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债市阴霾或散 债基引擎仍在驱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0 04:1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颖桦

  2011年7月以来,在遭遇城投债信用风波、存准金新政和中石化可转债等等众多利空消息的冲击下,国内债市遭遇了凄风苦雨。而避险利器债券基金也不能避免下跌,过去的三个月间,债基“避险”功能失灵。据光大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9月3日,过去三个月的债基收益表现为-3.31%,而同期主动型股票基金的收益率为-0.89%,差距明显。

  这一次,曾经作为基金业主引擎的债基前景究竟何去何从?他的驱动力是否仍在发酵?

  债市阴霾何日散去?

  如果将时间拉回最近一个月,可以发现,有些事情正在起变化。

  众禄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8月上证指数下跌4.98%,而债券型基金平均下跌1.04%。而光大证券的研究显示,截至9月3日,最近一个月债券基金的收益率为-1.38%,而同期主动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为-3.75%,指数基金的收益率为-4.99%。

  如果将目光从二级市场的表现再衍生到基金发行端上,可以发现这种变化尤为明显。

  天弘添利A于9月2日结束第三次开放,而这次开放申购给长期低迷的基金发行迎来了久违的“末日配售”机制。天弘添利A本次开放再次获得超额申购并启动比例配售机制,最终确定获配比例为84.94%。其背后的发行背景尤为关键,当前单只基金发行规模难超10亿元的环境下,添利A在一天的开放日内销售超过8亿元,据了解,这是该基金自成立以来连续第4次在一天之内出现销售一空的情况。天弘添利是一只分级债券型基金,添利A为具有固定收益利率约定的品种。

  而这与其本身的业绩不无关系,截至9月7日,今年开放式债基涨幅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天弘添利分级A、中银稳健增利、华安稳固收益。三者的收益率分别为2.67%、2.55%、2.40%。

  债基“末日配售”机制的再次启动或在宣告:债市上的阴霾或已到了明朗之日,这其中的关键或在于监管层调控态度上。

  “今年债券市场主要的投资者都低估了央行调控的决心,这是市场主流的看法。”天弘基金固定收益总监兼固定收益部总经理陈钢对记者指出。陈钢有着9年固定收益研究与投资经验,曾担任过银华基金机构理财部年金和债券研究高级经理,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高级投资经理。

  然而今年的调控手段频出,存准金率与利率一再上调,这无疑把债券市场中各方投资者的预期一再改变。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债券市场表现令人失望,需求在减少。而从供应的角度,却在持续增加。

  “以往信贷控制的时候,信用债发行会相对增加,因为两者间有收益率的比较,当信用债收益率过高时,发行人就会推迟或取消发行。但今年信贷的控制格外严格,发行人对于发行利率的敏感性下降,在利率上升的情况下,依然有很多发行人坚持发行信用债券,从供应的角度较往年更大。”陈钢指出。

  这两者相结合,导致了今年债券市场的下跌程度较以往有所不同。然而,决定债市的关键因素——监管层的调控力度或已接近了尾声。

  关键考虑因素是存准金的调整幅度。“其实存款准备金最优利率是23%,今年以来的存准金调整中,每次调整市场都偏向于认为已经接近尾声,但是实际上远远未到,因为监管层的预期还未达到。”一位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负责人对记者指出。

  然而,随着受保证金存款纳入准备金缴款范围的新政出台,这个信号或已到来。东方证券的固定收益研究指出,如果存款准备金率每次上调按0.5个百分点来计算,这次新政对于大型银行来说相当于上调1.58次存准率,而中小银行相当于上调4.86次存准率。

  “如果按实际影响对大行来说相当上调了1.5%的存准金率计算,那么经此次调整后的实际存准金率已经达到了23%。”陈钢指出。

  中石化可转债2.0版冲击

  然而,即使笼罩在债市头上的阴云或已初现曙光,但是细分债券品种来看,其中的分化依然明显。

  首当其冲的是可转债市场,这与中石化可转债2.0版的上市有着直接的关系。8月29日,中石化新发300亿元可转债的消息,令可转债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今年2月23日,中石化已经发行了一期石化转债,总规模达到230亿元。

  受此影响,当日转债市场就出现大幅波动,其他多只转债均出现大幅下挫,最大规模的几只转债均出现大幅下跌,石化转债下跌5.61%,工行转债下跌4.28%,中行转债下跌2.7%。

  事实上,中石化可转债2.0版给债市带来真正的影响在于,打破了转债市场原有的固有理念,历史上上市公司倾向于转股成功,而新的案例证明,中国石化已不指望第一只转债的持有人转股,希望通过发新债解决老债的还本问题。这意味着第一只转债的价值将会向纯债券靠拢,但其票面利率极低,因此价格暴跌在所难免。

