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网银发展:别让安全担忧掣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5 06:36 来源: 金融时报

  杜金

  见习记者杜金木马报警、拔掉网线、迅速关机、开机重装系统、飞奔至银行、查询账户。

  如果你是个网民,碰巧你又是个网银用户,看到上面的情景一定会露出会心的苦笑。网银很方便,用户使用起来却慎之又慎,一有“险情”立马着急抓狂,蒙受损失后去找银行,银行却大喊冤枉。网银从诞生起,“安全问题”就说不清理还乱。

  6月8日,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联合近50家商业银行共同举办的“网银卫士安全行动月”活动,就是旨在通宣传活动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倡导用户良好的用网习惯。

  “网银不仅安全、便捷,也非常环保,要让更多人正确认识网银、安全规范地使用网银”,这是各家银行目前的普遍心声。

  网银普及迅速如今网银因为方便快捷被很多喜爱它的用户亲切的形容为“懒人银行”,网银的发展不仅有效弥补了银行网点营业时间和地域分布的不足,而且也改变了很多人办理金融业务的习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网银。

  根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2011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个人网银用户比例为27.6%,用户发展态势呈连年持续增加状态;在全国企业网银用户中,活动用户比例达到了87.6%;企业网银交易用户比例为75.9%,同比增长了8.6个百分点。

  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有关方面负责人日前表示,近年来网银不断发展,2011年全国网上支付量150亿笔,金额达695万亿元,同比增长77%和33%。人民银行2011年1月推广到全国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目前已连接12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网银系统,日均处理业务64万笔,金额84亿元,同比增长310%和308%。

  在网络银行迅速普及的同时,网银安全问题却日益凸显。据了解,目前对网络银行的攻击主要有钓鱼网站、木马程序、甚至窃取数字证书文件等途径。

  “现在网络银行欺诈、盗窃手段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而且往往是几种手段结合在一起使用,令网银用户防不胜防。”一位负责网络银行安全的业内人士表示。

  “担心安全”成网银发展瓶颈

  “虽然网银用户正在逐渐增多,但数量依然无法和传统银行的客户相比,”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网银用户正在突飞猛进地增长,但逐渐增多的安全问题却让很多用户对网银“浅尝辄止”。

  据《2011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对电子银行的使用,高达95.7%的被调查者首要考虑的是安全性,民众普遍的担忧心理为正在快马加鞭发展的中国电子银行业蒙上一层阴影。

  有关专家表示,一些用户安全知识的缺乏,是网银继续普及和深入发展的最大瓶颈,目前网银安全问题80%是发生在信源方面,即用户客户端方面,而在信宿,即银行方面,其实是很少存在问题的。

  工商银行电子银行部高级经理董志强向记者表示,安全是银行提供电子银行服务的基石,也是银行和客户建立信任关系的一个保证。如果这个基石被打破的话,客户很难相信银行,银行也很难再服务客户。如果客户不再深入使用电子银行的话,对整个电子银行行业来说其实是个灾难。中信银行零售银行部电子银行部总经理陈树军也表示,电子银行的根基是安全,现在银行普遍都采取了业务和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客户可以放心使用。

  针对我国网银安全性的质疑,人民银行相关人士指出,自网银业务在我国开办以来,银行端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目前,银行端和客户端之间的信息采用高强度加密算法,以当今的技术需要耗费上万年时间才能破解加密信息。

  除此之外,人民银行相关人士还透露,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制订《电子支付指引(第二号)》和《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明确网上支付的责任划分,完善对网银用户的法律保护,加大对网上支付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办力度。同时,还制订了一系列风险管理政策,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增强网上银行风险防范能力,从根本的制度保障和制度实施运作上提高了网银安全保障水平。

  华夏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刘琇臣在采访中表示,安全已经成为华夏银行网上银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2011年,华夏银行成功上线了新一代的核心系统,此外还率先与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合作推出了网银预置证书即插即用,有效提升了网银的安全性和易用性,通过与国内知名技术、安全公司合作,推出了第二信道交易认证、“网银无忧”等工具,网站实名认证等多项措施,全方位地防范网银的欺诈事件。

  用户安全意识和行为更重要

  尽管各家机构承诺网银很安全,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消除民众对于网银安全性的担忧还有待时日。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总经理季小杰表示,现在保障电子银行安全的技术手段越来越高,从政府到银行,包括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等专业机构在这方面都非常重视,用户在使用中只需稍加防范,就可以体会到安全和便利。

  电子银行是发展非常快的行业。“随着科技和整体社会网络环境的发展,银行会不断推出一些新型的安全工具,但现在很多客户对银行的新型安全工具认识不是很足,不是很全面,这也是造成客户对网银安全性担忧的一个原因”,董志强向记者坦言。

  保证网络银行的安全,除了需要银行和网银系统其他相关链条的通力配合外,用户也需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尤其是在安全密码保护和管理方面。

  记者了解到,工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已经突破了1.2亿,但监测发现,在1.2亿客户当中绝大部分客户仍然在使用静态密码作为网银、手机银行或电话银行的认证介质,静态密码无论相对动态密码还是银行常用的U盾、U-key来说,安全级别相对要弱一些,这说明绝大部分客户对安全还没有真正重视起来。

  季小杰呼吁,希望通过加大宣传让更多用户更了解电子银行、学习使用电子银行,选择使用电子银行,因为电子银行不仅安全、便捷,而且非常环保。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