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股东斗高管 基民很受伤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2 13:51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华夏基金股权结构 Gettyimages供图   华夏基金股权结构 Gettyimages供图

  华夏基金6名新董事“中信系”占半数 可能还将有核心管理人员离职

  “华夏基金的人事变动应该还会继续,有即将空出来的岗位,猎头已经在帮着找人了。”两天之内,王亚伟、范勇宏两大“王牌”先后隐退,华夏基金很有可能还将有核心人员离职……基金业龙头华夏巨变成为本周行业聚会上的热门话题。

  没有了乔布斯的苹果还是“苹果”吗?没有了范勇宏主政的华夏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已是改朝换代。根据华夏基金最新公告,华夏基金新董事会格局生变,华夏基金正式进入“中信时代”。

  多年来,华夏基金高管层和大股东中信证券的争夺至此落下帷幕,这场“资本与人斗”的暗战最终以资本的胜利告终。然而,类似华夏的故事还将不断上演,究竟该如何建立平衡股东、管理层、基金持有人三方利益的公司治理机制,以最终使基金持有人利益得到保障?此问题,基金业再难回避。

  文/表 记者吴倩

  变

  现任管理层

  无一人进入董事会

  华夏基金管理层人事巨变余音未了,董事会成员的换届喧嚣而至。

  华夏基金最新公告敲定了范勇宏离职的消息以及新任的董事会人选。根据公告,华夏基金维持数年的“王东明+范勇宏+3名独董”的格局宣告结束,新的董事会中共产生了9名董事,包括6名董事和3名独立董事。

  从6名董事的背景不难看出,“中信系”占到半数。在新选出的董事中,除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任华夏基金董事长外,徐刚和葛晓波目前仍在中信证券任职,具有明显的中信证券背景。

  离任华夏基金总经理的范勇宏退居二线,转任副董事长。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代理总经理的滕天鸣未能进入董事会,华夏基金现任的管理层无一人进入董事会。

  而去年股权转让后入主的小股东董事则开始入场。持股10%的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华伟荣进入华夏基金董事会,原高盛集团大中华区主席、春华资本集团主席胡祖六也成为华夏基金董事会成员,胡祖六或代表股东方山东海丰国际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公开信息,海丰航运法人代表名为“胡祖六”。

  业内人士指出,除非无锡国联和胡祖六都是与范勇宏利益一致者,否则,在目前的6名董事中拥有3席的中信证券几乎已经完全拥有了对华夏基金的控制权。

  耗

  拖延股权转让 两年未发新基金

  华夏基金近日种种巨变宣告了以范勇宏为代表的华夏基金管理层与华夏基金大股东中信证券数年来的“暗战”,最终以“范勇宏们”的失败而告终。

  华夏基金管理层和中信证券的矛盾始于华夏基金与原中信基金合并时的人事权之争。2007年,中信证券重组华夏证券进而控股华夏基金,中信证券放弃了中信基金当时依然稀缺的牌照,选择将其与华夏基金合并。但据传,范勇宏专门写信给王东明,表示不愿接受中信基金管理层,要求保留华夏基金管理和人事上的独立性,王东明看后大怒。

  合并之初即存人事权之争

  不久后,中信基金员工在投研会上遭华夏基金团队奚落事件被爆出,最终多数人选择了出走。此后多年,中信证券每年一次的年会上,范勇宏从未露面,而代表其参会的华夏基金数位副总经理常常备受冷落。

  一位了解华夏基金的业内人士还透露出范勇宏的另一层不快,在这些高管眼中,除了薪资,级别也很重要。去年有传言称,华夏基金曾有意跳过中信证券,直接归属中信集团成为其一级子公司,最终也未能如愿。

  5月8日,王亚伟在离别之际表示,不认同华夏股权转让。博弈五年的华夏基金股权转让将华夏基金管理层和中信证券的矛盾推向极致。

  由于中信证券持有华夏基金100%的股权违反了证监会规定,必须转让部分华夏基金股权。据传,华夏管理层一度自己接洽潜在购买者,试图主导这次股权出让,或意图借此实现股权激励。但最终还是让大股东中信证券占了上风。在中信证券完成华夏基金51%股权转让后,据悉,范勇宏曾多次请辞。

  年初全员降薪15%~20%

  在此过程中,华夏基金受累两年未发新基金,行业老大的领先优势不断被削弱。可同时,据测算,从2008年至2011年底,中信证券从华夏基金连拿带卖获得110亿元收入。有报道称,因迟迟拖延股权转让,中信证券每月可多获得管理收入两亿元。

  2011年底,在股权受让方的名单数次更迭后,中信证券终于完成了华夏基金的股权转让。但新股东的引入,新的矛盾爆发,股东对盈利的要求十分迫切。2012年初,华夏基金宣布全员降薪,其中高管降薪20%,包括基金经理在内的普通员工则降薪15%。“新股东方提出的要求所致,对其利润下降不满,对过高的人力资源投入不满。”知情人士称。

  伤

  两年18亿元利润全归股东

  有业内人士指出,华夏基金公司此番巨变,集中反映了国内基金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制度性缺陷——股东与管理层之间不能形成有效制衡。而公募基金人才流失加剧、基金公司片面追求管理规模等短期行为都源于此。

  “一般来说,股东希望少花钱,多分红,管理层希望多投入以保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多发奖金以保证员工努力工作,而这必然导致可供分配的净利润的下降。”据分析,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矛盾,但如果股东的眼里只有利润,没有对公司的维护、缺乏对人才的激励机制,基金业人才逐渐流失,最终受损害的还是持有人的利益。

  综合年报数据来看,去年,基金行业营业收入与利润均走下坡路,但股东方对投资回报的要求近年来一直却在逐步走高。去年,中大型基金公司对股东贡献的红利大多达到前期净利润的约五成至六成。

  以华夏基金来看,由于股权出售的势在必行,中信证券过去三年几乎将华夏基金期末可分配利润“攫取”殆尽。华夏基金公司2010年年报显示,华夏基金股东会批准将公司截至2009年底的可供分配利润全额分配给中信证券,金额高达11.52亿元。在2011年6月,华夏基金向中信证券分配2010年度红利,派发现金红利6.967亿元,仍是期末可供分配利润的全部。

  思

  5%以下股权激励或

  员工持股可能放开

  “华夏基金公司成立十余年来,其业绩、资产规模、给股东创利一直处在行业前列,即使因令人遗憾的公司股权瑕疵,而导致最近两年不能发行新基金情况下,其资产规模依然领先。这无疑蕴含了中高层以及全体员工多年的辛勤付出。” 基金法之父,原华夏基金独立董事王连洲对华夏巨变评论称。

  体制不改,留人也难,对国内基金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制度性缺陷,范勇宏早前曾指出,只有建立以人为核心而不是以股本为核心的治理结构,基金行业才能长久健康发展。

  而在王亚伟离职之际,一向谨慎的股东中信证券公开发表声明称,中信证券作为股东单位之一,将继续支持华夏基金完善治理结构,建立更加市场化的经营机制,通过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保持市场竞争力。

  此外,在范勇宏、王亚伟离开消息盛传之际,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公开表示,5%以下的基金业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可能会放开。业内对此颇有期待。但一大型基金公司总经理指出,5%的股权远不能与大股东形成制衡,何况还要经过大股东的同意。

  “华夏基金这次的人事巨变,其实在大家意料之中,是时候敲响警钟了,完善基金公司的治理结构,要走的路还很长。”一基金业人士感慨称。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