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A股持续走低 投资者信心恢复尚需时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6 03:33 来源: 金融时报

  记者 高国华

  今年以来,对经济增速下滑何时见底的担忧始终影响着市场。分析认为,虽然6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走低反映了当前经济运行的现状,但经济运行的其他动态指标也在显示出一些积极变化,预示着二季度经济增速拐点出现的信号正在加强。

  在市场风险不断释放过程中,市场投资价值的凸显对场外资金的吸引力在不断加强,从而决定了A股整体的下跌空间有限。而市场迟迟不见起色,关键原因还是信心和资金不足。

  端午小长假之后的股市给投资者当头一棒,沪深股市再次呈现单边暴跌走势,其中,上证综指全天下跌36.77点,创下今年1月以来的新低,深成指大跌268.48点,跌幅达到了2.77%,创下自3月底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伴随着两市股指大幅下挫,个股和行业板块呈现普跌格局,市场一片惨绿。至此,沪深股市已双双走出“四连阴”,短短4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累计跌幅已接近4%。

  是什么原因再度诱发了A股市场的暴跌走势?接受本报记者连线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从市场下跌的驱动因素来看,汇丰6月制造业PMI初值持续走低无疑是大盘破位下行的主要推动因素,但巨大的扩容压力则是压垮市场的直接原因。有数据显示,本周共有3只新股发行,预计募资总额46.64亿元,其中,6月27日网上发行的中信重工拟募集资金达41亿元,是今年以来A股融资规模最大的IPO项目,由此揭开今年大盘股IPO序幕。另据统计,本周限售股解禁的总市值将较上周猛增3倍。

  面对即将到来的上半年收尾行情,A股市场将交出怎样的答卷?下半年A股市场能否翻身?分析认为,政策面放松预期与经济增速下滑、低估值优势与市场持续扩容、大小非减持与中小投资者信心不振等诸多矛盾、困境的变化趋势,将成为未来影响市场看多与看空的关键所在。

  经济增速拐点或将出现今年以来,对经济增速下滑何时见底的担忧始终影响市场,尤其是在本月初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后,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的担忧加强。受此影响,即便海外市场反弹、央行降息,A股市场也只是高开低走、虎头蛇尾。“跟跌不跟涨显示市场仍受困于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压力和对欧元区黑天鹅事件的担忧。”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认为,降息的利好未能扭转A股当前孱弱的走势,主要还是由于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走势悲观的担忧,而这种担忧在本月21日汇丰中国PMI数据初值公布后开始加剧。

  数据显示,6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为48.1,较5月份终值48.4回落0.3个百分点,创7个月新低,这也是该指数连续第八个月处在荣枯分水岭下方,表明实体经济继续放缓。从分项指数来看,几乎全部显示萎缩或下降。随着需求的萎缩,制造业产出显著下滑,去库存压力持续增加,这使得市场对经济增速下滑的悲观预期再度升温。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汇丰制造业PMI初值继续走低反映了当前经济运行的现状,但经济运行的其他动态指标也在显示出一些积极变化。新近公布的国内经济数据显示,随着国内调控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5月份工业增加值自9.3%小幅回升至9.6%,进出口贸易总额出现了环比回升,6月份新增信贷规模有望达到万亿水平,货币信贷环境的改善对于实体经济的刺激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局部经济数据的积极变化预示着二季度经济增速拐点出现的信号正在加强。

  与此同时,从政策导向来看,央行意外降息所释放出来的信号已经开启了国内宏观政策多元化调控的窗口,其政策导向的意义不容忽视,加上5月份CPI出现显著回落,下半年翘尾因素的减弱将使得通胀压力进一步缓解,这无疑将有利于加快政策放松的节奏。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虽然即将公布的6月份数据不会有明显的改观,但随着政策刺激效应逐步显现,经济增长已经逐步呈现企稳态势,目前经济正处于年内探底回升的“U形底部”。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在稳增长的政策基调下,中国经济在未来一个季度或将见底回升。同时,CPI数据将继续回落,有利于未来央行实施略宽松的货币政策,流动性逐渐充裕。

