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有利于银行转型 平衡多方利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1 05:50 来源: 金融时报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将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加快转型步伐,平衡银行、企业、居民等多方市场主体利益,有望形成多赢局面。

  在经济有下行风险、企业信贷需求疲弱、银行开始惜贷之际,央行此举可及时刺激企业信贷需求,降低贷款成本,帮助企业改善经营业绩。

  央行决定,自2012年6月8日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自同日起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此次,央行在适时降息的同时,又向利率市场化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而在此举实施后的两周之内,中国银行业包括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纷纷对各自客户的存款利率进行调整,大多执行基准利率的1.1倍或接近上限。这表明,在央行政策引导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已进入快车道。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将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加快转型步伐,平衡银行、企业、居民等多方市场主体利益,有望形成多赢局面。

  央行此次扩大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可视为央行自2004年决定存款利率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贷款利率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9倍之后我国利率市场化迈出的关键一步。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分析认为,央行扩大了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这降低了对于利率的管制,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瑞穗证劵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分析说:“央行此举意义重大,不仅是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化,也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环。”有金融专家进一步表示,央行此举是协调推进利率、汇率改革、资本账户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其意义非常深远。

  央行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银行、企业和居民等多方市场主体的利益。

  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意味着银行利差的收窄。

  从6月8日实行利率浮动以来两周之内,先是国有大型银行纷纷将一年期存款利率全部上浮至3.5%,接近基准利率的1.1倍上限标准,接着是地方城商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跟进,相继将一年期存款利率全部上浮至基准利率的1.1倍上限。在当前监管部门对银行实施资本充足率、存贷比等更严监管标准、银行流动性趋紧、贷款扩张能力下降的情况下,银行趋向于以上浮存款利率吸纳存款、下浮贷款利率投放贷款,显示出银行业正在为逐步缩小存贷款利差做准备。同时也显示出,银行有意将让利于企业、让利于存款人。

  按央行规定,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尤其减少大量小微企业的利息支出。央行允许贷款利率由下浮10%扩大到20%,相当于取得类似于贷款利率下浮的效果,对部分借款者而言相当于利率下降50个基点。在经济有下行风险、企业信贷需求疲弱、银行开始惜贷之际,央行此举可及时刺激企业信贷需求,降低贷款成本,帮助企业改善经营业绩。

  央行此次启动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保护居民存款利益。此前,国内通胀上行,央行为了防止国外资金进入国内套利,一年期存款利率低于年度CPI。约有近两年时间居民一年期存款利率在同期CPI之下,存款人实际利率为负数。本次利率调整之后,据业内人士分析,假定存贷比不调整,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存款上,金融机构大多选择执行存款利率上浮到1.1倍的选择。最终实际的存款利率就不仅没有下降,反倒还微幅上升。之前一年期3.5%的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之后为3.25%,如果上浮到1.1倍则为3.575%,反倒小幅提高了0.075个百分点。

  央行扩大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启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对于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加快转型步伐,改变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具有积极作用。

  此前,由于多种因素的考虑,如为了给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革创造有利条件、消化大量不良资产历史包袱等,国家给予银行机构较高利差政策或扶持优惠,使我国银行业机构长期依靠扩大贷款规模而保持资产规模和盈利的增长,银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核心竞争力不高。甚至在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演变、国内实体经济面临困难的今天,银行业还靠不断扩张贷款规模保持利润的较快增长,利差收入约占到银行营业收入的80%左右。2011年的年报显示,5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达21.13%,占其营业收入的平均比例为80.56%,比2010年的78.5%上升了0.02个百分点。这表明,5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利润增长主要依靠传统的利息净收入的增长,即主要依靠信贷规模的增长,传统增长方式没有什么改变。事实证明,这种发展方式与盈利模式是难以持续的,必须尽快改变。央行此次启动利率市场化进程,扩大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将迫使银行机构在资产、负债等传统业务上改革创新,实施差异化的经营战略和策略,有实力的银行机构可以适当提高存款利率、更大幅度降低贷款利率,大力开拓创新各种中间业务和新型金融服务,使银行服务更加多元化,盈利来源多元化,使利差占比下降的同时,各种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占比较快提高,以此保持银行持续较快增长和盈利持续稳定提高,不断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