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审江浙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3 02:56 来源: 中国经营报谭洪安
1927年4月9日,一个名叫“江苏兼上海财政委员会”的组织,在北伐军刚刚占领半个月的上海正式成立。
在15名委员中,有宁波帮大佬虞洽卿、秦润卿(号称上海钱业第一人),湖州帮钱新之(后任交通银行董事长)、陈其采(陈立夫陈果夫之叔,时任中国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无锡帮吴震修(长期任职中国银行,后为中国保险公司总经理),以及浙江嵊县人王晓籁(上海总商会会董,后创办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等,个个都有来头。而主任委员,正是上海银行总经理陈光甫。
这个委员会的首要任务,是替重返上海滩的蒋介石筹措军政经费。当时国内政局远未明朗,列强尚在观望,蒋总司令不可能从外资银行得到任何贷款,唯有指望财大气粗的江浙老乡们伸出援手。此时上海银行已颇具实力,陈光甫在金融和工商业界人望甚高,而且与孔宋家族早有生意来往(他们都是上海银行股东,孔祥熙还当了董事),由他牵头最合适不过。在此之前,陈已说动上海银钱业先垫借了300万元应急。
委员会成立三天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实行血腥“清党”,并决策定都南京。他们每月的军政开支不下1000万元,于是催钱的电报一个接一个。陈光甫拿着这些电报和蒋介石的亲笔署名信,去找筹款的重点对象上海商业联合会,最后让它们拿出了500万元。
其时,蒋介石还打算向国内资本最雄厚的中国银行借款1000万元,张公权担心消息传出会引发挤提,双方僵持不下。陈光甫利用私交做中间调停人,向张透露“内幕消息”:江海关二五附税国库券(即以加征2.5%附加关税作担保发行的债券)3000万元即将出炉,中国银行的借款无非是先垫一下,很快可收回。张公权这才硬着头皮答应了给钱。
5月1日国库券发行,经陈光甫及“财政委员会”积极运作,认购者全为江浙沪商界人士,具体分摊如下:上海银钱业500万元,上海商业联合会300万元,江浙两省1200万元,绅商700万元,两淮盐商300万元。其后半年,同类国库券又连续发行两次,总额4000万元,大部分还是江浙沪商人买单。刚刚定都南京的蒋介石政权得到这些巨款支持,真如久旱逢甘霖。
张公权虽非该委员会一员,但北伐军出征之前,他观察时局,预感到须与气势甚旺的南方势力搞好关系。早在1924年孙中山在广东发起中央银行时,行长宋子文托人传话,盼中国银行借款200万元作准备金,张公权批复可借50万元,作为回报,后来北伐军所到之处,对沿途该行分支行都予以保护。
1926年5月,即北伐展开前夕,连任中国银行副总裁的张公权在股东会上提议,领导人应分驻京沪两地,他借机南下,回到上海。当时社会上有“军事北伐,政治南伐”之说,张公权在北方10年,曾任北京银行公会会长,与北方政商界人士熟稔,更结识张群等北方国民党人,此际便成为促进南北商界合流的重要推手。“四一二事变”前后,蒋介石决意向中国银行“狮子大开口”,或许正是利用了张公权政治态度上的微妙变化。
在后来的中国现代历史教科书上,总共存在不到两个半月的“江苏兼上海财政委员会”(1927年6月21日结束),以及陈光甫、虞洽卿、张公权等人代表的工商资本集团,因为在特定的转折关头扮演了特殊的角色,都或多或少会留下一笔。至于是叫做“江浙财团”还是“江浙财阀”,就要视编写者的政治立场而定了。以今视昔,抛开政见之争,当年江浙工商资本家阶层担心激烈的工农运动和“赤化”风潮,冲击他们的正常业务经营,而对与其主张较接近的蒋氏新兴政权加以扶助,也属于合乎经济理性的选择了。
除虞洽卿抗战胜利前夕在重庆逝世外,上面提及的“江浙财团”骨干,均活到了1949年以后,在又一次历史转折关头,他们不可避免地要作出“是去是留”的人生抉择。秦润卿、吴震修、王晓籁留在大陆,钱新之和陈其采则去了台湾,至于陈光甫和张公权这对终生好友,一个常住香港,一个漂泊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