能力。因此,我们在优良牛的品种以及牛的胚胎、牛的精液提取等方面都要求比较高,目前我们还很难达到。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市场需求量很大,但是养殖技术还没有位居世界前列。
第二,从产业发展来看,引进优良品种以及相应的研发投入都需要较高的资金,而我们目前养殖的产业,小农户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这种情况下,小农户没有这样的资金实力购买优良品种和引进国外奶牛品种。
第三,好的奶牛能产出优质的牛奶,也和相关技术、饲料有关,而国内以圈养为主,放养草的品质还有待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来提高奶牛的饲料的品质。
有观点认为,解决中国奶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奶源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应该合理发展缺少奶源、有空白点的地方,比如说在南方地区发展一些奶源地。而不是一直扶持发展过剩的北方八大奶产区。这种观点有道理吗?思路是不是可行?赵萍:我认为对于我国的供求结构而言,降低流通成本,使老百姓喝到又便宜价格又好的奶粉,这是其中一个方面,但是不是最重要的方面。
赵萍:我认为对于我国的供求结构而言,降低流通成本,使老百姓喝到又便宜价格又好的奶粉,这是其中一个方面,但是不是最重要的方面。
目前之所以市场需求有所缩减,是因为老百姓对牛奶的产品质量担忧问题没有解决。合理规划布局,更多的是想使供求结构在地域上和数量上平衡,没有直接关心到产品的质量问题。因此,解决当前牛奶行业产品质量危机才是解决全行业发展首要关注的问题。提高奶牛的品质、改善牛的品种,提高产量,这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进口奶牛对于改善国内牛奶供应的质量有益,但是我们也要做好进口奶牛防疫工作。我们应该认识到,进口奶牛并不是最安全的。在进口奶牛的过程中也要做好入境的检验、检疫问题,同时在运输的过程中也要执行国家相应规定。比如在检疫、检验合格后,运到目的地也要进行适当隔离,然后才可以和其它奶牛混合饲养,做好进口奶牛的防疫工作也非常必要。
其他观点:
兰州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景云在《央广财经评论》官方微博(http://weibo.com)上发表观点说:从乳品质量的角度“洋奶牛”并非最好,但从原奶生产的效率与效益角度,洋奶牛的优势还是明显的。
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表示,乳制品企业单纯从国外进口奶牛,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奶产品质量。奶牛饲养的条件,包括养殖方式、养殖水源、饲料等方面等都会对牛奶的品质产生影响。解决中国奶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奶源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发展奶源空白区域。
王丁棉还说,我国牛奶的北方产区占70%~80%的产量,但是北方消费能力比较薄弱,南方地区虽然消费需求更高但是奶源缺少。奶产品是快速消费品,应该在短时间内快速加工快速消费,而要做到这点只能在当地生产,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秸秆等可利用资源,做到近距离运输,保证产品的营养、降低生产成本。”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张利庠说,国内原奶的生产效率低,相比国外奶业的竞争力较弱,出现很大的‘落差’,‘水’自然会流进中国。”不能一味地反对进口,应对的办法是要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奶牛单产,提高国产品牌的信任度。这样即使将来进口量越来越多,国内奶源也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