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开发商眼中经济学家总是高屋建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5 02:5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荆宝洁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想劝开发商不要涨价。当然,他也预料到了结果,这一定会招致开发商们的反对。“很多开发商对经济学家的看法是不屑一顾的。”他心里明白。
他进一步解释,消费者买涨不买跌,有时涨价的房子有人买,降价的房子却卖不动。尽管大环境不好,一些自信满满的开发商仍相信该项目在区域内独一无二,如果其他开发商涨价,自己却没有涨价,这难道不是愚蠢?但集体涨价招致的恶果,可能是更猛烈的调控政策,对所有开发商不利。并且,刚性需求消费者的购房能力十分脆弱,任何大幅提价的行为都会让市场的回暖趋势戛然而止,届时再降价只会换来更被动的局面。钟伟自嘲,也许对宏观层面对开发商集体理性的思考,不能阻止个体的非理性行为。
开发商眼中的经济学家总是高屋建瓴,和实际相脱离。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说,经济学家和开发商的实际感受是不一样的,经济学家分析问题有“框框”和既定的模式。
但有时,经济学家和开发商也站在一条战线上。有开发商曾经以20万元的出场费邀请某经济学家捧捧场,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顺便在演讲中再谈一两句项目。当然这是被有独立精神的经济学家所不耻的。如果说“出场”在所难免,也有人更愿意坚持自己的观点。
经济学成为独立学科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是学派众多,彼此承继的脉络很复杂,在总体学术逻辑上莫衷一是。经济学家和开发商们的观点总有分歧,在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看来,分歧既是因为方法论的不同,也因为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
如果说开发商的局限性在于短视和过分看重个体的利益,经济学家同样拥有局限性。经济学当然地以经济效率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即研究对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使得经济学能回答一些问题,但同时也造成经济学的根本性局限。即使在经济领域,效率也不是人们唯一的价值取向。经济学从单一角度出发来看待事物,就极大地削弱了自己对现实的解释能力,并造成自己在许多复杂问题面前的束手无策。
此外,经济学的很多描述,大多只有在法制良好,市场秩序健全等环境下才近似成立。但现实不是伊甸园,我们往往并不拥有理想中的环境。有经济学家提出,改革环境,正是我们要做的。但改革现实的代价将有多大?尤其是为适用理论而改变现实,是否会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无人知晓。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经常转发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的微博(http://weibo.com),他对许小年的很多看法表示认同。巧合的是,在博鳌·21世纪房地产2012年年会上,许小年演讲完后,就轮到任志强发言,二者都主张推进改革。
7月3日,许小年在微博上留下这样的文字:经济学家就是一职业,谋生的手段,和医生、科学家、艺术家一样,不必赋予这职业太多的社会含义。论社会功能,法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的重要性远在经济学家之上,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无法充分发挥影响力,才使经济界的“竖子成名”。而任志强作为曾背负民众骂名的开发商,认为问题出在政府,出在政策,而不是开发商的“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