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告别失落 拥抱梦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6 00:59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记者江丛干

告别失落拥抱梦想

编者按:1931年,毛泽东写下名篇《兴国调查》,透彻分析了当时赣南农村的现状,寻找到了土地革命的政策依据。《兴国调查》中的八个农民,绝大部分在调查之后就参加了红军,为共和国的建立英勇捐躯。

  80余年过去,这八个农民的后代还好吗?兴国还好吗?赣南还好吗?最近,本报记者特赴兴国,寻访这八个农民的后代,对兴国这个著名的苏区模范县做了一番再调查。

  调查表明,伴随中国经济前进的步伐,这八个农民的后代大都脱离了绝对贫困,个别家庭已步入小康,但他们依然面临着子女教育欠缺、土地收入微薄、因为疾病可能重新返贫、依靠自身力量发展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而在兴国,贫困发生率依然高达31.51%,脱贫的任务仍异常艰巨。

  兴国是原赣南苏区仍然处于整体贫困的一个缩影。赣南为新中国做出过巨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平均每公里就有三位赣南子弟倒下,这片特殊的土地,共和国不应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

  建党91周年前夕,《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兴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我们期待,在国家的特殊扶持下,苏区人民的努力将会写下崭新篇章。

  虽是雨后,夏日的阳光依旧有些灼人。6月19日下午,62岁的温常鑫草草收拾,穿着拖鞋就骑上了那辆破旧的摩托,赶往6公里外的家永丰乡洙坊村。

  山路弯弯,温常鑫返聘任教的西山小学渐渐抛在身后。一路上,老人心里多了些期盼。

  这里是赣中南的兴国,著名的苏区模范县。1931年1月,毛泽东写下具有文献意义的名篇《兴国调查》,更使兴国名声大噪。

  1930年10月,在距兴国约200公里的江西新余罗坊镇,毛泽东约请红军预备队中傅济庭、李昌英、温奉章、陈侦山、钟得五、黄大春、陈北平、雷汉香8位兴国农民,开了一个星期的典型调查会。通过对这"八个家庭的观察",毛泽东缜密分析了当时整个赣南的农村现状及土地斗争的情况,寻找到了土地革命的政策依据。

  而温常鑫,正是当年接受典型调查的温奉章的儿子。温奉章,佃农出身,是当时参加调查会的8位农民中唯一看到新中国成立的幸运者。1972年,他因患鼻咽癌病逝于家中,时年64岁。

  今年以来,随着国家新的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和苏区振兴规划的不断升温,和许许多多兴国人一样,温常鑫有了更多的梦想。

  温老师的心愿

  记者与温常鑫在西山小学刚见面不久,温常鑫便忙不迭地给村支书打电话。温常鑫说,他关于父亲是"两红人员"(在乡退伍红军、红军失散人员)的申请听说又被拒了,他很不平,也很着急。

  春节过后,配合苏区振兴规划的上报,兴国县加快了项目申报、政策争取的步伐。对"两红人员"及其家属加大补贴亦是政策争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温常鑫告诉记者,多年来,他为父亲应列为"两红人员"不知奔波过多少次了。自建国后,他们家从未因温奉章曾参加过红军得到过任何补贴。他不想再错过这次机会了。

  当年接受毛泽东《兴国调查》的8位农民,在调查会后,大部分随军行动。其中,傅济庭、陈侦山、钟得五等6人随即参加了红军,后均牺牲或杳无音信。李昌英因年已48岁,未被红军接受,几年后客死于赣州。

  而温奉章的红军经历似乎模糊难定。温奉章当时因腿疾没有被批准当红军,随红军

  向根据地退却时返家,回到村里后曾到红军后方医院当炊事员。中央红军长征后,他加入了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的红二十四师,红二十四师向闽粤边境突围时,队伍被打散,他讨饭回乡从事农耕。

  记者的到来,让温常鑫认为其父亲身份的认定多了些争取的希望。他要记者一定去看看他的家。

  温常鑫的土坯房建在一个小山坡上,低矮而破败。紧贴土坯房的墙,还竖立着一栋砖混结构的二层小楼,一楼作了些粉刷,二楼的门窗尚未安装齐全。温常鑫说,小楼是他三儿子的房子,6年前盖了第一层,2010年盖了第二层,还欠亲戚朋友的债务5万余元。三儿子有2亩来田,给别人种,夫妇俩均在外打工,除去开销一年能剩下个一两万元。三儿子生了两个男孩,一个9岁,一个8岁,已上学,平常由他和老伴照顾,吃饭、读书都得贴点钱。

