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基金从火到冰路径图:追求数量忽视服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7 03:56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李娜 徐皓

  最近10年,国内GDP年均增速超过10%,上证指数却回到原点,2245点的轮回,更多的是一种悲哀。对基金行业来说也是如此。

  自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诞生以来,公募基金也已走过10年岁月。从萌芽、壮大,到走上神坛,再到坠落云端以及如今规模停滞不前,公募基金在神坛上下间,发生了一系列他们不愿看到的事实——话语权丧失、资深投研抽身离开一线、“80后”新手接连上任基金经理、老鼠仓接连爆发,基金正面临着投资者日渐缩小的信任感。

  走上神坛:凌晨守着买基金

  发端于998点的大牛市,成就了上证指数6124点的高峰,也成就了公募基金极速扩张的黄金时期。

  “寒冷冬天,凌晨3点钟守候在银行门口,找关系走后门,提前在网上预约,新基金上柜几分钟抢光,极低的比例配售,……”那个时代投资者对基金的疯狂抢购让基金人士回味不已。

  “新基金很抢手,老基金的拆分和分红也很不错。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基金都不愁卖。”在很多老基金销售人员的记忆中,那段日子是基金销售最为美妙的时光。

  一两百亿元的基金销售任务当时可谓唾手可得,市场上也诞生了一批规模几百亿元的巨无霸系列基金:上投摩根亚太优势首发超过1000亿元;嘉实策略增长一天销售金额就达400亿元,市场的热情由此可见一斑。还记得2007牛市巅峰前期华夏复兴,配售比例也不到20%。基金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投资者的必需品。

  沉淀已久的股市,蓄积力量终于爆发了。蓝筹股上演的大象起舞,推动着偏股型基金收益节节攀升。2006年景顺内需增长以超过180%的战绩给基金市场打了一针兴奋剂,2007年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收益超过100%,当年业绩冠军王亚伟掌管的华夏大盘精选更是交出了200%以上的战绩。买一只基金,放在那里什么都不用做,一年下来就有超过一倍的收益,怎么不令投资者心动!

  巨大的吸金效应,让公募基金的规模快速扩张,并在2007年9月达到了巅峰——超过3万亿元的资产规模让公募基金荣光无限。

  云端坠落:追求数量忽视服务

  物极必反,大牛市膨胀了各家基金公司的自信心,也为以后基金从云端坠落埋下了潜在的风险。牛市疯狂过后的那场史无前例的大熊市,给基金公司和基民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课。

  新基金产品数量激增,基金公司似乎遗忘了被赚钱效应席卷而来的基民,只顾发行新产品,完成考核任务,而忽视了对基民提供相关持续性服务。

  2009年年底,新基金审批提速后,以往基金公司一年发行两到3只新基金的节奏被彻底打破。基金公司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中,新基金年度发行任务被提高到了5到6只。

  每年年末的基金公司资产规模排位大战中,新基金自然是无法忽视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那些资产规模相近的基金公司,在新基金发行的大战中火药味浓烈。

  自2008年的大熊市,尤其是近两年来,市场持续走弱,且未给出像样的投资机会,基金公司发行新基金的热情却始终未改。时至今日,基金依然沉迷于新基金发行的数量比拼。即使在当下的弱市,新基发行举步维艰,基金公司也不惜高成本找帮忙资金撑门面。销售费用水涨船高,使新基金成立2年收回成本几乎成为了一种奢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对数量的追求其另一面是对服务的忽视。基金业的历史并不长,对于主要依靠银行销售的基金而言,为投资者提供的持续销售服务有限。

  兴业全球基金(微博)是唯一一家在6000点上建议赎回的基金公司。谈起基金提供的服务,时至今日基金业内人士依然清晰记得往事。“不管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我都很佩服他们,经过这一次他们也在投资者中树立起了口碑。”北京某基金公司营销人士向记者坦言。

  不过,这样的基金公司毕竟是少数。“基金公司只知道不停地发产品,向客服咨询,经常得到以信息披露为准的回答。银行也就知道叫你不断买卖,没有人真正为我们基民的利益真正考虑过。”一位有着丰富基金投资经验的老基民曾向记者如此抱怨。

  根基动摇:投研中坚渐失

  稳定的投研队伍是基金公司发展与壮大的动力源泉,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才的流失已成为最令基金公司头疼的问题之一。基金赚钱效应的下降对行业价值的冲击,已经开始影响到资本与人才对行业的价值判断。

  今年基金公司高层的频繁变动和流失,折射出这个行业外表光鲜后的新难题——基金行业对高级管理人才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减退。公募基金的老一代投资人相继淡出一线。曾有媒体发出疑问:在现有的公募基金经理中,和王亚伟一代的老人,你还能在找到几个?

  “基金赚钱效应的下降对行业价值的冲击,比预想的更强烈。”有基金业人士曾表示。对于基金公司高管而言,在市场蛋糕规模基本固定的情况下,在业绩、规模的突围上,并没有一条清晰的路径可循。

  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总经理在卸任后选择了离开他们最熟悉的公募基金业。而随着离开行业的经理人增多,人才供求平衡被打破,后续补充的人选就趋于紧张。在今年基金公司总经理集中离职暗潮之后,不少基金公司都面临“一帅难求”的局面。

  那些曾经发掘出一批大牛股的 “老人”们,选择了新的人生方向:他们要么升职从事公司管理工作,不再参基金的一线管理工作;有的选择自己当老板转战阳光私募行业。李学文、曾昭雄等一批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江晖、吕俊、孙建冬等一批公募基金老人也都在阳光私募领域开始了自己新的职业生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有趣的是,在今年阳光私募的榜单中,表现较好的大多都曾有在公募基金公司工作的经历。

  投资股票的“老人”离开后,今年以来随着债市的触底反弹,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也人心思动。前期华夏基金(微博)固定收益部总监杨爱斌离职准备成立自己的私募基金。

  此外,随着近几年基金公司治理问题、“老鼠仓”等问题的频繁暴露,也让公众对于基金行业的评价有所降低。2009年以来,已经有涉及5家基金公司的6位基金经理被查出有违规买卖股票行为。同时,基金公司内部高层权利争斗,股东矛盾不合的事件也时有发生,造成一些公司人心涣散,高层出走。

  越来越多“老人”离去的同时,没有那么多实战经验的新人则被迅速推上前线,掌管上亿元的资产。“80后”基金经理们接连接手多只新基金、稽核部人员走上基金经理工作岗位等一系列怪象,在基金行业变得并不稀奇。

  人才的青黄不接,基金产品越来越多,基金产品同质化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今非昔比:基金经理失信任

  在基金公司举行的对外推荐会、培训会上,投资者人头攒动,基金经理被投资者“顶礼膜拜”,其对市场的研判受到投资者的追捧,甚至被投资者仔细记录在了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

  这只是当年大牛市时的景象。2008年以来的大熊市,把基金经理高高在上的形象摔落谷底。“要不就是过于激进,要不就是过于保守,控制风险的能力太差。”前述老基民对基金经理的评价就是一例。

  而此次重庆啤酒连续大跌导致大成基金(微博)旗下多只基金受伤,不少基民认为这是基金和机构合伙行动。

  2011年,偏股型基金几乎全线亏损,更是让基金经理不敢和投资者进行更多的交流与沟通。伴随着话语权的下降,基金经理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冷落。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