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央企大举圈地 民企如何高飞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4 20:59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时下密集出台的利好政策真能让中小企业演绎冬天里的童话吗?

  本报记者 张萧然报道

  11月1日,财政部在中小企业减负方面动了真格,大幅提高增值税、营业税的起征点,以降低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

  而在此前的10月12日,国务院也出台了9项金融与财税政策,希冀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而破除中小企业发展瓶颈。

  那么,这些利好政策真能带领中小企业走入春天吗?实际上,形势却并不乐观。因为越来越多的央企正依托着雄厚的资本到全国各地“跑马圈地”,“占领”当地的优势资源和市场份额,势单力薄的中小企业在劲敌面前变得不堪一击,从而不得不拱手相让苦心经营多年的市场空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没有央企和民企的互惠共赢,民企又怎能振翅高飞?

  盲目扩张

  央企和地方政府展开项目合作早已有之,也从来没有间断过,但像今年这样大手笔、高规格、多领域的合作却是罕见。

  今年年初,热闹的农历春节长假刚刚结束,70多家央企就与山西省进行了战略会谈,拉开了新一年央企和地方对接的序幕。仅3月份,就先后有甘肃、广东、安徽三省和多家央企签署了合作协议。

  进入8月份,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亲自挂帅,率领众多央企负责人,先后组团赴新疆、天津、山东、湖北、四川等地签约合作。据悉,截至目前,仅新疆和湖北签约的项目投资总额就已超过1.2万亿元。

  在近期国资委与地方签约的项目中,其中绝大多数都位于产业链的上游,处于垄断地位。有国资委系统人士分析,这体现了王勇做优做强的央企思路,“在一系列央企和地方对接项目完成之后,国有资本将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但不可否认的是,越界的央企也并非屈指可数。比如,在上半年众多央企与地方政府合作的项目中,众多央企不仅积极介入当地的优势资源,并向地方市场拓展,向多领域投资,立足打造区域性、全面性的战略布局。

  在与山西的对接会上,央企的投资项目就涉及火力发电、煤层气、风电、医药、建材、信息、商贸流通等领域。在去年年底福建宁德与央企对接的项目中,央企的投资领域从过去单纯的电力行业扩展到石化、钢铁、旅游、港口、大型围垦等多行业领域。

  央企和地方的对接,是实现两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一条路径。央企利用地方资源、市场等优势来进行资源整合和扩张,增强自身实力,地方引进资本和技术,从这方面来看,这似乎是无可厚非。

  但通过这种投资新建、资本扩张的方式,一个个无所不吃、无所不产的巨无霸正在形成。以中粮集团为例,这家原本从事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贸易的企业,经过近60年,尤其是近30年的发展,目前已包括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金融等9大业务板块。

  从葡萄酒、黄酒到巧克力和软糖,从茶叶、饮料、保健品、快餐面到火腿肠,中粮无所不包。仅仅罐头,就有5个知名品牌属于中粮旗下。在2009年,中粮集团又与厚朴投资组建新公司入主蒙牛,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涉足牛奶行业。

  风险暗涌

  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巨无霸央企的成长之路就是一条规模扩张之路,在这条路上,风险暗涌。

  “对于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要进一步发展,要么走依靠投资、规模扩张之路,要么走研发、科技创新之路。无疑,前者比后者见效快,暂时收益也更大,风险也更小。前者也是央企目前所走的路。”长策智库高级研究员贺绍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这可从2010年央企成绩单管中窥豹。10月22日,国资委发布的“2010年度中央企业的运行情况”显示,央企总体运营状况良好,共实现净利润850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4成多,但不同行业央企的经营状况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比如,石油、石化依旧是盈利大户,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3家央企的净利润竟占到了全部央企利润的3成以上。这份成绩单除了突出央企大而不强的问题外,正如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所言,这说明整个央企的扩张程度在增加,去年基本上是规模扩张、以量取胜来获得利润的过程。

  “这样的一种规模扩张是很有风险的。”叶檀惊呼,“央企一直在计划转型,资产收益率也好,这些基于效率的转型,基于控制成本的转型,应该有硬性考核指标。”

  贺绍奇指出,央企这种过度扩张,一方面对企业本身来讲,整个企业发展到一个阶段的时候,单纯依赖规模扩张实现增长的模式是非常有风险的;另一方面对整个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不利。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攻坚期,依赖产业升级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是完成经济结构全面转型的可靠的发展路径。如果作为中国经济的龙头,央企长期在低端的产业链上盘踞,何来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之说?

  贺绍奇认为,最令人担心的是,国企资本雄厚时,大肆扩张,但万一未来某段时间中国经济出现逆转,是否又会导致国企改革回到原点,重新做外科手术,剥离主业,大量工人下岗呢?

  涉足多项领域的央企,一方面会侵蚀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争夺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占据垄断地位的央企,在资本扩张的同时,会把它们的垄断势力延伸到关联的行业里,进而影响到整个市场的公平竞争问题。

  贺绍奇指出,眼下愈演愈烈的“油荒”就是“两桶油”把自己的垄断势力延伸到柴油零售环节的表现。据调查,这次断油现象主要存在于民营加油站的柴油供应方面,而中石化和中石油的自营加油站柴油供应一切正常。

  央企“瘦身”?

