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点评私募中的右侧交易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7 11:26 来源: 股市动态分析

  ——仇晓慧

  10月长假后的市场如一个压抑了很久的皮球,终于出现了反弹。当然,这与汇金增持四大行不无关系,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个积极信号——全球救市的手段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看过纪录片《大而不倒》的都会知道,当年美国的7000亿美元的救市资金,也是先注资给九大银行,从而增加信贷,宽裕资金面,推动流动性,同时,提振市场信心。在中国,汇金增持四大行,就像当年深圳市场用深发展作“定海深(神)针”一样,在很多市场人士看来,就是直接的救市信号。

  不过,目前很多私募对汇金入股四大行的动作非常冷静,原本零仓位的私募还是零仓位,一些名气还算比较大的私募,仓位也都不算高,大概四到六成的居多,汇金的动作也没增加他们的加仓意愿。或许,在一个总是“狼来了”的市场,私募更乐意将右侧交易操作作为主流。

  所谓右侧交易,就是在市场上升趋势确定之后,再加仓操作,获取稳定收益。

  可能就像有些私募说的,大的宏观如果还是不行,救市政策不到一周,一切都会打回原型。他们面对节后的市场诱惑,淡然地说,“这是短期的机会呢,我再看看”。

  我倒是有意留心了几个目前零仓位的私募,鑫狮迈克吴是其中一个。他是右侧交易的坚守代表,建立了自己严格的亏损线——至多亏损8%。我问他,什么时候才让你真正有信心进入市场。他的回答很简单,市场还没有出现强势股。在他看来,有人将银行股的5%左右的涨幅就看作市场已经启动,他觉得就像是个笑话。他另外一个判断方法,就是情绪判断。迈克吴总是那么喜欢与人交流,作为一个资深投资人,虽然早就买了上海豪宅翠湖,但他每天都坚持坐17路公交车上班。他说,投资需要了解大部分人的情绪,他不理解,那些高高在上的投资人是如何进行市场情绪判断的。

  还有一个空仓的大将是江晖。圈内有个“笑话”,说江晖操作私募有如债券基金那样稳健,把“股基”做成“债基”了。在市场还没那么不好的时候,他已经很低的仓位了,不用说,现在的市场情况,在他看来,并无明显改善。他说,自己还是没有看到明确的经济政策放松。江晖在华夏基金期间就一直是以宏观策略为思路的基金经理,可能在经济周期的宏观面上,他也没发现转好的迹象。

  北京源乐晟的曾晓洁,这匹2008年的低调黑马,其实那年他的排名在行业前三,但更多人只是记住了金中和。他在二季度开始,就一直保持谨慎策略,这让他稳住了胜利果实。目前仓位还是零,他们觉得虽然汇金加仓,外围市场也趋于稳定,但关键还是要看三季报宏观经济数据,看通胀是否回落,在压通胀的背景下,经济下滑是否厉害,结合起来看。总之还是比较谨慎的。但他们觉得,明年一季度随着资金面的宽松,市场可能有些好转。这个典型的右侧交易选手,曾经有句名言——“保持30-40度的上升曲线最理想”,只可惜,这样的曲线已经多日不见。

  最让我惊奇的是期货冠军出身的段焰伟也成了零仓位的代表。他说,对市场非常悲观,目前仓位极低,与空仓相差不多。因为市场还存在很多让他们顾虑的因素。而我知道,在年初的时候,他们还算是重仓上阵,恐怕也是触及了止损线,期货高手往往更容易遵守规则。

  另一个明星基金经理是景良廖黎辉,他毫不犹豫地说,比较看空,目前还在观望,接下来还是会多看看宏观面。他目前也是零仓位。这个基金经理创建了能量投资系统,包括“趋势拐点研判、仓位风险控制、相对价值选股”三个子系统,在他看来,“趋势拐点”程序还没启动。他也是今年正回报比较可观的私募之一,今年以来涨幅是16.02%。

  可见,这些空仓的私募们,也有各种流派,有的做趋势交易,有的做成长股,有的做价值股,有些也并非是一贯策略保守的人,但他们在现在这个时期,都坚守了一个方法——右侧交易。

  我知道,今年以来的私募冠军芮昆还在外面调研,像往年的一些明星基金经理,也依然激进。投资者,总是希望看到这样的私募英雄,市场不好的时候,知道如何守住“粮食”,像磐石一样安稳,在市场出现机会的时候,知道如何主动出击,就像秃鹰看到地面上的猎物那样,手到擒来,一切操作都能像时钟一样精准。不过,那恐怕是每个操盘手的梦想。不过更多成熟的操盘手知道,这不可能实现,就算是巴菲特,政府有困难的时候,都会在第一时间,把最便宜的资产卖给他,他有着使不完的“安全边际”。多数私募在成长的道路上,只能在操作手法中择其一其二,形成自我风格。

  至少目前看来,右侧交易,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尤其在市场蠢蠢欲动,但依旧冷静在做积极判断的人,是真正的右侧交易者。那个写《1929年大崩盘》作者——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亲历了1929年的惨状。他有一句名言足以给这些右侧交易者勉励——“金融天才是那些在熊市结束时还持有大量现金的人。”■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