  温常鑫生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基本都只读到小学毕业。三个儿子中,老大学木匠,老二学篾匠,老三学过裁缝,其中两个在外打工,一个在家种田。温常鑫认为,他们都活得不太好。

  温常鑫有一个弟弟。2002年农历6月,他弟弟两夫妻晚间在田边上抽水润二季稻秧苗,因潜水泵漏电,双双触电身亡。

  1965年,初中毕业的温常鑫开始做民办教师,1985年转为公办,先后在永丰乡多所小学任教。两年前,温常鑫退休,后被曾任教过的西山小学返聘,每月得到补助600余元,加上退休工资2300多,月收入约3000元。他老伴还有1亩来田,免费给别人种,每年可得国家农田补贴约100元。

  温常鑫告诉记者,如果不是他和老伴病痛多,以他现在的收入在农村应该过得还可以。"但治疗自己的腰椎间盘突出和老伴的十二指溃疡、痛风等,陆陆续续就花了六七万。"温常鑫说。

  他找出了温奉章晚年的照片和《兴国志》上对温奉章的记载,力陈他父亲百分之百应该算红军失散人员。他还提到,上世纪60年代末,新余在罗坊镇筹建兴国调查纪念馆时,曾两度接他父亲去作报告。

  温常鑫的三个儿子一直怪他未能落实好温奉章"两红人员"的待遇。他希望政府能给他及后代们必要的帮助,同时对其老土坯房的改造提供补贴。

  去年冬开始,兴国所在的赣州市已着手补助"两红人员"及家属的土坯房改造,补助最高可达4万元。

  八个家庭的再观察

  《兴国调查》中的8个农民,都居住在当时兴国县的永丰区。原永丰区处于赣南之兴万赣(兴国、万安、赣县)三县的交接处,对于观察苏区具有典型意义。他们的居住地,5处属于现兴国县永丰乡,3处属于现兴国县均村乡。

  6月17日至20日,为了寻访这8个农民的后代,以此为样本观测苏区的振兴之路,记者在永丰乡、均村乡等地来回穿梭。除了温常鑫夫妇,记者还见到了钟得五、陈侦山、雷汉香的后代们。

  钟得五的独孙钟来发今年60岁,住在均村乡三坑村。其父钟贤禄92岁,身体尚可。从钟来发2009年建造的三层小楼望过去,隔过一片水田就是他们已经废弃的老屋。钟来发说,他有三女一子,儿子又有两个小孩,目前四代人住在一起。做新房当初花了12万多,还欠亲戚一些钱,装修是这几年慢慢弄起来的。父亲得到过3万元的建房补贴,目前每月还有700元的补助。对于生活,他感到还算满意。

  但钟来发还是感叹,靠田地赚不到钱。他们家7口人,总共5亩多地,其中2亩因靠近山林,常有野猪糟蹋只得荒废不种。他算了笔细账,说明种田除去种子、肥料等成本,也就赚到个自己的人工费。家里的山林因以松树杂木为主,也无多少经济价值。钟来发说,如果儿子儿媳不外出打工,这日子就难过了。

  住在均村乡长教村的雷贻来59岁,是雷汉香之孙,家里还有老伴、儿子儿媳和一个小孙子,儿子在外打工,儿媳妇在家务农。有土地2.2亩,分布在5、6个地方,细碎化程度高。现住的房子是1994年盖的,土木结构,典型的"四扇三间"户型,约120个平米,地板和院子都已水泥硬化;房子旁边有两间土砖平房,一间是厕所,一间是厨房,土木房子全部用来住人。雷贻来说,他正打算盖一栋三层的楼房,儿子已经拿了4万多,还缺不少资金。最大的烦恼是老伴有心脏病,需要常常去医院。

