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基金规模缩水超3千亿元 公募筹码迅速流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6 22:55 来源: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路晓丹 北京报道

  2011年基金规模战的大幕已经落下,一片惨绿的战场上没有人成为真正的赢家;硝烟散去,市场上只剩下“满地鸡毛”。

  一方面,公募行业所掌握的资金筹码在迅速流失,行业管理资产规模惨烈缩水;另一方面,新基金则发生了最大规模的扩容,基金份额规模在大幅增加。这一减一加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毛基”比例大幅增加。据Wind数据,截至2011年12月31日,市场上净值不足1元的基金占比已经超过六成,净值最低的博时超大盘ETF年末单位净值尚不足0.17元。

  净值缩水逾3千亿

  据Wind数据,截至2011年12月31日,基金行业资产净值(QDII基金纳入统计)总额为21933.81亿元,行业份额规模总计26501.02亿份。同比2010年年末,2011年行业资产净值减少3038.68亿元,降幅为12.17%;与此同时公募行业的份额规模却增加了2272.61亿份,增幅达9.38%。对投资者而言,上述变动只说明一件事——基金单位净值大幅缩水,基金投资赔钱。

  基金单位净值大幅缩水,必然意味着“毛基”数量同比激增。据Wind数据,2010年12月31日,市场805只基金中(A、B份额分开计算)仅有216只单位净值不足1元,占比仅为26.8%,其中有23只基金净值不足0.7元,4只净值不足0.5元。一年后,截至2011年12月31日,市场上1083只基金里,多达679只单位净值不足1元,占比高达62.7%,其中净值不足0.7元的基金数量激增到145只,0.5元以下基金多达24只,而单位净值最低的博时超大盘ETF单位每份净值仅为0.17元。

  不过,并不是所有基金的规模都缩水。有数据显示,2011年基金规模缩水的元凶在于权益类产品投资业绩不佳,引致基金净值大幅下跌。具体而言,2011年股票型基金同比2010年净值规模缩水2492.44亿元,在所有品种中受伤最重;混合型基金缩水1973亿元,QDII缩水147.17亿元。而与之相反,货基、债基和保本基金等低风险产品的资产规模不仅没有减小,反而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据Wind数据,上述品种基金2011年资产净值规模相较2010年分别增加了1416.18亿元、11.86亿元,以及286.66亿元。

  32只股基

  逼近“清盘线”

  2009年,基金行业快速发展,曾经一度有华夏、易方达等7家公司同时跻身管理规模“千亿俱乐部”。2010年,市场整体下跌,大成时运不济,年末资产净值仅剩下994.36亿元,最先被挤出千亿之列;2011年,市场加速下行,市场赎回压力空前,广发的千亿规模也告失守。至此,公募的“千亿俱乐部”里仅余华夏、易方达、嘉实、南方、博时五席。

  在前十的争夺中,工银瑞信依靠旗下货币基金四季度疯狂扩容,其规模逆市狂飙20.72%,取代富国进入前十阵营;其余9家公司则发生全面失血,其中华夏、大成、银华三家基金公司净值规模缩水幅度均超过20%,失血量最为惊人。究其原因,华夏2011年因股权原因难发新基金,大成遭遇“黑天鹅”折戟重庆啤酒,银华受累业绩不佳频遭净赎回,各家公司可谓各有苦楚却命运相同。

  与“千亿俱乐部”的日见没落相对应的是逼近清盘线的基金数量日益增多。2010年年底,市场上共有13只偏股型基金规模小于1亿元,其中诺德主题灵活配置规模最小,年末资产规模仅为5185万元。2011年,资产规模小于1亿元的偏股型基金增加到32只,且其中2只基金的规模已经低于5000万元红线,它们分别是宝盈中证100和国联安红利指数,两只基金2011年年末资产规模分别为4724万元和4825万元。根据相关规定,如果上述两只基金连续60日资产规模低于5000万元,则将存在清盘可能。此外,申万菱信盛利配置、天治趋势精选、泰信优势增长、天弘永定成长4只基金规模同样小于6000万元,距离清盘也仅有一步之遥。

  某北京基金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我希望能有基金发生清盘或者合并,不要让这些基金再来稀释行业资源。不过没有人愿意成为第一家,倒不是产品清盘本身会带来多么严重的问题,而是担心这个事件本身会对公司形象造成严重伤害。”

  盲目扩容

  形同“饮鸩止渴”

  资产规模缩水一般由两个因素引致,一为基金净值下挫,二为基金份额减少。然而,我们却看到在2011年,市场基金的整体份额表现为大幅增加。

  海通证券基金分析师王广国对此评价说:“管理费是基金公司生存的源泉,资产管理规模是基金公司的‘命根’。资产管理规模的扩大有两个途径,一为基金净值提升,二为基金份额增加。2011年,我们发现公募在新基发行加速和货基扩容的影响下,行业整体份额有所增加;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净值下跌过快,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却不升反降。从内因上讲,公募行业如果在未来不将重心放在提升业绩上,仅仅致力于扩大份额,发行新基,那么结果无异于饮鸩止渴;其对市场所起的作用,恐怕将只是生产更多的‘毛基’,损害更多的基民。当然,A股连续两年领跌全球股市,资本市场持续萎靡,从外因上也制约了公募行业的发展。”

  据Wind统计,2011年新成立的开放式基金年末规模相对于首募规模平均缩水幅度已经高达42.6%。其中,缩水最为惨烈的是成立于1月份的国联安货币A,相比14.19亿的首募规模,岁末仅剩下0.25亿元,缩水幅度达98%。在主动管理型的基金中,成立于2011年12月份的华富中小板ETF,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缩水幅度即达到88.55%,成立于8月份的国泰事件驱动缩水幅度也超过87%。

  另外,据Wind数据,2010年12月3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69只可比货币基金中有13只年内扩容超过50亿份;博时现金收益、工银瑞信货币、中银货币三只基金份额年内扩容了100亿份以上。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