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坚定前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8 01:4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曹金玲
如果说“十一五”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打下一个好基础,那么“十二五”对于上海将是充满历史性机遇的关键阶段。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日前公开表示,“十一五”期间,上海在聚集国内外金融机构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市场交易量从2006年到2010年增长高达十倍。“如果‘十二五’期间还有突破的话,我们在2020年建成金融中心就比较有底。”他如是说。
根据国务院2009年发布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下称《意见》),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定调人民币定价中心
事实上,借助人民币本币优势,把上海建设成为全球人民币资产的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一直是上海的期冀所在。
“下一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将成为在金融市场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基础利率价格工具,目前发展情况非常良好,我们完全有信心,‘十二五’期末能实现其成为境外内人民币资产定价主要基准利率的目标。”方星海近日在2012年陆家嘴论坛发布会上如是表示。
根据国家发改委1月30日公布的《“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下称《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基本确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
《规划》表示,到2015年,“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成为境内外人民币资产定价的主要基准利率,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成为境内外人民币交易定价的主要汇率基准”。这事实上就明确了未来SHIBOR在利率上、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汇率上的定价基准地位。
《规划》还明确,未来要稳步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研究探索并在条件成熟后推出以汇率、利率、股票、债券等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积极培育“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定价基准的各类衍生产品”,稳步扩大信用衍生产品的种类和规模,适时开展结构性衍生产品试点。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设立的具体目标包括“八个中心”,其中五个直接与人民币有关,包括逐步形成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中心、人民币产品基准价格形成中心、人民币产品创新中心、人民币资产管理中心和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中心;其余三个则为大宗商品定价中心、金融资讯服务中心和航运贸易金融服务中心。
在上海的人民币定价中心“蓝图”中,目标是到2015年,在全球人民币产品定价中,“上海价格”具备较大的影响力,同时,在满足全球的人民币需求中,上海市场也能起到较大的作用。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所在。
上述《规划》设定的预期指标为:2015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额达到1000万亿元左右,其中外汇市场交易规模将年均增长30%,股票交易额和市值、商品期货交易量、债券市场余额等主要金融市场规模保持或进入世界同类市场前列,票据市场和信贷转让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据了解,上海资本市场未来的重点工作之一,即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债券市场发展,进一步促进场内、场外市场互联互通。按照证监会总体部署,推动以柜台交易为基础、统一监管、分层次的场外交易市场建设。同时支持期货市场推出国债、白银等品种,促进原油期货市场建设。
而上海企业也抓住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机遇,改制上市和扩大直接融资。截至2011年末,沪上市公司数量196家,约占全国8.4%,较2006年底148家增长32.4%;总市值达19442亿元,约占全国9%,比2006年底13072亿元增长48.7%;五年通过资本市场共筹资4604.7亿元,上海经济证券化率达115.2%,直接融资比重约为24.2%。
目前,上海银行A股发行事宜已获银监会批准,目前正在证监会审批之中;而上海农商银行、国泰君安、东方证券正在积极筹备上市相关工作。
此外,在完善上海资本市场体系方面,未来还将加快发展上海股权托管交易市场,充分发挥上海股权托管交易市场在促进中小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培育上市资源中的重要作用。
方星海则提出,目前是加快债券市场发展的好时机。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引入更多的境内外发行主体,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统一协同发展。
“债券市场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个是引进更多、更好的发行主体,二是引进更多中长期的机构投资者。债券市场本质上不太适合个人投资者运作。”方星海认为。
服务实体经济
实际上,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主线,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上海转型发展也将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具体来说,一方面,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会推动航运、贸易等现代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金融中心还会为高端制造业发展带来很大推进,尤其那些轻资产、融资需求不同于传统制造业的企业,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可以促使更多机构创新产品,为这些高端制造业服务。
比如,沪上已经采取多种措施支持中小企业、文化产业等的发展,包括运用科技型中小企业履约保证保险贷款、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等手段,支持科技创新和中小企业发展。又比如,航运金融服务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去年继续落实注册在上海的保险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业务免征营业税的政策,全年累计减免额达1亿多元。
此外,谈及今后一段时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重点,方星海公开指出,“十二五”期间还将推出包括石油期货、国债期货等在内的新产品、新服务;同时,吸引国际另类资产管理类机构落户上海、推出专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的新服务,以及便于国际投资者进行人民币清算结算方面的新服务等。
截至2011年底,在沪金融机构总数已达1136家,较2006年初增加52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