  陈侦山的孙子陈藏德家是记者此行看到的最殷实的农家了。在永丰乡菓溪村一马蹄形山体的半山腰处,矗立着一栋钢混结构的乳白色楼房。立于院子四望,周围环境尽收眼底,颇有几分"一览众屋小"的气势。为方便出入,房主由山脚专门开了3米宽的盘山车道通到屋前,只是路面尚未硬化。屋内家用电器齐全,还置有电脑。陈藏德夫妇因在福建漳州做水泥模板生意,长年在外,只在春节时返乡,家里留守的是75岁的老母刘秀英和一个正在读书的儿子。身体还非常硬朗的刘秀英介绍,丈夫已去世多年,她有5个儿子10个孙子孙女,陈藏德排行老四,是5个儿子中最富裕的,好的年景一年可赚20万,在福建有一辆皮卡。此房已建10多年,360多个平米,上下共10个大间,共耗费资金20余万。

  在山下靠近村委会处,记者还走进了陈藏德的三哥陈藏兴家。47岁的陈藏兴会泥水匠手艺,曾在漳州和陈藏德一同做生意,近两年在家乡承接些小工程,收入尚可。谈话中,操着一口较流利普通话的陈藏兴透着一股见过世面的干练劲,颇有些乡村能人的味道。

  而傅济庭、李昌英、黄大春、陈北平的后代,因时间所限,记者未及拜访。

  他们过得还好吗?

  据兴国县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胡玉春介绍,除去陈侦山的后代们,其余7户虽各有各的故事,但总体看差不多,其生存状态在兴国农民中大体上处于中下游的水平。

  2011年,兴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61元。考虑到这些家庭的打工收入,这个判断应该基本准确。

  胡玉春长期研究苏区历史,有"兴国活地图"之称,对这8个家庭曾做过多次跟踪调查。

  兴国人的小康梦

  1988年,江西省社联和兴国县社联曾联合考察这8个家庭的生产生活状况,并同毛泽东当年的调查进行了比较分析。胡玉春是此次调查的参与者之一。他告诉记者,当时的结论是,他们的生存状态与50多年前的先辈并没有实质区别,他们都没有脱贫。

  虽然依照新的国家贫困标准(人均纯收入2300元),8个农民的后代们现在几乎都脱离了绝对贫困,但胡玉春提醒,这样的脱贫只是说可以维持温饱。在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今天,此标准显然还太低了。

  他同时说,他们的脱贫主要源自于打工收入,而外出打工所带来的家人分离、子女教育欠缺等等其实是一项很高的成本,是否也应该计算在内?除此之外,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并未能有效地降低农民看病的成本,一场大病还会使他们重新返贫。更深刻的危机是,8个农民的后代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很低,即使孙子辈、重孙辈上大学的也寥寥无几,他们日后改变命运的通道又在哪里?

  而让很多兴国人更失落的,是在这个近80万人口的大县,还有无数人处在更贫穷的境地。按照国家统计局赣州调查队今年3月的调查,在兴国县65万农业人口中,有20多万人其2011年的人均纯收入不足2300元,兴国的贫困发生率高达31.51%。同期,江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892元,全国的数字是6977元。

  苏区时期,兴国全县23万人口,参军参战的达8万多人,为国捐躯的达5万多人,全县姓名可考的烈士达23179名,长征路上几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兴国籍将士倒下。这个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过巨大牺牲的苏区模范县、红军县、烈士县和誉满中华的将军县,在建国60余年后,依然在咀嚼贫困的痛苦。

  对于兴国而言,人均耕地不足0.7亩、创业传统缺乏、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底子薄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地方财力严重不足尤其是国家支持不够、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失血"严重等等,是其60多年来深刻的无奈。

  好在,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意见》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战略定位是: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和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20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

  兴国县委书记何舜平告诉记者,兴国振兴仅仅依靠自身力量很难实现。兴国将抓住苏区振兴和扶贫攻坚两大历史机遇,发扬"苏区精神",苦练内功,继续创"第一等工作",紧扣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两大主题,在2020年和全省人民、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

  何舜平透露,国家对原中央苏区的扶持政策包括特殊财税政策及重大产业项目等方面。兴国正努力争取中央财政更多的转移支付,全力做好保障性扶贫和产业扶贫,认真抓好教育卫生、住房社保等公共事业,努力解决土坯房改造、农村安全饮水、红军后代及"两红人员"住房改造等问题;交通设施方面在推动昌吉赣客运专线在兴国设站及尽快启动兴国至赣县的高速公路建设等;央企大唐国际在兴国的风力发电和火力发电项目正在对接中,一旦可行将极大地拉动兴国的经济发展;氟化工工业园已经获批……

  胡玉春说,未来的兴国调查,或将内容全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