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支持IMF增资 金砖国家呼吁落实份额改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1 05:50 来源: 金融时报

   此番IMF增资目的在于应对受困国家的融资需求,促进全球经济复苏。至于对落实IMF份额改革的推动作用,专家认为潜在影响很难量化,不过考虑到有成员国提出的份额计算公式改革提议,现在的注资不失为一种预热式的铺垫。

  尽管早在两个月前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上即已传出消息,但最终敲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560亿美元再度增资仍然被认为是刚刚落幕的G20洛斯卡沃斯峰会上取得的最大成果之一。在欧债危机阴霾重重的当下,G20成员国旨在提升全球金融防火墙的努力多少让市场感到一丝安抚,特别是金砖国家700多亿美元的鼎力出资更让人们看到了新兴经济体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的愿望和潜力。此时此刻,人们关注的是新兴经济体的这种主动担当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推动IMF份额改革的实施,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这些国家自身在国际金融领域话语权的提升,也关系到IMF在未来国际援助中所能扮演的角色。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助理研究员肖立晟本月20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番IMF实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第二次增资,目的在于应对受困国家的融资需求,促进全球经济复苏。“金砖国家同意积极出资是出于服务全球经济大局考虑,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也寄望以上述行动推动份额改革的尽快落实。”他说。正如五国在共同声明中所言:“新增资源是基于2010年所有改革协议都得到及时落实的预期之上,包括投票权和份额的全面改革。”不过,由于注资与份额及投票权变化本身并不直接挂钩,肖立晟认为虽然新兴经济体的慷慨承诺对于推进改革落实有积极作用,但份额转让的实施前景仍不明朗。

  回顾上一次即2009年的IMF增资,其大背景是以雷曼兄弟倒闭为导火索的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为稳定市场信心并强化以IMF为核心的全球金融安全网,G20成员国火速达成将该组织可用资金从2500亿美元增加至7500亿美元的决议。与此同时,作为G20机制的最主要议程之一,IMF份额改革伴随增资规模的确定也被提到优先考虑之列,直接促成在2010年峰会上达成的在2012年前由欧洲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国家转让不少于6%份额的调整方案。份额改革完成后,发达国家份额整体将降至57.7%,中国的份额将升至6.39%,投票权也将升至6.07%,成为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的IMF第三大份额的经济体。该方案同年10月在IMF决策机构执董会上获得通过,但其生效还需要188个IMF成员国的立法机构批准。眼下2012年已过去一半有余,仅有不到50%的国家批准了上述方案,方案落实的最后期限也被推迟到2014年1月,可见份额改革的落实仍然长路漫漫。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除俄罗斯外的金砖国家直至今年4月份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上都未作出有关IMF二轮注资的明确承诺。分析人士认为,金砖国家领导人之所以在本次峰会上慷慨表态有几方面原因。首先,欧债危机形势的恶化让人们看到全球经济再次面临严峻挑战,而确保IMF拥有充足资源将有助于其拥有更多财源、更高放贷能力和更强的政策协调能力,从而有利于国际社会应对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唇亡齿寒,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在全球经济形势危急的情况下独善其身。其次,无论是在主权债务危机肆虐的欧洲,还是仍围绕债务上限问题而争论不休的美国,发达经济体财力捉襟见肘使得IMF对于新兴经济体的依赖程度逐步上升,而外储相对丰厚的新兴经济体也存在注资条件。第三,金融危机改变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的对比格局,伴随后者在全球经济和金融领域地位的不断提升,其参与解决国际经济金融事务的愿望也不断增强。尽管增资尚不能与投票权和份额直接挂钩,但作为推动改革实施的一次重要铺垫,积极意义不可小觑。最后,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注资IMF也是其合理安排巨额外汇储备的一种选择。IMF发行的票据信用级别高,安全性、流动性和回报率都较高,对储备管理者而言,是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很好选择。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民众对于注资IMF的顾虑和担心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承诺巨资用于国际救援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金砖国家尚存大量贫困人口的现实;其次,注资是否真正有益于提升新兴经济体在IMF的代表权和话语权。对于第一个顾虑,专家认为,各国向IMF新增资源的承诺实际上是对其的授信额度,是一种预防性安排,将来实际使用额可能远小于承诺额。事实上,IMF可用资金越雄厚,其发挥国际金融安全网的作用就越明显,市场投资者参与欧洲主权债务融资的积极性就越高,IMF真正动用这些资金的可能就越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次的4560亿美元只是各国承诺提供的资金上限,很有可能最终无需使用。更重要的是,这种增资承诺不是无偿援助,是IMF在保证资金安全和合理收益基础上向注资国的借款。以中国为例,迄今为止,我国购买的IMF票据本金安全,付息正常,实现了外储保值增值的功能,同时也与中国在国际金融舞台上日益提升的地位相符。

  至于对落实IMF份额改革的推动作用,专家认为潜在影响很难量化,不过考虑到有成员国提出的份额计算公式改革提议,现在的注资不失为一种预热式的铺垫。IMF成员国的现有份额公式是在2008年开始生效的,包括四个变量:GDP占有最大的权重即50%,其中按照市场利率计算的GDP占30%,按照购买力平价折算的GDP占20%;开放性占30%权重,这一指标主要是衡量经常项目收支总和;经常项目收入和资本净流动的波动度占15%;官方外汇储备占5%。现在一些成员国正在讨论提高公式中外汇储备的占比,或者考虑将对IMF的资金贡献与份额挂钩。有外媒报道,IMF内部已在就公式改革进行讨论,如果上述提议得到考虑,那么新兴经济体现在的注资一方面可在舆论上做好铺垫,显示出其参与国际经济金融事务的实力与意愿;另一方面则可为后续可能的份额公式技术性调整做好准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