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人民币联接“沪港”两中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8 01:25 来源: 一财网

  一边是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初长成,一边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蓄势待发。在中国金融强国的形成过程中,大上海的帷幕已然拉开。

  金融海啸后“纽伦港”提法不胫而走,“沪港”便取而代之成为新焦点。上海与香港两兄弟,两个国际金融中心和人民币中心,被世人以前所未见的密度与热情相提并论。

  过去两年来火热发展的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去年底今年初历经退温,人民币存款连续五个月呈下跌态势。而对于今年初被定调为2015年成为“全球人民币中心”的上海来说,好戏可能才刚刚开始。

  过渡期内的境内境外之分

  早在2009年国务院便为上海提出2020年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今年1月30日,国家发改委更明确提出上海要力争在2015年成为全球人民币中心。

  对于沪港的讨论从2009年起便未停止过,而国务院参事夏斌去年2月曾对沪港两地国际金融中心定义,有过较为精辟的论述。

  夏斌指出,作为经济大国,中国要完成“金融弱国”到“金融强国”的转化,香港自然是最适合发展境外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场所,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中最好的相伴物。基于国家金融战略设想下的沪、港两地金融布局,是一种限于过渡期的定位,上海主要定位于境内,香港主要定位于境外人民币市场。

  但对于境内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业界仍未达成完全一致。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便认为,大规模发展境内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时机可能尚未成熟,建议等到境外离岸人民币市场有进一步的发展之后,再对境内不发展离岸市场是否成为金融业的重要瓶颈作出比较明确的判断。

  “市场推动发展”值得上海借鉴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三年时间上海要实现2015年成为全球人民币中心的目标,“没有太大问题”,目前应加紧金融基建、利率自由化改革以及对国际金融机构开放的步伐。

  尽管近期央行降息带来了利率市场化的先机,刘利刚认为,“内地金融改革仍然比我们想象中慢得太多”,毕竟距离2015年只有三年时间。

  他认为,上海在建设全球人民币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最应借鉴香港“市场推动发展”的经验。以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为例,银行在可见利益下积极参与发展市场,主动推出各种产品,两年内便形成全方位的离岸人民币市场。

  实际上,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诞生最初便是由金融机构推动,这种“自下而上”、利益驱动的方式正是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原动力。

  最近的一例便是香港交易所豪掷166.73亿港元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在全球证券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港交所试图抓住人民币国际化和商品需求的机遇,尽管香港从来都不是大宗商品集散地,港交所也全无经验。

  同时,香港监管机构从善如流,与市场参与者沟通畅顺,充分考虑采纳业界建议,共同推动市场发展。近来香港金融管理局便连续推出放松和支持人民币业务监管的系列举措,包括放宽银行人民币净头寸计算方法、推出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香港金管局成为香港人民币市场的最后借款人,以及拟推出人民币回购平台,令全球金融机构可通过有效抵押品在港获取人民币流动资金。

  香港金融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香港的人民币存款为5524亿元;今年前5个月,香港人民币债券及存款证的发行额已达1006亿元人民币。

  上海的潜力

  但也有市场参与者认为,由于受利益驱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有天然的不足。过去两年来,通过虚假人民币跨境贸易进行套利套汇的活动便从未断绝过。

  按照香港金管局的统计,离岸市场上人民币的外汇交易日均交易量约为30亿~50亿美元。有对冲基金经理曾向本报表示,不少香港银行利用自有资金进行人民币远期和即期产品的交易,类似自营交易的活动不受监管,或对人民币远期汇率走势形成影响。

  推动香港离岸市场发展的论者则普遍认为,离岸市场发展对境内的货币供应、外汇储备、汇率、利率和对国家对外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是可控的。

  夏斌指出,随着资本管制的逐步放松,境内外跨境人民币交易量的扩展,上海与香港的定位将从清晰走向模糊。临近战略过渡期末,全球各地的人民币都能从事境内的各项金融交易。

  澳新银行昨日发表报告指出,中国资本账户将持续开放,预计2015年左右将实现资本账户开放,其他人民币离岸中心也将快速发展。

  夏斌认为,到2020年左右,随着中国金融大开放时代的到来,上海人民币国际金融中心的规模将必定无疑地超过香港,并与纽约、伦敦市场媲美,成为世界级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