  市场继续下跌空间有限随着股市的持续下跌,看多市场的声音多了起来。近期包括摩根大通、花旗等多家投行开始唱多A股。摩根士丹利亚洲及新兴市场首席策略师郭强盛认为,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并已经在二季度触底;A股和H股的估值都显著低于历史水平,目前摩根士丹利已经在全球新兴市场的配置中将中国市场放到了第一位。

  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上证A股整体市盈率为10.82倍,市净率为1.65倍,市场估值水平已经创出历史新低。“考虑到管理层在鼓励QFII、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加大入市力度的制度创新,在市场风险不断释放过程中,市场投资价值的凸显对场外资金的吸引力在不断加强,长线资金资产配置风险的边际递减效应也将进一步刺激场外资金在大盘下跌时的流入速度,从而决定了市场整体的下跌空间有限。”有券商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说。

  该分析师认为,目前困扰市场的是内生上升动力不足,导致市场估值优势难以发挥,二季度经济运行拐点出现的预期正在增强, 7月中上旬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时间窗口将打开,届时货币政策持续利好的累积与经济运行拐点的出现将形成利好共振,这将促使担忧经济增速下滑与政策利好预期的博弈进行自我修正,这对改变市场短期弱势运行格局起到了积极作用。“按照现阶段经济运行状况,财政政策调控力度在三季度逐步加强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经济运行未发出明显回升信号前,大盘形成向上趋势动力的条件还不充分,这决定了大盘短期难以摆脱振荡格局,市场热点的结构性特征仍将延续。”海通证券认为市场将强化盈利见底回升预期,制度变革有望吸引资产配置倾向股市, A股向上突破概率大。

   从市场的一致预期看,机构对沪深 300成分股的盈利在连续下调之后, 6月份开始进行部分上调,宏观经济见底将使盈利预期逐渐改善。实际上,目前投资者在业绩增长的方向上已经达成一致,业绩下降的负面影响在弱化。根据各方信息初步统计,预计上市公司全年业绩下调将集中出现在 7月和 8月中期业绩发布期间。随着下半年宏观经济状况逐渐企稳,市场对盈利的一致预期有望趋于稳定。中原证券认为,伴随国内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工业品出厂价格也将止跌企稳,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毛利率,预计 2012年全部 A股盈利增长 3.09%,二季度末、三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将开始回升。

     A股仍面临扩容“大考”

  在业内市场研究人士看来,从 5月份公布的经济数据及希腊获得救助的消息看,困扰市场多日的隐忧已经有所消退。那么,为何市场迟迟不见起色?“关键原因还是信心和资金不足。”湘财证券发布的报告认为,与 5月中旬以来美国股市“零发行”截然不同,疲弱的 A股市场正面临着不能承受的“新股发行之重”,而 5月份限售股减持额创年内新高,产业资本操作出现分歧,导致投资者观望情绪浓厚。

  资料显示,截至 6月 21日,今年以来已经有 52家公司完成增发,募资达 823亿元。另外,尚有 242家公司排队轮候增发,合计 4172亿元左右增发融资计划蓄势待发。与此同时,随着中信重工的 IPO成行,市场人士开始担心下半年大盘股 IPO对市场的“抽血”效应。资料显示,目前除中信重工外,过会而未发的超级大盘股还有计划融资 173亿元的陕煤股份、预计融资 99.8亿元的中国邮政速递,仅这三家公司总融资额就接近 320亿元。除此之外,中国人保集团也正为上市做准备。据统计,目前两市仍有 112家已经过会的企业正在排队等待发行。而今年申请 A股 IPO的企业数量也持续增加,证监会最新公布的主板和创业板 IPO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在审和过会待发企业共 704家。

  不过,在担忧市场“失血”的同时,业内人士也提醒,近期管理层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如研究养老金入市、放松 QFII基金管制等,同时,证监会明确表示将为吸引更多境外长期资金创造良好的环境,更多利好政策将逐步释放。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 A股市场整体估值逼近历史低位,社保、 QFII等机构资金入市迹象再度显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18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时隔 7个月后,社保基金在今年 5月开始再次启动入市步伐,单月新开 16个 A股账户; QFII在今年 5月新开 13个 A股账户的规模,创下 2009年 3月以来的新高。“这些迹象都表明长期资金用实际行动跑步入市。”业内人士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