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处理一吨垃圾补52.5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2 03:19 来源: 济南时报
处理一吨垃圾补52.5元

处理一吨垃圾补52.5元

□本报记者 苏冉 实习生 石晓丹

  上午10点以后,运送垃圾的车辆都停止向垃圾仓内倾倒垃圾,洒水车开始清理垃圾仓平台上的污物。本版照片均由记者张刚 摄

  昨日,在光大国际新能源济南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操控大型的机械抓手将垃圾放进垃圾燃烧炉内。

  虽然在利好政策刺激下,各地掀起了兴建焚烧发电厂的狂潮,但记者近日调查采访发现,山东不少垃圾焚烧发电厂部分出现“吃不饱”的现象,且该行业政策依赖性强,多靠企业政府补贴生存,并没有找到市场化的产业发展路径。济南市第二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以下简称“二厂”)负责人直言,“没有垃圾处理补贴,这活没法干”。

  4个焚烧炉只用仨,原是垃圾不够“吃”

  或许很多市民都不知道,济南市每年约有1.8亿度的电来自自己日常丢弃的生活垃圾。

  6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济阳县耿镇高家村南侧的济南第二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这是山东省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厂区主要以蓝白色为主调,干净整洁,几乎闻不到异味,除了可以看到一辆辆往来的垃圾车外,很难想象这是垃圾处理厂。据了解,光大环保能源(济南)有限公司对焚烧发电厂拥有25年的运营权,该厂于2011年下半年建成投产,总投资9亿元。

  “运到这里的生活垃圾经过特殊处理后,会在工厂里被转化成电,然后通过大桥镇附近的变电站进入济南电网。”光大环保能源(济南)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志坚介绍,现在他们厂平均每天处理2400吨左右的生活垃圾,日均发电约50万度,每年上网电量1.8亿度左右,按照普通百姓用电量大体换算,可供6万家庭用一年。

  “其实我们有能力发更多的电,只是垃圾不够用。”秦志坚说,他们厂有4台日处理能力为500吨的焚烧炉,每天最多可“吃掉”4000吨垃圾。虽然济南市每天给他们提供2300吨左右的垃圾,但由于垃圾在燃烧前必须先经过3—5天的发酵,大约有800吨渗沥液渗出,所以平均每天只有1600吨的垃圾用于发电,“一般情况下开三台焚烧炉就够用,第四台现在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每月最多也就开个六七天”。

  “每天都保证供应。”济南市城管局设施处一工作人员表示,当时他们与二厂签订的合同中规定,城管部门每天为二厂提供不低于2000吨的生活垃圾,而现在每天都会超量供应,最多时一天能提供2500吨垃圾。“少开一个炉子很正常,毕竟以后随着城市发展,垃圾会越来越多,现在就饱和运转也不好”。

  对此说法,秦志坚表示,他们当时在省发改委获批的是焚烧发电2000吨的项目,而不是垃圾处理前2000吨,这一点济南城管部门或许理解有偏差。此外,二厂还有一个大型垃圾储仓,可满存3万多吨垃圾,为的是保证每天都有发酵好的垃圾供应发电,但现在由于垃圾来量太少,储仓只存了不到4000吨,一旦停供一天,垃圾发电将有可能停摆。

  “没有垃圾处理补贴,这活没法干”

  垃圾焚烧发电既然面临原料不足、“吃不饱”等问题,为何济南多个区县从去年开始密集启动该项目?记者采访中发现,垃圾发电之所以会出现“大跃进”,主要是因为当下的利好政策,尤其是可观的垃圾处理补贴费吸引了不少企业进入。

  “这个行业受政策影响很大。”秦志坚表示,垃圾焚烧发电企业能否盈利的首要条件是政府支持。“垃圾处理补贴费和上网电价的定价标准直接决定了垃圾发电厂是否能够赚钱。”他说,以前各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确定上网电价,如今国家将上网电价统一定为每千瓦时0.65元,企业的弹性收益就取决于垃圾补贴费这一项了。

  据他介绍,垃圾处理补贴费由焚烧发电厂所在地的政府支付,并没有全国统一标准,这造成了不同地区的焚烧发电企业的收益差别很大。“据我了解,全国各地每吨垃圾处理费从40元到260元不等,南方多个省区的补贴费都在每吨100元以上,上海补贴最多,达到了每吨260多元。”他介绍,南方的垃圾发电厂其补贴收益占到了全部收益六成以上,“仅靠发电赚不了多少钱”。

