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宏观政策调整 弹性调控登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9 00:37 来源: 中国经营报

  作者: 刘晓午 | 来源: 中国经营报

  10月24日到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天津滨海新区调研,首次提出“预调和微调”。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宗良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这实际上是决策层对于当前通胀得到控制,经济增长下行风险增大后的一种的形势判断,从而提出的最新政策。可以说,政策已经开始调整。

  “政策调整分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包括减税,如对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的扶持;而货币政策的调整,首先包括公开市场操作,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宗良说。

  而在温总理的表态之后,资本市场随即表现出了积极的反应,上周沪指连续五日上涨,全周涨幅超过6.7%,创年内最大单周涨幅。

  困难已超过2008年

  实施一年多的紧缩政策是在中国经济内外夹击下做出调整的。

  “现在的情况是看不到底,船仓很难吃饱,今年利润在大幅下降。”中远集团在青岛的一家公司的管理人士对记者说。

  这位管理人士坦言,现在船公司的情况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还要严重。

  “2008年金融危机是急转直下,但是当欧美救市政策出来后,第二年航运业就来了V型反转,把当年亏损额的一半弥补回来了。2010年也不错,继续增长。但是进入2011年,又出现亏损,根据我们的经验,随着第二轮金融危机的来临,现在亏损才刚刚开始,就像钝刀割肉一样的感觉。”前述管理人士说。

  这家远洋运输公司的经营形势反映了目前艰难的宏观经济走势。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从紧,信贷环境日趋严峻,与2008年金融危机比较起来,经济形势似乎更加困难。

  “现在的难点在于国内调控的同时,外需也一天比一天差,这种困难与2008年金融危机相比是不一样的。”一家国际投行中国区的投资副主席对记者说。

  这种困难也显现在对外出口增速上,以广东为例,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广东全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0.1%,增幅回落8.1个百分点;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5.9%,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

  2008年金融危机前,国内紧缩政策在行至一半就被国际金融危机中止,同时反向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这导致与房地产、汽车相关的国内产业获得了一个V型复苏。

  但是现在,国内房地产调控仍然在持续,看不到放松的迹象。在经过低迷的10月后,全国房价可能迎来拐点。标准普尔10月26日发布报告称,未来12个月,流动性风险和销售前景的不确定性,将加剧内地房企所面临的压力,未来6个月内,中国政府不太可能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未来12个月内房价大约下降10%。

  在出口回落和国内紧缩双重压力下,中国经济整体增速开始快速回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第三季度GDP回落幅度超过市场预期。

  物价是滞后指标

  10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宏观经济数据,CPI同比涨幅回落至6.1%,低于市场预期,延续了7月开始的回落趋势。

  “最高的通胀预期已经过去,未来通胀会不断回落。物价是一个滞后指标,如果真的看到CPI回落到3%,那个时候经济就会趋冷。”前述国际投行中国区的投资副主席说。

  为抑制高企的物价,去年四季度以来,已经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4.5个百分点,5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共1.25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专家表示,过度关注物价,继续保持过度紧缩,政策的负面作用将出现,当前不少企业出现了融资难、贷款难的情况,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一些中小企业,资金链出现了问题。

  而且,全球经济减速风险加大,可能导致外部环境趋紧,外需疲软,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将弱化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国内劳动力成本增加,再加上紧缩政策,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攀升,外贸出口等受到负面影响,经济增长也面临着“失速”风险。

  “货币供应量领先于通胀,调控应该领先于通胀,强调前瞻性,如果真的看到CPI回落后,那个时候再放松货币,就错过了反周期调控的最佳时机。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决策层提出预调和微调,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一位接近决策层的专家说。

  10月24日到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天津滨海新区调研,并主持召开天津、内蒙古、江苏、山东四省(区、市)经济形势座谈会。

  在会上,温家宝强调,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首要任务,继续搞好物价调控,稳定通胀预期,落实保障措施和救助机制。

  “虽然目前通胀仍有压力,但是从趋势来看,物价是下行的,10月CPI会继续回落,可以确定的是,通胀已经被控制。今年以来,物价是调控的重点,但是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政策需要找到物价和增长的平衡,所以政策要做相应的调整,要预调、微调。”宗良说。

  政策调整分步走

  在对天津滨海新区的调研中,温家宝强调,要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准确判断经济走势出现的趋势性变化,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优化融资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姜超分析,目前经济增速明确回落,通胀也将明确回落,通胀和经济增长的地位正在发生重要变化,这是总理提出政策要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的主要前提。

  与此同时,近期发行的3年期央票利率15个月以来首次下调,作为货币政策“风向标”的央票,这一变化受到市场的强烈关注。

  姜超指出,这也代表了货币政策的微妙变化,标志着货币政策正式由偏紧转向中性。政策超调导致的货币增速大幅下滑及经济持续回落,应是目前央行做出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3年期央票交易利率是由市场决定,但招标利率从来都是反映央行态度的官方利率。而通过3年期央票利率的下调,央行可以引导债券市场长期利率的下降,从而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国泰君安则认为货币政策调整的第二步可能是在年底前下调中小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主要考虑到扩大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后中小银行资金偏紧,而且票据融资下降对企业流动性伤害太大。

  “货币政策调整的第三步可能是下调1年期央票利率,时间可能是今年底明年初。而到2012年2季度通胀或大幅回落,届时不排除再次降息的可能性。”

  在货币政策调整的同时,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温总理提出要完善财税政策,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信贷政策要与产业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切实做到有保有压,保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支持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

  种种迹象显示,实施一年多来的紧缩政策正在终结,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认为,这预示着宏观经济政策在发生变化,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在实施。

  而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则预计,从当前经济运行和未来趋势看,在经济“失速”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很小。

  “目前的政策调整定为预调、微调,耐人寻味。政策实际是在放松,但是表达上比较中性,既说了通胀是当前首要任务,又表示要保持信贷的合理增长。这给政策实际操作留下空间,非常有弹性。”宗良说。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