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不让风险发生是更大的风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2 01:5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上周末的陆家嘴论坛上,笔者印象很深的是对债券市场能否违约的讨论。

  中国的债券市场,成绩不凡,前程远大,但目前离“成熟”二字尚有不小差距,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对债券违约“零容忍”,为了不违约宁可兜底。但一个从不发生违约的市场并不是真正成熟的市场,不让风险发生可能酝酿着更大的风险。

  今年4月,市场普遍认为将会成为“中国首只违约债券”的发行方“海龙股份”,在最后一刻奇迹般地按期兑付了一年期短融券11海龙CP01的本息。这家逾期贷款为净资产4倍多、债信为C级垃圾债的公司能如期兑付,是靠潍坊市政府拿出资金作担保,银行为其提供了短期的流动性支持。

  该违约的债券不违约,该破产的公司不破产,表面看维持了市场稳定,实际是由政府出面,将企业的违约风险转由全体纳税人承担,既助长企业的道德风险(“企业在不必承担风险后果时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又淡化了投资者应有的风险识别意识,得不偿失。

  在论坛讨论中,多位嘉宾都指出,现在到了政府改变一下“保姆心态”的时候了,市场能做的事要尽量交给市场做。说债券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破产一次,不如有一个公平、透明、高效的破产清算机制,这对市场的指导和警示作用要有效得多。

  美国债券市场每年都有违约事件,垃圾债违约(高收益债)高的时候达到11%、12%,平常也有2%到5%,迟一天不付利息就是违约。中国正在推类似的“私募债”,发行主体主要是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发行对象是特定投资者,风险自担。我们并不希望违约,但某些“私募债”的违约是必然的。可怕的不是违约,是违约以后没有真正的违约偿债机制。

  只要走市场经济之路,就会有风险。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它将永远伴随我们。无论对个人还是组织,甚或一个国家,只有当其能客观认识风险、懂得风险和收益对称原则,并能学会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的时候,才能完成市场经济的“成人礼”。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