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联储批评者彼得-希:联储正制造虚假繁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31 04:36 来源: 新浪财经

  新浪特约记者王思维 发自华盛顿

  美国的政治中心首都华盛顿特区面积其实不大,但这个“小”城市却因为它的自由和大气,容得下不同的声音;在这里,不同的观点流派互相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美国东部时间3月29日下午3时,就在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完满结束其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商学院的公开课之后一个小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欧洲太平洋资本公司的总裁彼得-希(Peter Schiff)在距离校区仅几个街区之遥的理性基金会中心对伯南克的讲座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彼得的讲座吸引了不少刚从伯南克的课堂里走出来的学生和媒体。讲座中,他毫不留情地批评了美联储的财政政策,直指联储一手造就了2007年的房市泡沫,且至今仍未走出政策误区。

  无论在学术界还是民间,彼得都有一定的名声。这位常被邀请到美国主流电视台财经节目作经济评论的高级投资经纪人,是少数几个准确预测了2007年金融危机的经济学家之一,而此后的声明鹊起让彼得获得了更多学者和政客的关注。他曾在2008年助阵朗-保罗(Ron Paul)竞选总统,成为后者助选团队的经济顾问。同时,彼得也为自己在推特(Twitter)和视频网站Youtube上建立了频道,定期更新经济评论。

  一个名为《彼得-希是对的》的视频曾于2008至2009年在Youtube上广为流传,视频集合了2005年至2007年间彼得在各种财经节目中的言论片段。在这些片段里他发表了对美国经济根本问题的见解,并多次发出“美国经济即将崩溃”的预警,他也由此获得“末日博士(Dr. Doom)”的称号。 

  彼得还曾在2011年“占领华尔街”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亲身到纽约华尔街与打着“百分之一”旗号的草根民众直接对话。

  彼得这次的公开讲座,同样离不开他一贯自由资本主义者的论调,对美联储财政政策批评了一番。除了回顾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2007年的房市泡沫、当前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高企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外,他还谈到了目前美国担负的庞大外债以及备受关注的中美两国债务问题。

  彼得认为美联储正在犯着在大萧条时代犯下的类似错误——货币超发导致通膨愈演愈烈,消费者价格指数不断攀升;造成繁荣盛世的假象,最后导致资本市场泡沫爆破,全国陷入金融危机。

  提到1929年,彼得认为,美联储没有采纳时任财长安德鲁-梅隆(Andrew W. Mellon)关于大幅削减政府支出以抑制通货膨胀的建议,是一个毁灭性错误;而现在的美联储正在重蹈大萧条的覆辙,依靠过量发行货币、抑制银行利率这样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市场,造成一派虚假繁荣。

  同时,他认为美联储应该为2006年的房市高峰和2007年的房市泡沫负上大部分责任,而非迁罪于华尔街,“用廉价的金钱来驱动房屋市场,美联储是这场驱动的主角,而企业的角色只能算次之”。

  他认为彼时在任的联储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虽明知问题的症结,却受困于政治集团利益对问题视而不见,没有及时作出正确对策防止泡沫的形成。

  彼得进一步认为,房市泡沫爆破至今将近五年,美国经济不仅没有从中复原,反而越陷越深,泡沫越来越大:美联储不断过量发行货币和抑制利率,导致了低存款率,本来就是当初美国从世界最大债权国走向最大债务国的重要促成因素;如今这个政策并没有矫正过来——越来越多的外债便是证明。

  彼得断言,这样走下去的结果是,美国将无力偿还自己的债务,“短期看来,这些刺激政策总是显得美好的,但显然这是毒药,长远来说,这是个灾难!延续现在的财政政策,只会再次毁掉美国”。

  讲座中,一位刚从伯南克讲座中过来的学生戴维(David)提问:从历史的曲线看来,没有美联储的19世纪里,经济从较长的时间区段来看总体能保持稳定的走向,但如果我们截取较短的时间区段来观察,会发现每年间的波动其实很大;从这个角度来说,有没有可能我们现在出现的波动也只是短期现象,而长远来看会是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

  对于这个问题,彼得没有正面回应,他反问了一句:“你认为目前的状态有可能会持续地稳定下去吗?”

  对于政府那些没有可持续效果的稳定经济手段,彼得认为那都是每一任政治家获取连任所作出蒙骗大众的权宜之计;而为了美国经济的长足持续发展,最彻底的做法应该是清除坏账、资产重组、体制重建,“显然没有哪个在位的政客愿意冒这样的风险”。

  讲座后,彼得在接受新浪财经独家采访时谈到了中美债务这个话题,他认为,“那些购买美国国债的债权国应该为美国的债务负上一定的责任,他们让美国的债台高筑”。

  对于中国不停购买美债,彼得的反应是:“坏事,太坏了!(Oh bad, too bad!)”他解释道:“于中国,他们显然可以把钱投资在别处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回报;于美国,债务越积越多迟早会让美国面临债务崩盘无力偿还的局面。这对所有人都是损失。”

  一位名叫安德鲁(Andrew)的亚裔男生也从伯南克的课堂上赶来讲座现场,当他被新浪财经问及对彼得讲座的感想时,他提到了一点,彼得并不是政治家,“他不在其位,说起话来当然也没有利害关系,而伯南克对政策的见解显然是他作为美联储主席的分析”。

  不过安德鲁也表示,各种说法都有它们的道理,“我听到了截然不同的声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