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央行重启逆回购操作释放流动性缓解资金压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7 05:56 来源: 金融时报

  高国华

  记者高国华面对不断攀升的资金价格,央行开始向市场注入流动性。6月26日(本周二),央行发布的公开市场业务公告显示,当天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950亿元14天期限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4.20%。这是央行时隔近两个月之后再度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动用逆回购工具。由于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为720亿元,这意味着央行本周公开市场操作已提前锁定资金净投放1670亿元。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近期资金面趋紧的情况下,央行此举充分表现出缓解季末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局面,平抑不断高涨的资金价格水平的意图,为稳定经济增长提供金融支持。

  “央行在此时选择逆回购操作主要是为了缓解目前资金面的紧张情况,且该操作相对简单灵活。”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分析师称,但此举并没有使紧张的市场资金面得到根本性的缓解。来自中国货币网的数据显示,本周二,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继续上扬,其中质押式隔夜回购利率收在3.91%,较前一个交易日上行11个基点,7天期资金利率收在4.3%,比前一交易日上行10个基点,14天回购利率则达到了4.8%的高位,而且这种上涨势头还在继续。

  资料显示,随着6月末临近、季末考核等多重因素影响,自上周开始银行间资金面表现紧张,市场资金利率大幅飙升。上周四,银行间市场7天期及14天期回购利率双双突破4%大关,分别报4.4%和4.2%,自4月末以来首次跳升至4%以上。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连续3周净投放后,中短期资金利率呈加速上涨态势。

  上述银行分析师认为,近期资金市场逐渐趋紧格局主要是因为临近第二季度末。此外,外汇占款增长偏低、6月末存款大幅增长,以及公开市场到期量有限等多项因素也是重要原因。“在央行本周二实施950亿元逆回购操作后,近期紧张的资金面短期内将得到适度缓解,但由于未来外汇占款与公开市场到期资金状况均不理想,且资金面将持续面临波段压力,出于稳定利率水平,缓解市场资金面紧张状况的考虑,央行仍有望继续向市场输送流动性。”该分析师认为,预计本周四央行或将继续进行逆回购操作,以满足市场资金需求。

  作为诸多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逆回购操作是央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它是央行调节市场流动性的重要工具,通过这一操作,央行可实现向市场投放一定量资金的目的,同时以逆回购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以此推动经济平稳运行。为了维稳资金面,并促使资金利率水平回归,央行今年已经多次实施逆回购操作,灵活主动地预调、微调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如央行曾在5月3日和10日两次实施7天期限逆回购操作,交易量分别为650亿元和240亿元,将回购市场利率中枢由3%至3.5%,引导至2%至2.5%之间。此前的今年1月17日和19日,央行实施逆回购操作规模合计为3520亿元。此外,央行还在1月16日和18日对个别头寸紧张的大银行实施了定向逆回购。

  国海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员认为,一次逆回购的规模恐难满足当前资金需求,加上7月公开市场资金到期量少、历史上财政存款多为增加,且季末揽存后4月初存款准备金上缴压力巨大,未来一段时间资金面将面临持续压力。如果市场流动性紧张状况不能得到缓解,着眼于7月资金短缺及激励信贷投放要求,央行有望采用春节前和5月份使用的逆回购和降准“组合拳”手法向银行体系补充流动性。据统计,7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为1510亿元,8月份到期资金量更少。其中7月第一周到期资金仅有370亿元,银行机构7月中旬还将面临分红派息压力,资金面状况难言乐观。央行最新数据也显示,5月份我国外汇占款仅增加234亿元,前五月月均增长也仅为500亿元左右,这与去年月均2000多亿元的增长水平形成强烈反差。“此次央行逆回购操作采取14天期限而非5月时采用的7天期限,主要是考虑到7月初例行存款准备金缴存压力较大,故而将到期日安排在7月5日以后。”有分析师说。

  一直以来,外汇占款的增长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银行间市场资金的充裕状况。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虽然5月份外汇占款恢复正增长,但增长幅度很小。今年外汇占款增速仍会明显放缓。与此同时,7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大幅下降,这意味着要维持比较宽松的流动性只有降准。“随着外汇占款增量的减少,不排除央行继续下调准备金率进行反向对冲的操作可能。”中金公司的一份报告说。

  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也预计,央行下半年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幅度会较大。他表示,考虑到资金流入减少,下一次的调降存准率可能很快到来,以保证充裕的流动性。此外,财政宽松政策和开放更多部门给民间投资应尽快得到全面落实,以保证稳增长目标的实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