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黄河“几”字湾迈步新增长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2 00:00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张颖

  “5省区政府和‘14+1’地区政府需尽快研究‘乌金三角经济区’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建立一个精干、高效的机构,协调区域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牵头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有关重大政策,切实发挥好这一区域的战略功能”

  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朝着人们追求生态和谐、科技进步的城镇发展。日前,在第二届中国未来城市发展溪口论坛上,与会嘉宾就城市发展的路径展开讨论。建设创新型战略推进委员会区域发展委员会主任胡正塬在论坛结束后接受了《国际金融报》记者的专访。

  构建“黄河湾乌金三角经济区”宏观战略研究组主要负责人胡正塬说:“中国未来城市的发展不能‘一刀切’,更不能绝对‘标准化’。要很好地同国家一些重点及热点发展地区相衔接,如正在成为中国发展的又一重要‘增长极’的“黄河‘几’字湾地区。”

  未来城市发展需博采众长

  “中国有很多有特色的小城镇,溪口是一个典范。”胡正塬认为,中国未来城市发展论坛在溪口举行是“有惊有喜”,这个城市历史悠久、山川灵秀、文化底蕴厚重、旅游资源丰富,“为预测和探索未来城市发展提供借鉴”。

  胡正塬告诉记者,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创新,这也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基石。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城市才能找到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地寻找共性,博采众长,吸纳不同城市发展的长处”。

  要寻找共性、博采众长,在胡正塬看来,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实现人的愉悦和欢喜,这与社会综合发展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这既需要经济支撑,也需要生态和谐。

  “当然,中国未来城市不能孤立地发展,要与热点、重点地区的发展相结合。”胡正塬指出,过去几十年,沿海地区无疑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城市化进程迅速。然而,中国经济的增长点正在转移,热点、重点地区也发生着变化。

  乌金三角经济区亟待破题

  胡正塬眼中的热点、重点地区首先是能源极为富集、历史文化极为厚重的黄河“几”字湾地区,也就是他正在领衔调研的“黄河湾乌金三角经济区”。

  黄河经由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5省区形成“几”字湾流域,这里是中国乃至世界十分罕见的能源富集区,包括5省区接壤地带的庆阳、石嘴山、吴忠、鄂尔多斯、包头、乌海、巴彦淖尔、延安、榆林、大同、朔州、忻州、吕梁、临汾等14市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这个地区是中国经济甚至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胡正塬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2009年,该区域(不含宁东)生产总值达10786亿元,占5省区地区生产总值的36%;全部财政总收入2014.4亿元,占5省区全部财政收入的40%,其中,鄂尔多斯和包头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该区域国民生产总值(GDP)年均保持在18%-20%,全国GDP增速最快的3个城市均位于这一区域。

  “与此同时,这个地区也是文化积淀深厚、颇富特色的少数民族地区。”胡正塬告诉记者,“它是新疆的大后方,同蒙古、俄罗斯、东北亚地区以及阿拉伯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是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

  胡正塬所领导的宏观研究组向中央及相关部门提出建议:“5省区政府和‘14+1’地区政府需尽快研究‘乌金三角经济区’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建立一个精干、高效的机构,协调区域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牵头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有关重大政策,切实发挥好这一区域的战略功能。”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