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勇:今年宏观经济走势较悲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5 13:40 来源: 新浪财经新浪财经讯 2012年2月25日,由《证券市场周刊》《财经》主办的“2012全球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在北京举行。图为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
李慧勇:还是非常感谢《证券市场周刊》给我们提供这么一个机会,能够跟来自各界的嘉宾做一个分享。最近因为作为卖方主要工作是路演,在路演过程当中发现,大家对中国经济有时候给的指标不一样,预测逻辑大相径庭。因此我想简单谈一下自己做宏观经济预测,或者看宏观经济形势的几点看法。我觉得第一我们大家都认识到,刚才刘主席也讲了,不能抛开全球看宏观,全球都在调结构,全球都在再平衡,比如美国想出口翻一番,中国也想做大制造业,提高产业升级,这里面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应该是在大家相互追赶的过程中判断我们中国经济的问题。
第二,我觉得要看长期问题,在一个长期的框架下才能够更看清楚短期问题,比如全球面对再平衡,欧洲会面临失落十年,比如中国经济可能会面临减慢,以及城市化的减慢,这是第二个观点。但是大家对第二个观点比较认同,谈论也比较多。比如我们也看到对中国中长期经济比较悲观,动不动就用这些理由来做论据,人口红利不在,城市化可能要减慢,所以说中国经济要下台阶。
第三,我觉得是最需要强调,作为一个总结,长期问题是长期问题,短期问题是短期问题。我们看短期问题,要站在长期视觉,站在短期视觉,但是我们不能把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混为一谈。在去年年会也跟大家交流过,我是不太主张用长期问题来说明我们短期的周期性波动。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当期经济面临问题有长期问题,但是我们觉得不外乎还是一个短期周期性问题,而不能说城市化率放慢了,人口问题要凸显了,中国经济可能今年比较困难。我说其实两个也都对,但是这二者之间并没有一个必然联系。
但是,大家最关注我们对中国经济今年怎么看,我说按照我们刚才分析的逻辑,首先要看你对中国转型之路怎么看。假如你认为转型就是一个非黑即白的过程,我说你的结论肯定是比较悲观。但是你假如认为中国经济在比较粗放的增长和未来完美,有效增长之间有一个过渡地带,而这个过渡地带可能有一段时间,比如3年,5年,甚至10年,我们有理由从逻辑上,从一个方法论上对当前的中国经济持一个相对乐观的态度,站在这样一个乐观的背景下面,我们才能更准确分析经济数据,而不是被经济数据牵着鼻子走。
我们是一个乐观派,我们乐观的理由就在于,我们会看到有很多问题,但是我们非常相信,刚才项部长讲的一句话,方法永远比困难多。比如说,我们面临外需问题,我们面临内需的问题,我们面临增长方式提升的问题。但是,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三个转换来找到正确的一个解决方案。第一个,我们提了一个观点叫做“构筑全球经济外循环”,大家知道中国被诸多国家质疑为一个贸易保护贸易倾销,是一个贸易不平衡的国家,尽管我们认为不是这样子。为什么有这样的格局,我们全球加工中心地位决定我们是腹背受敌。第一我们输出消费品到欧美,但是他们不允许我们进口需要的东西,我们对他们是巨额贸易顺差。同时,我们又缺乏原材料,缺乏零部件,我们从日本、台湾、巴西、澳大利亚进口,结果他们又不太需要我们能够出口他们的东西,我们对他们形成巨额贸易逆差。这样一个格局实际上是一种不稳态的结构,我们建议将来建成双稳态结果,我们希望争取市场经济地位,能够进口我们需要的地方,频频走进欧美,从而取得对他们的平衡,这是第一个平衡。
同时,我们也在走访拉美,澳大利亚等资源国,我们希望提供我们能提供的东西,这样的话实现跟他们的贸易平衡。假如这样的话,其实中国经济外需问题就解决掉了。当然对于内需来讲,大家也比较关注,我们内需到底在什么地方,我说完全可以把刚才我们对外部全球经济分析模式嫁接到中国。中国地域非常广大,可能不光是不能用一个国家,一个经济发展水平去进行分析,我们就可以把中国简单分为发达的东部和偏落后的中西部,东部达到欧美水平,而中西部是拉美和非洲的水平,我们可以看到国际上的方式,消费国,加工国等模式完全嫁接到中国国内,东部是一个产业制高点,中西部成为制造种地,进行良性循环,同时也解决我们消费市场以及消费生产的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经济前景是相当光明。
当然,基于这么一个判断,我们对短期增长应该有信心。但是今年比较悲观,悲观理由很多,我觉得出口,刚才几个老师也讲了,更多讲的是投资。我们约定俗成房地产投资有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投资要大幅降速,比如说简单09年。我们投资增速,房地产投资增速2%,整体投资增速仍然可以达到20%以上。这样就是一个政府投资的逻辑,比如政府放松垄断,比如我们一度为了避免经济过热被搁置“十二五”该投的项目。还有占的比重,可以看到各占50%,这个图就能看出来,去年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比较热,政府投资是主动投资。按照这么一个市场退,政府进的格局,投资20%以上没有太多问题。因此,我们觉得没有理由悲观。
当然,做宏观问题一个特殊体会一定要立足于微观看宏观。这里面我们刚刚总结了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非常让人振奋的结论,地方建设热情仍然比较高涨。大家看一下我们有可比数据25个省份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这是大家最担心的。今年平均是22%,去年可比增长目标是21%,基本持平。可以说,我们并没有看到资源约束,转型导致的调整目标大幅下跌。所以,我觉得好多人说地方没项目,我觉得可能忽略了地方这样一个自定的数据,这是在国家引导转型,希望降低增长速度背景下,地方政府思前想后给出的数据,这是值得让我们相信。
再看一下GDP目标,国家也许会把全国目标下调到7到7.5,但是我们看一下有可比数据30个省份怎么样,去年是11基本持平。因为看到有调减调增,但是整体上并没有出现很多人说的地方政府增长乏力,把目标大幅度下调。总体我们对于中国经济是一个乐观态度,基本上全年8.6,前8后9,拐点可能是在二季度,因为我们也许能在二季度看到房地产投资能够在第一位达到平衡,世界经济可能走出阶段性的低迷。当然,我不是说世界经济长周期调整,只是从数据上来讲下半年好一点。第三,我们看到政府项目乏力,推动经济回升。因此,我们经济学家观点就是转型着重三项,我们不必要悲观,增长速度会减速,但是有政府投资做后盾,我们应该乐观,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