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露宿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5 06:30 来源: 深圳商报

  □ 本报评论员 苗凡卒

  近两天,广州和深圳立交桥底的锥形物刺痛了大家的心,也让城市露宿者成公众和媒体关注的话题。这是个好的开始,这种关注始于锥形物,希望不要终于锥形物,露宿者的问题,早该引起更广泛的关注。

  露宿者不是广深独有的问题,它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城市越大,生活成本越高,露宿者的问题越普遍。所以,关注露宿者,不是把桥底的尖桩铲掉,或是把他们请到救助站就算功德圆满。露宿者的问题,远比想像中要复杂很多,他们需要更细致、更个性化的关注,解决他们的问题,需要投入更大的耐心和更多的资源。

  首先,从政府管治的角度,我们要能够容忍露宿者的存在。现在,很多城市的管理者都对城市形象怀有洁癖,即使不把露宿者赶走,也希望把他们请进救助站,免得留在街头,有碍观瞻。可是,并不是所有的露宿者都愿意被救助,相比起救助站,很多人更愿意露宿。所以,一个城市,要能容忍露宿者的存在,不要因为他们连救助站也不愿去就着急上火。每个露宿者都有他自己的原因,解决他们的问题,只能慢慢来。

  容忍露宿者的存在,当然不是无所作为,接下来,就要增进对他们的了解。先是要对他们的整体有所了解,比如说,香港每年都会对露宿者的情况进行调查,既有政府社会福利署的调查,也有多个民间机构进行调查。在了解了整体情况之后,政府和民间组织会再进行具体的跟进,仍以香港为例,长期露宿者都会有个人档案,一些新加入的露宿者也会立即引起社工的注意,并进行访谈。对于每个人露宿的原因,或贫困,或精神原因,或家庭变故,或生活方式偏好,都会被相关机构了解,然后采取针对性的帮助措施。

  作为一个现代都市,城市越繁华,对露宿者应该越宽容。在香港,铜锣湾的维多利亚公园是露宿者较集中的地方,这里交通方便,生活设施完善,很受露宿者喜爱。对此,政府虽然不支持,但也能容忍。同时,有各类社工和义工组织对露宿者提供多方面的协助,像香港前任律政司司长黄仁龙早年就是香港关怀无家者协会的义工,他和妻子贵为大律师,却坚持为露宿者理发,甚至结婚贺仪都全部捐给了露宿者。在英国,威廉王子曾在2009年冬天专门在街头露宿了一整夜,以体验露宿者的感受。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露宿者的生活会得到社会的关照,露宿者的尊严也会得到大家的保护。露宿已然是种不幸,谁都不应该再加重他们的不幸。

  当然,政府和公众都希望露宿者能早日离开街头,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回归工作。但是,这需要相当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和露宿者建立信任,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帮助。根据香港的经验,对露宿者关注得越早,其回归社会的可能性越大,当露宿时间超过一年,就很难再回归以前的生活方式。同时,还要让他们在露宿阶段,尽可能地参与一些社会活动,保持和社会的交流。比如说,有国际公益组织就发起了一个露宿者足球世界杯,每年在不同国家举办,参赛者全是各国社工机构组织的露宿者。由于参赛帮助很多露宿者重建了信心,相当比例的参赛者都重新找到了工作,不再露宿。

  面对露宿者的社会问题,不客气地说,我们的社会管理还处在启蒙阶段。希望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放下身段,把露宿者当做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为他们提供生存的条件和回归的渠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