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有望平稳收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6 09:14 来源: 股市动态分析

  赵迪

  曾身陷雷曼破产的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终于有望平稳收官,华安基金表示,将如期兑现其在2008年9月做出的对华安国际配置所持结构性保本票据的保本承诺,同时还将确保投资者及时按基金初始发售的面值收回本金。

  2008年9月18日发布的《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所持有的结构性保本票据保本责任的公告》,如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第一个投资周期届满之日(2011年11月2日),以美元计价的结构性保本票据的资产净值低于原投资的相应结构性保本票据本金,公司将以自有资金弥补该等资金缺口。

  而根据华安基金9月20日发布的公告如弥补了该等资金缺口后,基金份额净值仍低于基金初始发售面值,华安基金还将继续以自有资金补足基金初始发售的面值。这无疑进一步维护了广大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给投资者彻底吃了“定心丸”。

  2006年11月2日,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正式成立,掀开了国内基金投资海外市场的大幕。在首个投资保本周期内,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突遭雷曼倒闭事件,对产品的正常运作构成了严峻挑战,基金的估值、赎回业务暂时无法正常进行,基金所持有的结构性保本票据的保本机制能否得到实施也一度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华安基金在事件发生后发布公告承诺承担保本责任,还根据当时国际金融形势的判断,及时进行了权益资产的回收,将可变现的收益资产部分及时清算变现后转至境内,从而保证相关资金的安全,同时采取了其他一系列保全基金资产的措施,并最大努力地推动基金流动性恢复的相关工作。其中,华安与雷曼欧洲诉讼一案广为各界关注,也是基金能否恢复流动性的一个关键。

  根据华安基金此次发布的公告中,如计入“和解所得”,基金的每份净值预计可达到0.97美元。此处所说的“和解所得”指的是雷曼欧洲应向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支付44,889,933.48美元的和解款项及相应的利息。这也是众人关注的华安与雷曼欧洲诉讼案的最终结果。在上海高院的主持调解下,经过与雷曼欧洲艰苦的漫长谈判,华安基金于近期与雷曼欧洲就上述案件达成和解协议,并签收了上海高院出具的《民事调解书》。除了“和解所得”外,0.97美元的份额预估净值还包括了已经成功回收的结构性保本票据下的收益性资产。

  受益于上述两方面的动作,在此次受雷曼破产事件的国际类似事件处理中,华安国际配置取得了比较不错的结果。根据相关报道,香港迷你债的清偿率在90%以上的仅为4%。尽管香港迷你债券的发行银行也会给客户一定的特惠安排,加上特惠安排,客户可收回的投资本金金额也在85.7%至96.5%之间。而在全球市场,相关产品的投资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得以最终“全身而退”者同样属凤毛麟角。

  事实上,QDII基金出海的5年里,海外金融市场不仅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还经历了欧债危机、美国主权评级下调等诸多重大事件的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QDII基金的运作面临着巨大考验,不少QDII基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浮亏。在如此动荡的环境下,投资本金能得以“全身而退”实属不易。

  在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第一个投资保本周期于2011年11月自然到期后,鉴于原先投资的的结构性保本票据的设计人、计算代理人、安排人—雷曼兄弟国际(欧洲)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相继破产,结构性保本票据的结构已经被破坏,基金已无法再留在原来的结构中进行正常的运作。为保护广大基金持有人的权益,华安基金提出了终止基金而不转入下一投资周期,基金合同到期终止。自此,当年以“探路者”身份试点出海的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将宣告平稳收官。

  分析人士指出,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作为第一只QDII基金,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试点为中国基金投资走向海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对于QDII制度的完善有着积极意义。如今,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是否会有基金重现当年华安国际配置的一幕,我们必须保持警惕。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