  采访中,济南市城管局设施处工作人员透露,济南目前的垃圾补贴标准是每吨52.5元,未来能否上涨还不好说。“说实话这个数字有点低,利润与预期差别比较大。”秦志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0吨垃圾仅残渣就占了总量的30%,虽然还可以再做综合利用,但需要花费不少费用,垃圾渗滤液占了20%左右,由于该液体污染环境很厉害,国家要求垃圾处理企业必须自行按标准处理后才能排放,“这部分处理费用开支最大,处理后完全是无偿供居民使用。”

  他介绍,由于二厂是光大环保在山东的第一个项目,为了树立企业形象,也为了真正达到国家要求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要求,他们一直严格按照高于国标的欧盟2000的标准实施,以垃圾中的二氧化硫为例,国标要求残留量是200mg,而他们做到了50mg,但成本也较国标翻了两倍。“我们现在只能勉强维持运营”。秦志坚表示,发改委的利好政策推出后,全国各地包括济南短期内一定会上不少焚烧发电项目,这意味着市场化竞争会日益加剧,而政府的补贴只是暂时的,目的是鼓励和推广焚烧发电,一旦补贴取消,估计大部分焚烧发电厂要倒闭。他透露,由于垃圾多,补贴力度比济南多出一倍多,光大环保上个月已和南京方面签署了合同,计划在该市市区同时投产两个焚烧发电项目。

  采访中,中标章丘焚烧发电项目的深圳绿色动力的相关负责人也坦言,国家政策补贴决定着企业的“生死”。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垃圾处理补贴费和上网电价在一定时期内都是固定不变的,垃圾发电厂的收入应该是稳定的,但垃圾处理补贴费不到位,垃圾成分不可控等原因导致垃圾焚烧发电的盈利并不是那么顺利。

  垃圾运输成本高,无奈只能就近处理

  “垃圾主要来自济南6个区和济阳县。”秦志坚告诉记者,由于章丘、长清等地距离济阳比较远,运输成本比较高,造成周边县区的垃圾无力运抵二厂。“困难很多。”他表示,二厂目前主要是靠市里5个区,高新区每天的垃圾量只有50多吨,济阳的垃圾量也只有200多吨,数量都太少。

  济南市城管局有关人士表示,为了便于就近处理,长清区的300多吨垃圾之前都“流失”到了泰安市区,市里近期准备在长清建造第三焚烧发电处理厂部分原因是为了把这些垃圾利用起来。据秦志坚介绍,长清和章丘的垃圾运不到二厂,除了运输成本外,运输车难过黄河大桥也是一大原因。“黄河大桥限高、黄河浮桥限重,想要将垃圾运到济阳只能走高速,走高速的运输费用又太高,所以章丘、长清等地的垃圾只能就近处理”。他表示,济南城管部门正在协调其他部门,争取把长清区和章丘市的垃圾尽早也运到二厂来。“其实济南市也有很多垃圾不能运到我们这里来。”秦志坚表示,他们很想在济南再建一个厂,“我们觉得济南是一个有潜力的城市,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建,会有更多的垃圾,但是现在还不具备再建一个垃圾处理厂的条件”。

  有业内人士透露,吃不饱的不只济南市第二垃圾综合处理厂,泰安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现在也吃不饱。据了解,泰安市垃圾焚烧厂于2007年开建,可日处理1000吨的生活垃圾。“但泰安市平时只有400吨左右垃圾,只有旅游旺季才能达预期的800吨,这是当时的设计失误。”该人士介绍。

  建设垃圾焚烧项目需谨慎

  对于目前各地出现的焚烧垃圾发电潮,有专家指出,中小城市建垃圾焚烧发电厂存风险,上项目前应当谨慎;还有人认为,依靠政府补贴生存的发展模式并不适合产业的长期发展,但完全市场化也不可行。

  十方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甘海南说,在日本、美国等地已经有很多闲置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现在有很多城市还没有实行垃圾分类,等垃圾处理更精细的时候可能发电企业会更加‘吃不饱’,中小城市尤其不适合建设垃圾焚烧厂,因为这些地方垃圾规模小,垃圾热值也比较低,以后就会造成麻烦。”

  目前垃圾发电企业在投资、运营的过程中,政府投资为主导、民营资本投资较少的严重不平衡局面是值得担忧的。甘海南直言,目前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如上网电价偏低,成本与收益不平衡;有些地方政府补贴标准偏低,甚至补贴资金落实不到位等,都将影响到产业的长期发展。只有让企业有利可图,垃圾焚烧发电的循环产业链才能保障正常运转。

  但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许崇庆则认为,目前我国垃圾发电行业并不具备市场化的条件,盲目市场化可能会带来更坏的后果,“如果完全市场化,热值低的垃圾就不会有人去收,我们处理垃圾的目的就达不到了。”他认为,在更新的技术成熟之前,国家不会轻易撤销对发电企业的补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