  这背后的意味更为深长,当一个打破规矩的黑天鹅出现时,市场担忧其他巨无霸会否相继效仿中石化发新债解决老债的方法,使得可转债市场面临巨大的扩容压力。

  “这个时间改变了可转债市场的理念,虽然这种事件不可预知,但是它只有在弱市中才会出现,说明企业的融资方式出现困难,如果在市场别的融资方式非常顺畅的时候,不会出现中石化这种情况。”陈钢指出。

  与之相关的债基也走势低迷,据众禄基金研究指出,8月份华宝兴业可转债、博时转债C、博时转债A等则表现较差、跌幅居前。其中截至8月底,众禄基金的数据显示,华宝兴业可转债该月度净值跌幅为-4.99%,博时转债C为-4.21%,博时转债A的跌幅为-4.2%。位居8月债券型基金净值跌幅的前三位。

  在未来债市波动性可能仍然较大的情况下,选对品种成为关键。“在大的债券牛市中,任何品种的债券收益率都会上涨。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可能暂时不会出现,但是会有小型或者是中等的牛市出现,这种情况下,对于选择债券品种本身更为重要。”陈钢指出。

  根据同花顺数据,在2010年中报期内,整体基金持有可转债市值444.5亿元,占债券投资比例的11.45%,而基金整体持有国家债的市值为311亿元,占债券投资市值比例为8.01%,而企业债和金融债仍为基金持有债券的主流之选,其中基金持有企业债比例最高达到了25.82%,其次是金融债,占比为22.19%,而短融债则为16.47%,央行票据为15.79%。

  而未来,基金或选择更为高信用级别的债券作为投资标的。“在没有看到确定性的大牛市情况下,我们未来更多会以高信用品级品种作为投资标的进行操作,因为这些品种在大的波段时,会有更高的流动性,这样可以实现波段操作。如果是大的债券牛市时,我们才会把投资品种延伸到低信用评级的品种上。”

  事实上,今年以来债基的表现也显示了品种选择的重要性,尽管债券基金整体表现不佳,但仍有两类债券基金表现出色。

  首先是纯债基金,比如嘉实超短债、华安稳固、嘉实稳固等基金,该类基金主要投资短期票据,成功避开了股票、长期债券的下跌风险,今年还取得了正收益。上述三只基金截至9月5日,分别取得了0.15%、0.29%、0.3%的上涨。

  另一类就是分级债基的优先份额,比如天弘添利A、长信利鑫A、富国天盈A等,因为产品自身的设计优势,该类份额都约定了每年的固定收益,无论市场跌幅多大,其收益都能获得保证。

  债基引擎驱动力仍在发酵

  一边是债市大环境的阴霾有望散去,一方面是个别品种的风险犹存,在这种情况下,曾经风靡市场的债基是否还能成为基金公司发展的驱动引擎?

  近期的天弘添利A的火爆认购或为着力发展固定收益产品的基金公司打了一针强心剂。事实上,接下来的时间或为债基等固定收益产品发行的黄金时期。

  一边是债券市场压力逐渐变小,另一方面,债券市场收益率已普遍升至历史最高水平,这意味着配置的机会已然出现。

  8月份债券票面利率已创下历史新高,一年期及以上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的平均收益率均已超过 6%,高于国债、金融债及定期存款,收益水平已处于高位,甚至创下自2008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众禄基金研究指出,从配置的角度来看,意味着即便期间不做任何的交易,仅仅持有该类债券就可以获得6%以上稳定的票面收益,债券市场蕴含着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很多基金已经捕捉到了这一建仓机会,据中国债券网的统计显示,截至8月底,8月份基金逆市加仓债券增持了533.13亿元债券,加上7月基金增持的666.97亿元债券,基金最近两个月合计增持了超过1200亿。

  值得注意的是,分级+债券型基金的创新仍在发酵。其中涌现出的特色是杠杆率的提高,间隔期和封闭期的多样性。而据了解,作为天弘基金旗下的第二只分级债券基金产品,天弘丰利分级债券型基金已获证监会批准。丰利A的开放间隔将延长至6个月,约定年化收益率将提升至1年期银行定存利率的1.35倍。丰利B的初始杠杆将提高至4倍,封闭期将缩短至3年。

  以天弘丰利为例,据天弘基金介绍,丰利A的开放间隔期设定为6个月,相比添利A有所延长。其次,目前市场上的封闭型债券基金,其封闭期普遍在3年左右,作为内含杠杆放大机制的分级债券基金的B类份额丰利B的封闭期调整为3年也是顺应了市场上的这一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杠杆的提高成为分级债券基金的发展趋势之一,以丰利B为例,初始杠杆调增为4倍。“考虑到天弘丰利为一级债基(不进行二级市场股票投资),相对于股票型基金来说,其风险可控性强,收益也比较稳健,适当提升杠杆比例有利于增强收益预期,更好的体现丰利B稳健配置型工具的特性。”天弘基金市场部负责人指出。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