  在央企高歌猛进的同时,有关央企要退出竞争性领域的政策也是一再出台。自今年开始,种种迹象表示,国资委的战略逐渐由对外扩张转变为注重内部资源整合,并特别强调要做好相关业务剥离。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在接受央视的采访时表示,央企进入地方,要严格限制在主业的范围内,不要盲目扩张和做大。作为国有企业,要符合主业,要适合我们中央企业发展的方向,要更多地在国计民生、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安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在结构调整上做强做优,而不是盲目做大盲目扩张。

  8月份以来,国资委连续召开会议,讨论加速央企内部资源整合方案。对于央企下一阶段如何进行内部资源整合,国资委特别强调央企要主动做好业务剥离,尤其是剥离非主业、非战略性业务。

  邵宁坦承,目前,一些央企正在处理前一阶段由于并购不成功造成的大包袱,消化成本有的在几十亿元以上,这方面的教训非常深刻。前几年央企做的业务剥离,主要是清理无效低效投资。今后,要逐渐将非主业、非战略性业务剥离出去,即使是盈利的业务,如果不符合公司发展战略,也要坚决退出。

  9月29日,国资委颁布了一个《关于中央企业国有产权置换有关事项的通知》。在这份通知中,国资委首次规范了中央企业之间,以及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之间国有产权置换的操作方式。

  不同于此前央企整合中强强联手的做法,该通知的出台或许预示,国资委以后的思路更多希望通过产权置换给央企“做减法”,从而达到“瘦身”的效果。

  所谓国有产权置换就是让不同企业各取所需,通过互换下属企业产权的方式,达到强化企业各自主业的目的。目前最为成功的案例就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通过划拨股份,重组成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规范产权置换,从侧面反映了“强强联合”模式在现实操作中遭遇尴尬,不同企业在管理、品牌、文化等方面难于融合,难以达到国资委预想的资源整合优化的效果。

  有分析人表示,产权置换模式还在探索中,目前最大的难点就是资产的定价和置换的条件,以及到底采用货币换资产、资产换资产、资产折股等哪种方式。

  贺绍奇认为,国有产权置换只是在国企内部进行,这其实还是重组,只能说是微调,应该不会促使央企在结构上有太大的变化。央企目前更应该做的是冻结存量,停止这种大规模、漫无目的的扩展。另一方面就是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直到民营经济发展得真正能够改变市场竞争的结构,那么,国企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扩张容易退出难

  多样化的措施是否能阻止央企到处延伸的触角呢?业内人士对此并不乐观。

  贺绍奇认为,首先主业的界定一直都不是很清楚,到底哪些领域、哪些产业或者哪些行业和哪些环节需要国家控制,这并不是很清楚。石油需要央企控制,柴油、汽油的零售环节是否也需要央企垄断呢?

  据王勇介绍,主业主要是指国防、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民航、煤矿、航运等七大行业。

  即使主业界定清楚,国资委对央企是否具有绝对的控制力呢?一些领域是说退出就可以轻易地退出吗?

  2010年3月,国资委史无前例地发出“退出令”,要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行业。但至2010年年末,仅有14家央企退出,据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介绍,今年将有20多家央企可以退出。这样算来,2年完成不足五成的任务。

  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员体改所研究员高梁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的采访时表示,房地产建设是需要周期的,不可能说明天停就可以停的,不是一道禁令那么简单,退出房地产领域是需要时间的。

  贺绍奇认为,国资委对于央企的控制力是有限的,而且国资委本身是矛盾的,作为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部门,国资委本身是希望央企做强做大的,因为央企的增长是他们的政绩。

  “企业体制改革中有一条,在投资领域中,政治不要对企业有过多的限制。国企和民企都是法人,如果法律不禁止,就不可以禁止央企进入。”高梁说。

  据原中化国际副总裁潘跃新介绍,对于集团领导来讲,国资委的政策导向有明显的影响,往往不会做出太超出主业领域的投资决策。但上市公司不同,上市公司是董事会决策,比如中化国际要进入一个新领域,董事会通过就可以,不需要国资委的同意。

  总之,贺绍奇认为,无论是从宏观,还是从微观来讲,国企退出都很难,有很多制约条件,会涉及到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职工安置问题,这方面退出的成本很高。再说,央企退出了怎么办?变为非国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这还涉及到经济结构的问题。

  任何企业都有逐利性,央企也一样,央企要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每年都有经营目标的考核,这是硬指标,央企负责人必须要通过经营成绩获得认可,这是最现实的。

  这关系到国企进一步进行深化改革的问题,贺绍奇认为,国企考核的思路和政策应该重新设计,仅仅考核盈利能力就如单纯以GDP来考核地方政府一样,央企考核指标要以它的效率以及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影响来综合考量。

分享更多
字体: