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石洪卫:十二五期间钢铁需求分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9 11:57 来源: 新浪财经
冶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石洪卫 冶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石洪卫

  新浪财经讯 由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办的“第九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于5月28-29日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创新与服务-中国期货市场的改革开放”。新浪财经全程图文直播本次论坛。以下为冶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石洪卫致辞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朋友上午好!很高兴受到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邀请来参加今天的会议,今天会议给我定的主题是,谈一下“十二五”钢铁的需求分析。大家知道钢铁需求的分析预测是一个很不准的事情,但是我想钢铁工业的发展还是有一些规律性可言,至少可以判断一些它的趋势。

  我今天给大家汇报三个方面的情况:第一个对钢铁工业发展的规律性和经验性的认识,因为通过这些可以对大家判断中国的钢需求很有帮助;第二个钢铁产业运行的概况,因为刚才屈秘书长已经详细介绍了整个钢铁产业的运行情况,我这里只是概括,也是为了印证一些规律性的经验;第三个对未来的钢需求做一个判断。

  钢铁在国民经济当中占的比重也很小,创造就业也就是在4%左右。第二个钢铁工业是工业化的支撑产业,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人均钢消费在工业化中起一个高速增长,到后期实际上进入了一个低速增加期。到了后工业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峰值的回落。钢铁工业还有一个特征,它实际上内需主导型产业,从这张图蓝色部分是世界钢材的贸易量,世界钢材贸易量随着世界钢铁产量增长有一些起伏,但是世界钢材贸易量在下降的,现在基本上下降到了去年的20%左右。再有一个,大家可能知道03年以来,特别是04年以来,进行了很多次的宏观调控。像日本、韩国、欧洲曾经都对钢铁进行了强烈的干预和调整,有的是上升到法律层面,而我们现在也就是产业政策层面。

  钢铁企业布局的基本准则是资源全球配置、生产贴近市场,钢铁产品不同的材质,不同的交割周期和不同的数量,决定了它并不适合大范围的运输。德国钢厂的布局一定要跟工业区要吻合,要跟产业集群相温和的。再看美国的钢厂布局也这样,美国三大工业区,钢铁布局基本上在这个区域之内,日本也是如此,红的圈是经济带,黑点是钢铁企业的布局。韩国更是如此,韩国东西宽也就400多公里,都在合理运输范围之内。咱们看一下国内钢铁的主要概况,刚才也讲了现在钢铁的固定资产投资还保持着较快的增长,从2001年以来钢铁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十二五”期间,钢铁固定子投资年均增长了46.1%,钢产量年均增长了23.8%,“十一五”期间,钢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了14.0%,钢铁量年均增长11.1%。

  钢铁工业实际上现在可以说已经从高的增长转为了非常低的增长,但是我这里要强调的跟刚才屈秘书长讲的一样,搞钢铁的人还是要坚定信心,因为现在是钢铁需求增速的下滑,并不是绝对量的回落,未来也应该是这种趋势。大家看一下这张图,红的是月均日产钢的水平和消费量,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钢需求是顶峰,这三四年以来钢的需求在波动当中呈上涨趋势的,只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低速增长。另外一个造成咱们利润比较低迷的,咱们看一下钢铁工业的主要生产,原燃料价格始终在高价运行的,矿山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说铁矿的投资年年在上涨的。但是上涨以后目前来讲,现在咱们国家把原矿折合成铁金粉的话是4亿多吨,有一半的产量它的完全成本,可以说是高于100美元甚至120美元以上的。这张图说明什么,柱形图是国产矿的产量,上面是铁矿石的进口价格,大家能从这个图看到什么?国产矿的产量可以达到4亿多吨铁金分的折合。从咱们用的焦炭、焦煤,我们国家在推装备的大型化,焦炭的需求量在高度上升的,咱们国家的焦煤,颜色越深的是优质焦煤,这种焦煤在咱们国家是短缺品种,您看新疆焦煤也不少,在这种情况下稀缺煤种和装备的大型化,也造成了煤原料始终在高价运行的。

  再来看未来的钢需求,可以这么讲在工业化的中期,由中期向后期的过渡是高速增长向低速增长的,总得来讲还是处于增长期。再来看咱们国家三次产业比重,从你成为第一,比重最大的,一直到退出比重最大的。现在看三产的增长是一个向上的趋势,而这个第二产业的比重始终是有所波动的。也印证了咱们国家在工业化中期和过渡期,这个必然以后由高速增加转为低速增加。咱们国家人均钢消费,去年和前年钢的统计当中,漏统基本上有两三千万吨。再看世界上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来看,左上这个图是美国的,人均也就600多公斤也就到头了,底下是德国和日本,它的略高一些,德国和日本是制造业大国,他们出口的钢过多。

  再来看看中国钢需求,实际上钢铁需求跟工业化是最直接的关系,中国工业化进程应该跟国外是一样的,但是中国的工业化跟已经完成的工业化相比有五点不同:首先中国的工业化是非整体化推进,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发展差异非常大。现在在中国占GDP将近50%的地区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或者进入了后工业化后期,但是占了55%左右的地区还在工业化中期,进入后工业化和工业化后期的从人均的顶峰跌落,或者是高速增长。这一些还在支撑着钢的需求;第二个跟世界上的不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它在高效钢材的研发和使用技术上有后发优势,现在高效钢材的使用会降低钢材的单位消耗;第三个中国的工业化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大家知道在70年代的时候没有这么多的计算机,现在计算机制造业也是带来大量的工业产值,但是并不带来大量钢的消费;第四个土地资源和要素价格的变化,导致钢消费强度下降;第五个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将开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如果人均600多公斤钢,大概也就8亿吨,所以现在咱们的钢产量,去年公布的数据是6.8亿多吨,但是这6.8亿多吨当中河北省可能是漏统了首钢在河北省一千多个钢产量,因为河北钢铁协会统计的数据跟河北省统计局的数据略有出入。消费量应该是六亿四千多万吨,所以人均也就到了500公斤,离600公斤的峰值差得不算太远了。

  再一个未来的钢消费主要在哪儿,国家快速铁路网的建设,特别是蓝色部分,主要在东北和西部地区,这一些建设还是要持续推进的。最后还有一点,现在产业集群的产业转移,形成新的产业集群的建设,这是一张安徽的地图,每个区域都有产业集群的定位,这些都是形成钢铁消费新流向的领域。最后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展示这张地图说明一些问题,钢铁工业随着上一轮经济的腾飞,中国钢铁工业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通道,十年下来钢铁资产固定投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钢需求不足的时候;第二轮实际上是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之下搞的淘汰落实,而形成的产能置换,以小变大,以及加上节能环保的投资,应该这是第二个特征;第三个特征,实际上这一两年开始显现的,甚至在今后一两年还再继续发生的,原有的钢材境流入地的钢铁固定资产投资,按照“十二五”钢铁工业规划的导向,像防城港、湛江,两广每个地区的产量现在也就是不到两千万吨,现在形成的是什么?新疆在建、内蒙在建,西宁钢厂在建等等,包括现在还有黑龙江,还有广西、广东的项目。这些东西都建完了以后对产能布局应该是一个好处,同时也会带来钢铁产能进一步扩张,带来新的钢材流向的变化。原来传统的钢材流出省和钢材流入省之间,肯定会出现一个钢材流向的变化;第二个宝钢武钢的本部,因为他们两个都在这儿建了新的基地,他们的流向会不会往南走,会不会形成新的流向,所以未来钢材市场的竞争我想会更加的激烈,这种微利状态也确实难以短期改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新建产能,通过优势的装备对下一轮的竞争可能就会产生优胜劣汰。谢谢大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